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醉铁山寺度假村

2002年五一黄金周,我们一行慕名前往国家森林公园铁山寺游玩。

心醉铁山寺度假村

冒着霏霏细雨,沿着弯弯山道,我们来到铁山寺;带着久久向往,揣着绵绵情丝,我们走进度假村。我们只想在度假村小憩片刻,歇歇腿脚,养养精神,然后穿过令人销魂的吊桥,去领略大山深处婀娜多姿的迷人风采,去欣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珍稀古木,去聆听溪水流淌山涧的潺潺声响,去呼吸大自然赐予的芬香清新的醉人气息。

心醉铁山寺度假村

热情似火、满面春光的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一排青墙灰瓦、大红灯笼高挂的石屋前,脚踏石阶,我们走进一间小厅。小厅不大,可古朴古色,外面是餐厅,里面是休息室。抬眼望去,迎面墙上挂着一块农家腌制的咸肉,色正味香,叫人垂涎欲滴。我笑着问服务员:“这块咸肉可腌制好长时间了吧?”服务员莞尔一笑:“那可不是真正的咸肉,而是用大理石仿制的。”仔细看去,可不是吗?白的肥肉,红的瘦肉,红白分明,真叫人难辨真假。移目右视,咸肉旁挂着一串红辣椒。这回可不能盲目地乱说,避免再出笑话。我先用手摸摸,然后放在舌尖上舔舔,这可是真辣椒,那辣劲差点让我流下泪水,同行的人看我这样,个个忍俊不禁。再往右看,墙上挂着几挂黑白相间、宛若珍珠的玉米棒。东面墙上,贴着六十年代流行的毛主席像,主席像两边还贴着度假村人手写的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休息室的门口也贴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这样的词句……这哪里是什么餐厅,这分明是一间地道的农家小屋。走进这农家小屋,就会想起农家小屋的寂静、朴素;走进这农家小屋,就会想起农家小屋的纯真、亲切;走进这农家小屋,就会唤起游人多少美妙的回忆。置身其间,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使人胃口大开,饭量大增。我们不得不佩服度假村人的精明能干,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这是地皮菜,这是野芹菜,这是野鸡,这是野鸭……”服务员刚报出一串串带“野”的菜名,我们早已放下昔日的斯文,纷纷投箸夹菜,细细品味,那野味、那清香早已穿肠过肚,沁人肺腑。服务员又拿来一壶白酒,对我们说:“这是我们大明宫酒厂生产的大明宫特酿,专供度假村,请您品尝。”倒一杯佳酿,清香纯正,甜绵醇厚;喝一口下肚,酒未醉人人自醉,满口余香味无穷。

吃着野味佳肴,品着玉液琼浆,我们已不是什么凡人,我们简直是一群游离天界、饱尝人间美景的神仙。饭后,躺在木条椅上,泡上一杯解酒的葛藤花茶,我们快活得又赛过神仙。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两句诗不正是这农家小屋的真实写照吗?打着饱嗝,带着醉意,我们走出度假村。度假村人的豪放淳朴,度假村人的精明能干,度假村人的热情好客,使我们游此不疲,其乐融融而流连忘返。

铁山寺的山醉人、水醉人、景醉人,铁山寺度假村的情、度假村的境、度假村的人更醉人,我们真想永驻度假村,做真正的度假村人。

当年铁山寺度假村只是为了应对解决当时游客吃住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已不能适应满足游客的需求。后来度假村人引进南京客商投资建设,并把原铁山寺度假村改名为梦幻梦醒的“两可间”,通过多年的精心打造,现在的“两可间”真正达到了时梦时醒、似梦似醒、非梦非醒的“人间天堂”。

心醉铁山寺度假村

如今,铁山寺度假村已不复存在,新的“两可间”正以崭新的面貌喜迎八方宾朋。但铁山寺度假村人当年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热情服务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永远激励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文荣获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开园二十周年征文优秀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度假村   咸肉   精明能干   野味   休息室   农家   服务员   墙上   小屋   热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