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一篇种草帖子,一张精美照片,一个有趣的小视频都可能带火一个人、一个景区,甚至是一座城。为了追逐名利,不乏有人出卖底线,一味求新求异。

近日,网络上一段广泛传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里,吉林松花湖结冰的湖面上聚集了许多商贩和游客,观光车旁,商贩们举着喇叭大喊:“有去往抓捕朱贤健网红打卡地的,20元一位,观光车。”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商贩在景区吆喝。 图源:抖音截图

这个商贩口中的“朱贤健”是一名越狱逃犯。2021年11月,朱贤健在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湖黑瞎子沟被抓获。事件发生后,一些商贩投机取巧,不以逃犯之事警醒世人,反而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牟利,将越狱逃犯的抓捕地宣传为“网红打卡地”,娱乐至死,借机炒作,挑动民众情绪,并通过带客赚钱。网友评论称:“这也有人去打卡?这也收费?越狱的还在牢里待过呢?怎么没人去打卡?怎么没人去收费?”“这多少有点离谱了,名人故居免费开放,逃犯落网地竟然还收费。”“娱乐至死啊!”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图源:微博截图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图源:微信截图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传统的旅游业发展逻辑被改写。一篇种草帖子,一张精美照片,一个有趣的小视频都可能带火一个人、一个景区,甚至是一座城。为了追逐名利,不乏有人出卖底线,一味求新求异。

去年,一位网名为“40国环球旅行ing”的旅游博主在微博上晒出他去康西瓦烈士陵园旅游的照片。照片里,在这座肃穆清朗的陵园中,他脚踩卫国戍边的烈士陵墓,一手靠着墓碑,一手做着手枪的手势指向了烈士的遗照。而他的微博配文居然是:“尊敬”。不出所料的是,这位旅游博主很快就出现在热搜榜上,并招致网友的痛斥与谴责。他的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此事也对所有想要以亵渎英烈的方式博眼球、谋出位的人敲响了警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有悖法理、传递错误价值观的行为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微博旅游博主在烈士陵墓前拍照。 图源:微博@40国环球旅行ing

在国外,也有一些网红以低俗的方式博出位。

来自美国加州的乔瑟夫和特拉维斯是ins上的旅游博主,靠在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拍摄的露臀照获得了约1.4万粉丝的关注。点开他们的ins账号,里面都是他们在白宫、埃菲尔铁塔等地拍摄的恶搞照片。但现在,你已经无法从ins上看到他们发布的任何照片了,因为这一次,他们终于因低俗的行径、亵渎当地文化的行为受到了惩罚。据了解,这两名男子在泰国旅游时如法炮制,将自己在寺庙前拍摄的露臀照上传到了社交平台上,激起了公愤,因此被泰国警方跟踪缉拿拘留。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ins博主在知名景点前拍露臀照。 图源:ins@traveling_butts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2020年,一个ins博主凭借在巴厘岛人供奉宗教神灵的地方做下蹲动作并拍照的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了近8万播放量,与关注量齐飞的还有网友的谴责;2019年,捷克女子萨比娜·多莱扎洛娃在ins上发布了一段其男友在巴厘岛寺庙用手接“圣水”洒向女友臀部的视频,该视频在ins上被大量转发,引发了巴厘岛居民的愤怒;2016年,一个身穿比基尼的游客在巴伦斯神庙前做出了不雅的瑜伽姿势并拍照,批评谴责声一浪高过一浪……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ins博主在供奉宗教神灵的地方做下蹲动作并拍照。 图源:ins@thecanggupole

这些低俗恶俗、违法违规的内容就是“唯流量论英雄”的恶果。这些博主也不在乎无知的、不雅的行为会造成什么社会影响,无视目的地的文化禁忌、当地的风俗习惯,在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特殊意义的景点中拍摄出位照片、视频以求得关注。

这不禁引发我们思考:旅游到底是为了什么?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身养性、增长阅历、交流互鉴才是旅游的意义所在。但在流量至上的逻辑里,旅游成为了一场只有投机与变现的游戏。这些网红、商贩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置公序良俗于不顾,践踏社会底线,越过道德边界、秩序边界,甚至是法治边界。这种恶劣的行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不仅会助长低俗之风,还容易误导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争相去该地打卡,产生不良影响。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图源:tripadvisor.com

对目的地管理部门来说,“网红”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吸引更多客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多重利好,另一方面,它也对目的地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旅游环境规范有序地运营的前提下,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游玩需求是目前旅游目的地需要思考的问题。

也许“黑色旅游”和“奴隶制旅游”的流行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平衡游客精神需要和社会规范运行的范本。

黑色旅游是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这类旅游再现历史中的悲剧性现场或时刻,可以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让游客从悲剧中反思、警醒,在纪念中感知“痛”,让“痛”唤醒“尊重”“人性”和“天性”。

国外有很多黑色旅游的成功范例: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当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它从1947年开始就被改造成了博物馆,现在已经成为波兰十大著名景区之一;曾发生过核电站事故的切尔诺贝利现在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批游客。此外,还有日本广岛、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柏林墙等等,它们都是一部部鲜活的历史集,具有游览价值和学习价值。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图源:ins@gekon6666

美国近年来掀起的奴隶制旅游浪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南部的一些种植园被改建成博物馆或纪念馆来铭记那段悲惨的历史。2014年开放的惠特尼种植园博物馆就是其中的典型,在种植园内的一面花岗岩墙壁上,就刻着10万多个因奴隶制逝去的人的名字。这家博物馆备受好评,目前已接待了超过37.5万名国际游客。

逃犯落网地竟成网红点!旅游不是流量的“走狗”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环球时报时尚周刊

环球时报地产观察

环球时报前沿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逃犯   奴隶制   旅游   走狗   环球时报   商贩   景区   低俗   目的地   流量   游客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