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人读后想辞职的小书

最近读了一本小书,是来自美国约翰·史崔勒基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据说,这是一本读完后辞职率超高的神奇书。好奇心驱使,当时看完推荐,马上找到这本书开始阅读。

一本让人读后想辞职的小书

本书的作者约翰·史崔勒基也是一个神奇的人物。他本来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企业工作多年。32岁那年,他和妻子背上书包,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环球旅行,花了9个月的时间走过7万英里路程。这本书,是他旅行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而写的,原本是自费出版,结果一年内就变成了畅销书,被翻译成39种语言。

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后的感受是,它倒像是一本哲学书,并非是劝人辞职,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关于人生的意义。它通过主人公约翰一段奇妙的旅行经历告诉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和人生困境时,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排斥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疲惫感,正在人生的道路上负重前行、不堪重荷,不妨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它很短,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但是,它可以引导你多一些思考,为你迷茫的内心打开一个突破口。

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烦心事选择休假,自己驾车远行散心。不料,刚出门就碰到油罐车翻车堵住了高速公路。道路畅通需要至少一个小时,心情焦虑的约翰不愿等待,想要换条路试一下。结果却迷了路,手机没有信号,转来转去,四个小时过去了,约翰还是没有找到出口。

天快黑了,车子也快没油了,约翰饥肠辘辘,陷入一种困境,开始为最初的选择而感到懊悔。这时,他看到一家咖啡馆坐落在路边。咖啡馆的名字也很奇怪,叫“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一本让人读后想辞职的小书

约翰把汽车停在咖啡馆门前的停车场,熄了火,走进咖啡馆,迎面一阵扑鼻的食物香味,让他食欲大振。这个夜晚,约翰在这家偏远的咖啡馆里,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得到了很多心灵的慰藉。

咖啡馆只有两位工作人员。女招待员凯茜,老板兼厨师迈克。

约翰走进来的时候,店里已经有人在就餐。凯茜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引导他入座后递给他一个菜单,约翰在菜单的背面发现三个问题:

1. 你为什么来这里?

2. 你害怕死亡吗?

3. 你满足吗?

这本书,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一场讨论。

1.你为什么来这里?

这是这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它其实想让读者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标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安于现状,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并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总有一些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对于未来感觉迷茫无措或者想要追寻不一样的生活状态,那么,这个问题大概经常摆在他们面前。

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它的探寻,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什么不同呢?它其实探索的,是一个方向问题。

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的意义“(purpose for existing),简称PFE。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为了实现”存在的意义“做十件、二十件甚至成百上千件事。他可以做任何事。这样的人,通常对生活满意度很高。

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都对这一天充满期待,为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而感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有太多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每天起床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坟。夜幕降临、结束一天工作的时候,是一天中最欣喜的时刻,因为终于熬过了一天,可以拥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于这些人来说,寻找自己的PFE,真的是一件紧迫的事情。毕竟人生如此短暂,留给我们浪费的时间不多,如果不满现状,还不抓紧改变,只会在多年后后悔不已。

我们终究不愿意接受自己庸庸碌碌,按部就班、毫无意义地度过一生。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找寻到正确的方向,才能最终到达终点。而如果方向错了,只会让自己离终点越来越远。


这个PFE其实就是人生的方向,它因人而异,无贵贱之分,但是,它的存在至关重要。寻找到自己的PFE并为之改变,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满意度。

可是,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的PFE,只是不愿意为之改变。毕竟,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未来像一个潘多拉盒子,或许会因为自己的改变而变得复杂不可控。相反,当前虽然平淡鸡肋但是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是很多人的舒适圈和安全圈,待在圈子里,反而是最安全的。

就像我,读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于是选择家人所说的好找工作的专业。找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于是选择薪资待遇好一些的工作。

自工作以来,经常对自己工作的繁忙和工作的内容感到不满和排斥,觉得每一个工作日都很痛苦。但是,五六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换掉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工作虽然很不喜欢,但是,它可以保障我的物质生活。我在这份工作给予我的痛苦和保障里,蹉跎了一天又一天,最后发现自己像是被温水煮熟的青蛙,选择越来越少,除了现在的工作,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很多人大概如我一样,陷入这样的怪圈:每天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只是为了挣钱。但是,工作的辛苦让内心痛苦而空虚,于是通过买东西来弥补和慰藉自己。然后,买的东西越多,需要更多的钱,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工作,从而产生更多的不满和烦躁,然后就要买更多的东西来弥补。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工作越来越忙碌,真正留给自己做想做的事情的时间就更少了。

常常安慰自己,不如就这么过下去吧。等到多赚一些钱,等到退休了,我就可以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可是,我的人生才度过三十年,真的要再等三十年,庸庸碌碌,等到自己变成年迈的老妪,我才配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那时的我,是否还有力气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没有找到PFE,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未来我们赚足够多的钱,或者退休了,就不用做现在的工作,过上随心所欲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支撑一个人度过人生大半,可是,却依然让人觉得内心空虚,生活负累。

人其实每一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一定非要等到退休。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PFE.

相信很多人听过渔夫与国王的故事: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国王说,你怎么能浪费大好时光晒太阳呢,你应该趁现在好好努力,捕很多鱼,换很多钱,这样,你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渔夫问国王,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呢?国王说,你可以陪你的家人共进早餐,可以看着你的孩子快乐成长,还可以悠闲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渔夫说,可是,我现在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呀。

看,这个故事里,渔夫比国王更幸福。他的人生没有被忙忙叨叨填满,他很清楚自己的PFE是什么,并朝着这个意义,快活得过着每一天。这才是人生该有的状态呀。

可是看看现在,太多的人为了理想的生活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每一年,网络总会播出很多关于年轻员工猝死的案例。那个为了工作而努力到猝死的员工,如果他的工作正是他的PFE,或许,他还少一些遗憾,可如果不是,那么他的人生,又是多么无奈又悲伤。

那么,如何寻找自己的PFE呢?有些人会觉得,我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想要什么。

自己的PFE,自己说了算,跟别人说什么没有关系。自己的幸福的衡量指标,只有自己最清楚。我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依然有人干得风生水起,激情满满。每个人的人生和喜好不同,需要你自己安静下来,或者通过旅行,或者通过冥想,或者通过阅读,等等,什么方式都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PFE。

如果,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妨试试书里的方法。慢慢来,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不必因为一个念头或者一本书,就选择第二天辞职,去追寻自己可能只是头脑发热的梦想。

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有时候,读一本热血沸腾的小说,有时候,出门远足或者做做运动。慢慢地,把一个小时变成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发展成三个小时,等到回过神来,你会发现你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来。这些事情,让”我为什么会来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实现圆满。

2.你害怕死亡吗?

这是书中的第二个问题。作者认为,只有找到自己PFE的人来说,才不会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每一天都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会觉得死亡多么可怕,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也会觉得此生无憾。

我反而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修改成“你会对死亡感觉遗憾吗?”

因为每天庸庸碌碌、对未来感觉迷茫无措的人,反而更不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没有找寻到生命的意义,觉得每一天都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可期待的,所以,就算死亡也无所谓。但是,他们的死亡一定充满遗憾,因为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感到快乐、幸福和满足。

只有那些每天为了自己的PFE而努力奋斗、快乐生活的人,才会觉得死而无憾。因为每一天都是那么满足而精彩,即使死亡到来,也会觉得,这一生,不枉此行。

3. 你满足吗?

毫无疑问,只有当你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存在,并且开始为这个存在的意义而做出实际努力后,才能感到满足。

人类太渺小了。我们在疯忙的时候,世界依然在以它的节奏运转。太阳始终存在,海浪一直在冲刷着海岸,眼前的一切已经存在百万年甚至上亿年。我们什么都左右不了,那些我们看来天大的压力、对于未来的担忧,对于别人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唯一能左右的自己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也是我们唯一能自己做主的问题。

人的一生,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们终其一生,只有探究清楚存在的意义,才能够觉得满足,觉得不虚此行。

有人会反驳,觉得说的都是废话。谁都想要度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现实不允许。没有背景的我们要很努力,才能挣钱,才能养家糊口。追寻人生意义,是有钱人的事情,是那些不用担心一日三餐的人才有权利思考的问题。

的确,物质生活十分重要。没有钱,很多人会陷入困境,会丧失很多选择,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是,钱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足够多的钱可以换取很多东西,甚至可以降低很多人的下限,但是,它并不一定能换取人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不一定能换取人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如果你觉得无法信服,那么,你可以把多赚钱、成为百万富翁作为自己的PFE,并且为之努力啊。这没什么不可以的,就像前面说的,每个人的PFE因人而异,无贵贱之分。

还有人会说,我努力做好我的工作,那是我的谋生手段。如果我问自己为什么存在,搞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那该怎么办呢?要是我找不到和目标相关的工作呢?我要靠什么挣钱呢?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一个人一旦找到自己的PFE,就会很有干劲,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这样的人,会因为长时间的努力而擅长这件事,并比其他人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这样的人还愁找不到相关工作,养活不了自己吗?

如果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到了退休年龄还很穷,没有攒够退休金,那也没有关系呀。真正想退休的人,是那些不想做现在的工作的人,如果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么退不退休还重要吗?不,只要继续做自己喜欢的这件事就好了呀。

而且,当你仔细观察你身边找到自己PFE的人,你会发现,真正在做实现PFE事情的人,他们看起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享受自己在做的事情。他们自信,胸有成竹,仿佛认定事情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发展。而且,他们似乎运气很好。

好事总是发生在他们身上,而且出乎意料。一个人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连老天爷都会帮他。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PFE,在实现的过程中,受到的外部限制少之又少。其实,现实中,更多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是自己为自己找的理由。比如,做同一件事情,遇到了坎坷,想做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挑战,不想做的人,只会觉得自己真倒霉。

可是,他们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自己运气好不好,他们为实现PFE而努力的时候,幸运的巧合就会自然出现,他们管这个叫做顺其自然。

这样的人,他们散发的气质会感染身边的人,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帮助他们实现目标。这个就是PFE所带来的个人格魅力。

目标明确、努力、坚持,再有运气加持和人的帮忙,天时地利人和,又怎么会做不好一件事情呢。

万一新的工作不好怎么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被人嘲笑怎么办?

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永远不要因为其他人或事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要积极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然就只能被动接受安排。

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

改变无需一蹴而就,慢慢来就好。从每天做一个小时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始,慢慢寻找自己的PFE,为之接触和了解新事物,勇敢迈出去探寻那一步。

愿终其一生,你能找到生命的意义,不会觉得虚无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约翰   渔夫   咖啡馆   意义   事情   努力   小时   时间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