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最新的研究显示,我们的太阳系极有可能位于一个“局部气泡”之内。当然,这个气泡并不是狭义上理解的气泡,而是一个低密度,充斥着高温等离子体的“空腔”。在这个空腔周围环绕着一层气体和星际尘埃。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个“空腔”的客观存在,但是这个空腔的范围有多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概是在什么时间段开始形成的,以及它与恒星形成的关系,这些我们通通都无法确定。

今年年初的时候,《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此相关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科学家们对太阳系附近恒星形成的原因,给出了一个相对准确的说法。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研究显示:我们的地球处于一个直径约为1000光年的宇宙空洞中,这个空洞就像一个“气泡”,气泡周围有数千颗恒星,气泡内的恒星却寥寥无几。

对宇宙来说,形成恒星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超新星爆发就会导致恒星的生灭,这也是恒星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超新星爆发时,恒星一生积累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超强的冲击波会让“星际气体云”在巨大的压力下坍缩成天体。

在这张太阳系气泡图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冲击波的边缘。在冲击波边缘,聚集着大量的物质,它们都是被挤过来的。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冲击波产生的这种推挤效应,导致太阳系所在的这片空间内,恒星的数量相对稀少,远远低于银河系的平均恒星密度。当然,一次的超新星爆炸并不会产生这么久远的效果,因此科学家们推测:一定是一连串的超新星爆炸,才能产生足够且持续的冲击波,从而在边缘地带推动恒星的形成。

科学家们推测,这一场浩浩荡荡的“造星”运动可能开始于1400万年前。在那个时间段,差不多有15颗恒星进入晚年,发生了超新星爆发,这一连串的反应导致现在的我们,观测到了这个巨大的宇宙气泡。(这里的15颗是平均值,估计的数量是8-26颗)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恒星的前身是星际尘埃,想要形成一颗恒星,物质的数量必须要足够多。大量的物质聚合在一起,因为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变成一个整体,当质量和密度足够大的时候,就会产生核聚变反应,一颗恒星就诞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太阳系为中心,在650光年的范围内,除了英仙座分子云外,每一团星际气体分子云都聚集到了这个气泡的表面。当然,恒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形成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科学意义上,局部解释了太阳系的周围所有恒星形成的原因。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虽然超新星大爆炸已经过去了一千多万年,但是冲击波并没有停止运动,因此这个空洞“气泡”正在继续变大。天文计算结果显示,冲击波目前的前进速度约为6.5千米/秒。从宇宙尺度上来说,这个速度可以说慢得可怜。

在这张图里,有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地方:太阳差不多正好处于这个空洞气泡的正中间。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难道这是巧合吗?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研究显示,太阳最开始其实并不在气泡中间。如上图,当第一颗超新星爆炸时,太阳距离爆炸中心还很远。但是大约在500万年前,太阳系当时正跟着银河系运动,刚巧不巧就被带入到了这个爆炸的泡沫区间内。这时候就不得承认,太阳系的运气是真的好,恰好就跑到了中间区域,不然一场超新星爆炸的余波就要席卷整个太阳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这个气泡学说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的,早在50年前就有科学家们推测出了这个气泡的存在,只不过没有足够的观测数据。而现在,随着天文望远镜和计算机的发展,这个气泡学说才有了充足的证据。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研究认为,超新星爆发后,恒星的质量并没有全部转化成能量,一部分质量一直存在。这个气泡边缘聚集着的星际尘埃,就是其中的幸存者。

从整个宇宙来看,其实包裹着我们太阳系的这个长达1千光年的气泡并不特别。宇宙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比如“牧夫座空洞”就是一个直径远大于太阳系气泡的超级大气泡。气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气泡间的互动,了解这些气泡是如何推动恒星形成的。

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目前正等待着来自“盖亚空间望远镜”的第三波观测数据,这里我们需要对盖亚空间望远镜有一定的了解。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因为技术局限,每一个望远镜的观测主体和探测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像“盖亚空间望远镜”的主要目标就是观测我们银河系以及周围的数亿颗恒星,以构建一副精确的银河系3D地图。

除了构建地图,盖亚还试图探索恒星起源与演化相关的问题。为了达到观测目的,强大的盖亚将在5年内对每个监测目标进行70次左右的观测。然后根据这些观测数据,精确地绘制出这些恒星的位置、距离、运动以及亮度变化。如果任务顺利,盖亚将新发现几十万个新天体,比如全新的系外行星以及褐矮星。

除了太阳系以外的观测,盖亚还将会对太阳系内的数十万颗小行星进行观测。另外,还有大约50万个遥远的类星体也是它的观测目标,然后根据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核心组成是两个光学望远镜和三个科学探测仪,这几个设备使得它的感光灵敏度是人类肉眼灵敏度的40万倍以上,能看到比人眼极限还要暗上4000倍的物体,精度更是达到了24弧度/秒,这相当于能看到1000公里外的一根头发,并且测量出这根头发的尺寸。

依靠如此强大的盖亚空间望远镜,科学家们就能依靠它拼凑出银河系的演化历史,甚至还因此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天文分支:宇宙考古学

相信,科学家们很快就能区分出恒星的“世代”,从而给银河系排出一个家谱来。到时候,盖亚就能够将整个银河系的历史像倒放一样,展现在全人类面前。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太阳在一个促进恒星形成的大“气泡”中?盖亚望远镜看到这一切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呢?如果你也喜欢相关的科学信息,请关注小编,在评论区说明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气泡   恒星   望远镜   空腔   超新星   银河系   太阳系   冲击波   星际   宇宙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