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2022年2月20日,为期17天的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圆满落下帷幕,开幕式的震撼仿佛还在眼前,而闭幕式给了我们同样的惊喜。80分钟的时长,与开幕式“一脉相承”,呈现了中国式浪漫和“双奥”情怀。

这一刻,新时代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从开幕到闭幕,冬奥赛场那一个个为梦想和荣誉拼搏的故事,那一个又一个为这场世界盛会付出力量的人,温暖了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次重温,再一次向他们学习!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开、闭幕式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组成的合唱团为全球观众两次献唱《奥林匹克颂》的画面,一个为孩子们圆梦的老人,这个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感动着亿万网友!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马兰花童声合唱团。他们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而将他们带出大山走向冬奥舞台的却是一位老人,她的名字叫:邓小岚。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心中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

这是一首经常飘扬在马兰村上空的童谣,表演者正是这些马兰村的孩子们。

年逾古稀的邓小岚说,“马兰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不仅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更是父辈们战斗的地方,马兰村在我生命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岚在炮火中出生后不久,便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生活了三年。为了改变马兰村贫穷面貌,2004年起,退休后的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

18年间,邓小岚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种下梦想的种子,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登上了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大舞台。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马兰村,像花一样的名字,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这个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22个小自然村组成。

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抗日战争时期,社长邓拓在这里与报社工作人员,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

炮火中出生的邓小岚留下难忘的童年。直到1946年,邓小岚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多年后,母亲丁一岚送给邓小岚一枚图章,上面刻有“马兰后人”四个字。父亲邓拓在《燕山夜话》专栏发表文章时,署名“马南邨”,谐音“马兰村”,亦是对当年在马兰村生活和战斗的怀念。

邓小岚说:“缘于个人身世、父辈情结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一直把马兰村视为‘第二故乡’。“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邓小岚说,未来她还会在这里坚守,做一名真正的“马兰后人”。

北京冬奥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认识了邓小岚,了解了有一群来自革命老区“马兰村”的优秀孩子们。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这是邓小岚和马兰小乐队成员在国家大剧院前的合影(2008年10月4日摄)。新华社发

距离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几千公里的新疆“死亡之海”罗布泊的西北方,同样有个地方叫马兰,这里也同样有着一个马兰村,但是这个马兰村却在地图上无从查询,这里就是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所在地。

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风云过往。一代民族精英、科技人才,无畏艰难,勇于创新,把功绩书写在大漠秘密的事业中,用信念挺起了中国的脊梁。这里,先后走出11位院士、30多名科技将军。一代又一代马兰人叫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戈壁大漠书写壮美人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马兰人,这已融入马兰人的血脉,赓续传承。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摇着那驼铃吹着那鹰笛,敲醒了黄沙漫卷灰蒙蒙的天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这首被官兵们传唱不衰的《马兰谣》成为了经典,也正是他们为国铸盾的真实写照!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马兰画家周选桂,依据马兰故事及历史资料创作的绘画作品,生动反映了参试官兵在罗布泊大漠深处训练工作的情景。厚厚的防护服和散落在荒凉戈壁的塔爆残架,向人们展示伟大辉煌背后的牺牲与奉献、壮丽与赤诚。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老兵彭继超在《惊天动地的壮歌》中这样写道:1961年7月,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从全国各地迅速奔向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第一线。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把自己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为国争光的壮丽事业。

“在呕心沥血的奋斗中,一批老一辈科学家和将帅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将无悔的人生凝固成一尊尊永恒的雕像。在舍生忘我的拼搏中,许多科技人员、工人和士兵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大漠中的一片净土,成了他们永久的宿营地。”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彭继超曾是马兰一名老兵,也是马兰精神的耕耘者,从军三十多年笔耕不辍,写出大量反映马兰和“两弹一星”的精神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东方巨响一一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实》、《国家战略一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实》、《罗布泊丰碑》、《核盾牌》、《国士钱三强》、《祖国不会忘记》、《罗布泊人》、《东方臣响》、《横空出世》、《飞天之路》、《使命》、《铸剑春秋》等。

退休后,他依然心怀激荡,走进院校、通过荧屏、执着笔端,讲述和创作那段辉煌事业背后真实的故事,以及那个群体隐秘而伟大的青春。通过他的讲述和作品,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了那段神秘而伟大的事迹,那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落和那群默默坚守的人们!

为了“真实”二字,彭继超每次讲述和授课内容从来不敢有丝毫大意。他说,“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应该是我们宣传两弹一星精神、宣传马兰精神的基本前提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彭继超在中央电视台《故事里的中国》栏目讲述马兰故事

2022年1月11日,“我们的太空”一篇推文引起了大家普遍关注,题目是:往事钩沉 | “夫妻树”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王茹芝张相麟夫妇。

这篇推文作者正是彭继超。

几乎到过马兰的人,基本都听到过一个广泛流传的真实故事“夫妻树”的故事,在反映马兰事业的影视剧里,这个片段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故事真实的映射了当年科研工作者为了祖国神圣而伟大事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保密重于生命”的忠诚与担当。

故事讲述的是:在那个隐秘的事业中,有一对夫妻几乎同一时间接到了命令,但是他们自觉遵守的戒律,互相隐瞒着,悄悄出发了,当来到这棵树下等车时,才发现彼此都是为了一个任务而来,又要向共同的目的地跋涉。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有个地方叫马兰》拍摄现场

“今天,我们没有找到这对夫妻,他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留下这个故事。一对对夫妻,一双双情侣,就是这样怀着理想,带着追求,从这里走向戈壁,走向沙漠和高原,去寻觅、去建设他们的家。”

这段解说词来自电视片《祖国不会忘记》,彭继超在写这段词时已然决定努力还“夫妻树”故事主人公一个真实。

“几十年来,我和许多朋友一样,一直想弄清这个当年广泛流传的真实故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早在1978年我就为此问过程开甲、问过许多老同志,这些年一直在找在问,但可惜始终没能找到明确的答案,没能具体落实到哪个单位哪个人哪棵树。”

经过多方佐证和多年追索,彭继超确定该还故事主人公一个真实后才动笔写了往事钩沉 。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让我们回到原点:夫妻树是个故事、传说,主人公不是王茹芝张相麟夫妇,是没有留下姓名的另一对夫妻;还历史以真实,还王茹芝张相麟前辈以清静,还“夫妻树 ”无名的真正主人公以公平,还“夫妻树”故事以传说美、象征美和朦胧美。”

这篇文章推出后,得到很多老同志回应。

马兰史志办同志微信@楼兰剑客 :“彭老师好,敬佩您严谨求是的学风。这对于正确认识马兰精神文化至关重要!我在编研室时,曾收到过王茹芝亲笔信,大概是14年左右,具体忘记了。心中王老本人亲口澄清了这件事,确认与本人无关。”

原马兰中学韩文林给彭继超微信留言中说:“很赞赏继超同志实事求是的态度,宣传马兰精神,掺不得假,编造的后果不言而喻。”

实事求是,掺不得假。这也是很多人讲起马兰故事潸然泪下的根本原因吧,因为真实,更因为伟大!作为曾在马兰工作过的退休教师韩文林来说,他深有感触。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2019年,北京市举办的“时代新人说——我与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73岁的退休教师韩文林,以自己在马兰核试验基地工作的经历为主线,讲起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八千余名选手角逐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进入决赛,《人民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对他的演讲进行了报道。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韩文林(右一)与马兰同事合影

1965年,韩文林被选中到马兰基地做教师,工作十六年。其间,见证了一代马兰人在罗布泊为共和国的强大奋斗牺牲的历史,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次氢弹试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影响着他的一生。

1967年6月17日,那一天,韩文林和大家一起,站在红山半山坡教学楼南侧,亲眼看到巨大的蘑菇云,亲耳听到那惊天动地的响声,喜悦和自豪无以言表。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每天平凡的教学工作,是与祖国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次偶然机会,在试验一线他目睹了官兵手拿风钻、大锤、钢钎、铁簸箕,拼命地工作的情景,至今每每回想起来依旧心潮难平。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韩文林离开了马兰回到地方任教,退休后他有了闲暇时间,那壮美的青春时光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他拿起笔连写了近二十万字,回忆马兰的峥嵘岁月,写马兰的人、马兰的事、马兰的过往和辉煌。他把文字整理后,从社区、街道活动开始宣传马兰精神。加入北京市百姓宣讲团后,在北京市巡回宣讲70余场,他讲马兰精神场场饱含深情,场场落泪,观众感动不已。许多人听完他的宣讲,主动走到他跟前,握着他的手说:“您讲得真好,您让我们记住了马兰精神!”之后,他进一步把宣讲内容扩展成讲座,到学校街道做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又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直播,讲马兰故事,活动一个接一个……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韩文林的故事,被一个人默默关注着。他,就是汪成农。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汪成农(右三)主持中华儿慈会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启动仪式

2019年9月,中华儿慈会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在北京启动,这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里设立的唯一一个以宣传“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的公益活动,从此,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先后走进全国十余个地市校园,讲马兰精神,讲马兰故事,建马兰花开书屋,这个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正是汪成农。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志愿者,原某部教导员宋勇敢在开封某学校为学生讲述马兰精神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组织者汪成农在河北内丘第三中学为学生讲马兰故事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2020年10月,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走进新疆马兰军博园

一次,在河北邢台开展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间隙,中华儿慈会春雨行动发起人春雨姐姐问及老兵汪成农,为什么马兰战友感情如此深?走到哪里都会让人看着热泪盈眶。他没有正面回答,近100米山路,走了一圈又一圈,那几个马兰故事回答了春雨姐姐的疑惑。

“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是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伟大精神的是背后无数人的赤诚奉献乃至牺牲。在马兰烈士陵园,长眠着为中国核试验事业而牺牲的人们,那里有普通官兵也有将军,有科学家也有普通职工,有军人也有家属,有的有名有的无名。有字的或空白的墓碑下,安放着一个个民族的英魂。他们的故事似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挺起了祖国核盾牌。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彭继超在马兰烈士陵园

汪成农和彭继超是战友也是同事,都是马兰文化的主要宣传者、推动者。汪成农领导和主抓马兰宣传工作多年,《中国核试验亲历记》、《拥抱太阳一一中国核试验基地风采录》、《太阳里的诗行》均由他主编。在他的组织和策划下,一系列反映马兰精神和辉煌事业的文艺作品,在中央各级媒体相继播出,一直以来神秘的事业和默默奉献的人们才逐渐被国人了解。

几年前,从安徽省高院退休后,汪成农的空余时间基本又全部留给了马兰,他利用空闲时间创作了近17万字反映马兰人的故事,有官兵的也有职工家属的,涵盖各个主要岗位和单位,部分故事先后在<华语有约>推送。2019年,笔者途经安徽合肥,在与他谈话间隙了解到,长长的17万字居然是他一笔一划在手机上手写出来的。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这个春节,他依然没有闲着,又有50余个故事挥洒而出。湖南少儿出版社范编辑看完后说“汪处身上带着马兰人的精气神,我被这一个个鲜活的马兰故事感动着。”其中,退休教师韩文林的故事就是这50余个故事之一。

“邓小岚,彭继超,韩文林,汪成农”都已是年逾古稀,有的已近耄耋之年!他们都从“马兰”走出,炽热的爱化作了奉献的力量。虽时光不居,可青春永在!

他们有太多的相似,而又有太多的不同。这鲜活的、富有激情的、令人尊重的人生年华,点亮了我,温暖着你,如同马兰花开一般耀眼夺目别样红!


马兰花开别样红!这个春天,许多面孔令我们印象深刻

作者:于建华(鸿杰),原军事新闻记者。华语有约主编,中华儿慈会春雨行动马兰花开活动组织者,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化分会秘书长,《语文世界》杂志社副社长,新乡市朗诵演讲协会副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花开   罗布泊   春雨   核试验   中国   面孔   深刻   印象   春天   夫妻   事业   真实   精神   故事   马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