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前言

近期,融创中国的暴雷事件,引起了网友的极大的关注,遥想当年,2017年时,融创大手笔收购万达13座万达文旅城时,白衣骑士孙宏斌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回顾往昔,才发现,万达抽身正是时候。

五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恒大会暴雷,你肯定不会相信;

五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融创中国也会暴雷,而暴雷的导火索,仅仅只是因为40亿元的债务无法及时偿还,你肯定也不会相信。

现在,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多大的民营房企,近几年,都有暴雷的可能性,并且,已经暴雷的大牌房企数不胜数了。

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房价一直在上涨,为什么盖房子的房企却不断倒闭破产,买房子的老百姓也背负着的贷款也在不断增加,钱都被谁赚走了呢?

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房企总负债约为12万亿,个人住房贷款约为50万亿,我国的房价,从房改以来,一直在上涨,从每平米几百元,上涨到了现在每平米几万元,房价上涨了很多倍,盖房子的开发商负债越来越多,买房子的老百姓负债也越来越多,钱都被谁赚走了,房价上涨的最终受益人是谁呢?

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第一,地方财政。

大家要知道,开发商开发楼盘,其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土地成本,土地成本超过了房子成本的70%,开发商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买土地了。

而土地是归谁所有,谁就是赚钱最多的人。

再来看看各个城市的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有多高,你就能明白,谁才是房价上涨的最大受益人了,要知道,很多城市的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高达100%以上。

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第二,银行。

银行可以说是房价上涨的第二大受益人了,开发商盖房子,需要从银行贷款,开发贷少不了银行的支持;老百姓买房子,需要从银行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主要的贷款内容。

只要从银行贷款,就需要支付利息,而银行并没有承担什么风险,开发商贷款,需要抵押土地和在建工程,如果开发商还不了贷款,银行可以将土地和在建工程查封,最终也能收回放出的资金;个人住房贷款就方便了,不管是购买的期房还是二手房,都必须按时偿还贷款,不然银行也很容易查封个人的住房。

房价在上涨,盖房子的欠账,买房子的欠账,钱都去哪了

第三,开发商的高层。

虽然说开发商的负债很高,甚至,很多开发商都是资不抵债的,但是,房企的高层,特别是开发商的老板,自身的财富一直在增长。

房企负债,个人财富增加,并不矛盾。

五年前的中国富豪榜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房地产企业的老板,由此可见,这些房企的老板赚走了多少钱。

例如前中国首富王健林,许家印等等,虽然恒大暴雷了,但是,许家印的个人财富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还有房企的高层,年薪上千万的人,比比皆是,年薪几百万的高层,更是数不胜数。

第四,炒房客。

很多炒房客低价买进了房产,在房价上涨后,再将房产卖出,赚走了大量的资金,而普通的购房者成了接盘侠,背负了更多的住房贷款。

第五,城市的居民。

我国城市的基础建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健全和完善的,公共设施,公路,图书馆,政务大楼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卖地所得。

而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是由城市的居民来使用的。

第六,大量资金沉淀在房产中。

我国普通老百姓的主要财富,超过70%都集中在房产上,现阶段,个人住房贷款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确实有大量的资金都沉淀在房产上了,特别是早期买房的人,虽然房子没有卖掉,但是,财富确实大幅度的增长了。

总结:

很多人看空房地产行业,认为房地产行业已经到了拐点,认为房价即将大跌。

如果,你明白了房价上涨时,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就能明白,为什么说房价很难下跌了。

当然了,如果房价大跌了,谁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普通的购房者,银行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地方政府更加不会,只有花了钱,买了房子的购房者,会因为房价下跌,财富缩水了。

所以说,不管是房价上涨,还是房价下跌,对于购房者来说,都不会最大的赢家。

关注楼市探索者,带你了解更多的房产知识,让你买房少走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房价   开发商   个人住房贷款   贷款   土地   资金   财富   银行   房产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