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得土安,处于古城舍夫沙万和海港城市丹吉尔和之间,距地中海仅有10公里。很久以前仅有少数原住民柏柏尔人,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迁居于此。16世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在此定居。小城在1860年和1913年两度被西班牙占领,直到1956年才归还给摩洛哥。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整座城市的建筑是清一色的洁白,甚至连门窗都懒得刷上别的颜色。城中几乎找不到其它颜色的房子,白色建筑与蓝天构成了简洁明快的色调,给人以纯净之美。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老城人口仅有30万,是摩洛哥最小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居民多是迁移来的穆斯林西班牙人的后裔。老城虽小,却是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并存,充满西班牙风情,在建筑和习俗上也是颇具拉丁风格。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从广场东南角的“风之门”进入老城,市井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外国游客不多,集市都是为本地人开设的。曾得到提醒:某些混迹于此的人对观光客很关注。懂了。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在这里的凉棚下喝了一杯当地的薄荷茶,发了一会儿呆。古老的城墙上防御工事斑驳沧桑。历史上得土安一直是摩洛哥对阵西班牙的前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几易其主,摩洛哥与西班牙相爱相杀数百年。虽然隔着一条直布罗陀海峡,依然到处有抹不去的印迹。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穿梭于错综复杂弯弯曲曲似迷宫般的幽长街巷,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的石砖房子,大多是西班牙式的平台小院,弥漫着清新又热烈的安达卢西亚风情,不仔细看还误以为来到了西班牙的小镇。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这座看起来半新不旧的老城实际上底蕴厚重,我们走了一圈发现里面现存的古旧建筑不少。事先知道,这里古迹遗存有三面城墙,七座城门,三十六座清真寺以及高耸的宣礼塔。老城作为阿拉伯文化与西班牙文化融合的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老城内的街巷由圆弧形拱门串联起来,让幽静狭仄的街巷更显得时空穿越、厚重沧桑。这里最初仅有少量的柏柏尔人,鲜有人长住。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到达摩洛哥后,开始有阿拉伯人过来散居。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十五世纪后更多西班牙人迁徙至此,与阿拉伯人反复争夺,大部分时期都是由西班牙人与摩洛哥人轮流控制,其间两国局部战争不断。从发展历程上说,得土安是西班牙人与摩洛哥人共同建起来的城。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巷子里擦身而过的当地人,分不清是西班牙人还是摩洛哥人。其实这里居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西班牙人后裔,他们衣着阿拉伯大袍,内心归依伊斯兰教,但都已经归属了这片土地,成为摩洛哥人的一部分。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摩洛哥的小城风格西班牙化了,西班牙人的后裔也穆斯林化了。民族与文化的交融很奇妙,但这正是历史发展的逻辑。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男人的阿拉伯小帽,女人的安达卢西亚装束,做着同样的营生,感觉混搭也和谐,是因为有了这些玫瑰花?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出了老城,走上新城的穆罕默德五世大道。城市建筑的风格沿袭了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风格,布局和基础设施也是参照西班牙内地来修建的。

回旋在摩洛哥老城的阿拉伯古风——白色之城的土安

城市唯一的黄色建筑是一座天主教堂。这座融合了不同民族、多种风情的小城,就像穆莱梅迪广场旁这两幢风格迥异的建筑,比肩而立,彼此守望,被誉为“阿拉伯—安达卢西亚文化传统和古典艺术之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摩洛哥   阿拉伯   安达   阿拉伯人   西班牙   街巷   西班牙人   古风   西亚   白色   风格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