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中国的北方,耸立着一块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的黄土地,它就是被称为地球上绝无仅有的黄土高原。这里的黄土一般厚度达到了80-120米,如此厚的黄土层在国外基本是不可能找到了,不知需要经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会有如此奇迹。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所以,这么大范围分布的黄土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1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在研究,直到今天,这100多年以来,还是有许多科学家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而且提出了十几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和“水成说”比较令人信服。

风成说

持风成说的学者认为,黄土并非来自当地,是风力把黄土吹到了黄土高原上的。他们推断,黄土可能来自中亚、蒙古高原等广大干旱沙漠地区。在久远的地质年代,这些地区的沙石经过骤冷骤热的环境变化,逐渐风化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风将数以百万吨的沙粒和粉尘卷入天空,然后随着大风南下。于是粗大的沙粒残留在原地形成戈壁;比较细的沙粒则落在附近地区,然后形成一片一片的沙漠;细小的粉尘则随风飘落到秦岭北麓,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但是这种学说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黄土高原应该到处是黄土,但是经过勘察,事实上黄土高原超过两三千米以上的土地是被另外一种土质覆盖着,并且黄土中的沙粒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分布现象导致了后来更有说服力的水成说。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成说

我国学者李明光提出了新的理论——黄土高原灾变水成学说。他用大量的证据证实,灾变性的大洪水和冰川融化水裹挟着泥石流,向当时还是草原低地的黄土高原地区滚滚留取,并且淹没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洪水退去之后,便留下延绵千里的茫茫黄土。

但是这种理论也只是在现有科学技术上兴起了,实际上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以如今的技术,难以有实质性的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黄土高原   灾变   土层   成说   沙粒   粉尘   千米   黄土   科学家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