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位于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北接中国西藏,南连尼泊尔。因此,中尼两国人民,都对它抱有很深的感情。在藏民心中,珠穆朗玛峰是大地的母亲。在尼泊尔人民心中,珠穆朗玛峰是至高无上的神山。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珠穆朗玛峰


一直以来,中尼两国由于珠穆朗玛峰的高耸地理阻隔,一直都没有进行正式分界,直到1955年中尼两国正式建交,珠峰归属问题才正式成为解决中尼边界问题的最大阻碍。眼见中尼有关珠峰归属问题陷入僵局,毛主席对此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可以“一半一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珠峰争端


早在1258年出土的藏文古籍《莲花遗教》中,就记载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描述,藏族僧人将其称之为“拉齐”,还将珠峰的主峰称之为“拉齐次仁”。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珠穆朗玛峰


在1715年的清朝康熙年间,清朝政府派遣驻藏大臣入藏勘测,也正式发现并测绘了珠穆朗玛峰,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明确标注在中国地图上。至于英国人发现并测量珠峰,都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1953年,尼泊尔派遣登山队从较为平缓的南面登上珠峰,创下首次征服珠峰的伟大壮举,并单方面顺理成章地宣称了拥有珠穆朗玛峰的主权。1955年,中尼两国正式建交,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也正式纳入两国议程。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攀登珠峰


1959年,尼泊尔率先派遣代表团来到北京,并首次谈到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周总理面对尼泊尔访华代表团提出的珠峰问题,明确表示:中国与尼泊尔之间虽然没有明确划分边界线,但是中尼两国之间却始终有着珠穆朗玛峰这条天然分界线的阻隔,在边界线正式划定以前,希望中尼双方共同保护并维持这条习惯线,并进行和平相处友好往来。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周总理与柯伊拉腊(左四)


面对周总理的说法,尼泊尔代表团却并未明确表态。1960年,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访华,就珠峰归属的边界问题再度与我方展开磋商,并明确表示,珠峰是属于尼泊尔的。


对于柯伊拉腊的这席话,周总理对他如是说道:“珠穆朗玛峰在我们境内是有历史根据的,但是在尼泊尔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但是,这个峰闻名于世,它不仅要涉及中国的民族感情,我们还要照顾尼泊尔的民族感情。”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周总理


毛主席的“一半一半”


三天后,毛主席在接见柯伊拉腊首相时也探讨到了珠峰归属问题,他如是说道:“尼泊尔与西藏人民对主峰的感情都很深,所以这个珠峰要是全给你们,我们的感情就说不过去。全给我们,你们的感情也说不过去。无论给哪一个国家都不公平,所以不如咱们一国一半。”


没错,毛主席给出的解决方案正是“中国一半,尼泊尔一半”。彼时将珠峰一分为二,南面归尼泊尔,北面归中国。对此,毛主席还表示,可以将珠穆朗玛峰改名为“中尼友谊峰”。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毛主席此举,既彰显了中国的仁义情怀,也促进了中尼友谊,可谓是两全其美。尼泊尔总统柯伊拉腊听完之后,也当即表示赞成。就在我们以为珠峰问题就此和平解决之后,回国后的柯伊拉腊却突然出尔反尔,公开声称中国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向尼泊尔提出了许多“不合情理的要求”,而他坚决不认同这些要求。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柯伊拉腊


柯伊拉腊的出尔反尔,使得珠峰归属问题再度陷入僵局。而某些西方国家和印度等国在尼泊尔别有用心的煽风点火和歪曲事实,也让尼泊尔人民感到无比恐慌,纷纷认为中国要扩张吞并他们心目中神圣的“神山”。对此,便有尼泊尔人在谈判桌上公开叫板中国:你们中国人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它是中国的?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登顶珠峰


面对尼泊尔的挑衅,中国并没有选择退缩。毛主席胸有成竹地提出条件:如果中国能从珠峰更险峻的北坡登顶,尼泊尔必须与中国共享珠峰的主权。


要知道,从尼泊尔境内的南面登顶珠峰,坡度缓、光照足,气候适宜且温和,一直是许多登山爱好者攀登珠峰的首选入山地。反观中国境内的主峰北坡,山坡陡峭险峻、终年天寒地冻、气候变化无常,一直无人成功登顶,就连鸟儿都无法越过北坡。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因此,尼泊尔很快便同意了中国提出的要求,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不可能从北坡登上珠峰。反观中国,攀登珠峰一事也并不是临时起意,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足足几年之久。


1955年,在苏联的主动提议下,中苏开始合谋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为此制定了攀登珠峰的三年行动计划:1958年勘察、1959年试登、1960年登顶。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攀登珠峰的中国队伍


俗话说,进山先开路,中国便开始着手修建从日喀则进至珠峰脚下的进山公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新中国,国家建设正是处处用钱的时候,想要在地形如此艰难险阻的地方修建一条长达三百公里的公路,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修路,要将中苏合登珠峰的四十吨物资运进山,哪怕是五百匹牲口都要运上半个月左右,稍不注意就错过了攀登珠峰的最佳时机。不过在政府以及贺龙元帅的鼎力支援下,这条道路还是成功开工了。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贺龙元帅


与此同时,中苏联合登顶珠峰的侦查组,也开始动身,一路颠簸长途跋涉至珠峰脚下,建立了珠峰大本营和气象观测站、汽油发电机等基础登山设施。截止1958年年末,侦查组各项勘察准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1959年,按照中苏合登珠峰计划,双方应共同来到西藏进行试登。这次进藏,中方登山队率先抵达西藏并开启集中训练,并多次邀请苏方来到中国继续商谈合登珠峰一事,苏联却一反过去的积极态度,开始闪烁其词、几番推脱。最终在中苏关系的决裂下,苏联宣布彻底退出中苏合登珠峰的计划。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向珠峰攀登的中国登山队伍


面对苏联的撤离,中国将独自面临攀登珠峰的境况,此时中国登顶珠峰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当属缺少八千米以上登高装备。这种装备原本由苏联提供,苏联退出后,装备自然是不可能得到支援,而中国也还不具备生产这种装备的能力。


负责攀顶珠峰的贺龙元帅表示:“他们不干!我们自己干!任何人都休想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上去,为国争光!”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在国家体委的艰难申请下,1960年元旦刚过,新中国就勒紧裤腰带给珠峰登山队从瑞典买来了一大批八千米以上登高装备。自3月起,中国登山队们克服重重困难,抱着必胜的决心,开始努力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


在此期间,我国二百七十名登山队员和运输队员连续三次攀登珠峰,牺牲冻伤者无数,仅剩下十六名登山队员。而他们也再一次重整旗鼓,义无反顾地踏上攀登珠峰的征程,经过五天的生死考验,最终在5月25日凌晨,王福洲、贡布、屈银华等人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在了珠穆朗玛峰之巅。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成功登顶珠峰的三人组


自此,中国正式创造了“从北峰攀登珠峰”的世界奇迹,宣布了对于珠穆朗玛峰北面的主权,这让尼泊尔无话可说。1961年10月5日,尼泊尔终于履行了之前与中国的约定,与中国正式签订了边界条约,按照“一半一半”的构想公平划分了珠穆朗玛峰。


1960年,中尼就“珠峰归属问题”陷入了僵局,毛主席:一半一半

凯旋的三人登山组


而中国的“珠峰精神”,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于“人定胜天,不畏艰险”的伟大执着,正是有中国的“勇于攀登”,才造就了中国如今的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珠峰   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苏联   登山队   西藏   僵局   中国   中苏   感情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