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在云南省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座名为抚仙的雕塑,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抚仙湖是高原断线湖泊,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最深处为155米,是我国除天池外的第二深水湖泊。

抚仙湖三面环山,湖面北部宽而深,南部狭而浅,中部细长,似如葫芦,湖底多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对于抚仙湖的探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1992年,生活在抚仙湖当地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成堆的石块,为弄清原因,后来他又携带水下摄像机,对水下景观进行了拍摄。

拍摄录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这些水底建筑有明显的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鉴于此发现的重大意义,2001年,考古人员在抚仙湖进行了我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

抚仙湖的水下遗址主要集中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这是考古探测的重点。

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一堵长约60米,高约2米,呈正南北向的石墙,石墙下有散落的石块,石料多为大青石和石灰石,这片区域还有石块堆砌的石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约60~70厘米,小的约20~30厘米,每个石块上都有一两面是平整的,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

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教授认为,这种建筑特点带有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类似城市里的居民居住区。

通过大约40米的开阔平地以后,还发现了一座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这片区域较之前的区域要小,但是这里的石料明显大而厚,其中还有20-30米长的石墙,2-3米宽的石板等,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修造的十分平整精细,有的还凿有圆洞或石槽,所有散落的石块也都排列有序。

这个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两旁则建有大型的建筑物,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或者是寺庙及祭坛。

绕过一道长200多米,宽9米的石质城墙后,又是一片建筑区域,该片区域建筑物的规模、数量、体积和石块的加工程度,都远不如前两个区域,大概就是平民区了。

到2005年年底,近几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经探明抚仙湖古城遗址面积达2.4平方公里,分布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水域中,主要建筑共有八个,其中两座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两座阶梯状建筑中,一座高为16米,分3层,底层宽60米,中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这座建筑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另一座阶梯状建筑,则分为上下五层,每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第一级大台阶则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整座建筑高21米,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逐层递减,第五层宽27米,三、四层倒塌严重,无法计算。

这种构造非常类似于中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几何图案。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在另外一个建筑区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其底部直径为37米,北面倒塌的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南面偏高,依稀还可以辨别出台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这种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曾在一些青铜器上出现过,有这种图案的青铜器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属于古滇国时期的物品,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刻画在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青石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圆形建筑是古代的娱乐设施或体育场,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这种建筑作为古代的娱乐设施,未免过于奢华,不切实际。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在抚仙湖水比较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还可以看到直径约8~15厘米的孔洞,与在水下建筑上发现的一些孔洞类似,如果把这些孔洞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非常符合干栏式建筑的基础,所谓干栏式建筑,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然后在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这是古滇国建筑的主要形式。

从水下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石料雕凿工艺来看,湖底的建筑群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约2000年前。

这为古滇王国的存在提供了有利佐证,并且据史料记载,公元110年的东汉时期,这片区域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那么水下古城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地震时沉没的。

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没被发现的古滇国都?它的陷落是由于灾变还是因湖水上涨而导致的?陷落的确切年代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证实。

“庄蹻入滇”,这是一个关于古滇国历史的故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楚国作为南方大国也不甘示弱,他在逐鹿中原的同时,还把霸业大旗伸向了西南。

楚威王时期,大将军庄蹻,开始带兵出征西南各地,庄蹻是苗人的后羿,勇武善战,在一个黄昏,楚国的大军跋涉千里来到滇池,一场场激烈的厮杀以后,滇池之畔的大小部落尽归楚国,将军庄蹻的威名也响彻了云南,但是,就在他准备凯旋而归的时候,秦国也开始南倾,恰好切断了他的归途。无奈之下,庄蹻只好带领将士重又返回滇池,在那里生活下来。

他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风俗,还与当地人民一起从事农、牧、渔、纺织,并经营采矿,庄蹻,史称滇王。

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

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但由于历史记载的不足,古滇国的消失,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水下   澄江   楚国   云南省   石块   石料   石板   台阶   古城   多年   区域   秘密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