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风月同天|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太空探索

翻译:孙宇峰

校译:李想

审阅:牧夫天文校对组 林钰然

美编:余家劲

后台:李子琦 胡永葳

原文链接:

https://alma-telescope.jp/news/waterfountain-202201

由瑞典查尔摩斯理工大学的特奥·科里(Theo Khouri)与鹿儿岛大学的今井裕准教授等人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ALMA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的观测,调查出了造成银河中物质轮回的恒星们的真面目。

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双星(包裹在共有的外层大气中)猛烈喷发而出的气流效果图 Credit: Danielle Futselaar, artsource.nl

和我们的太阳不同,不少恒星以双星甚至三星的形式围绕彼此运行。这些系统中,恒星会出现随着时间流逝而相互靠近的情况。因此,天文学家们推测,其中一颗恒星会逐渐巨大化,最终同另一颗融为一体。那时在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共有外层之下究竟会发生什么,科学家曾做出过不同假设。

由瑞典、荷兰、西班牙、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通过ALMA望远镜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宇宙喷泉”天体进行了观测。所谓“宇宙喷泉”,是指伴随有双极高速气流,又能观测到其中的水蒸气分子发射出强烈激微波的天体。在拥有1000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这样的天体仅仅发现了15个。结合高速气流穿透恒星厚实的大气层所需的时间计算,科学家认为这种天体在恒星数亿乃至数十亿年的寿命中,仅存在于最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

研究团队本次所观测的几乎所有的“宇宙喷泉”,会在一瞬间将相当于恒星质量一半的物质向外喷射出去。为了估算喷射物质量,研究团队对穿透了共有外层、含有碳、氢原子微量同位素的一氧化碳分子所发出的谱线进行了观测。得益于ALMA望远镜的高灵敏度,这些谱线首次从“宇宙喷泉”中得以观测。通过谱线的强度科学家得知,形成“宇宙喷泉”的恒星原本只有太阳大小,至多2到3倍的质量。

这样大小的恒星在单独存在的情况下,演化到最终阶段抛出大量物质,需要数十万年。研究团队以此推论,进一步掌握了“形成‘宇宙喷泉’的天体是由两颗以上的恒星(双星)构成”的切实证据。此前也有人提出过双星的假设,但由于一直无法将其一颗颗地区别开来观测以证明此假设,此次取得的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ALMA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之一:W43A中测出的一氧化碳同位素分子发射的谱线。

Credit: Khouri et al. 2021

フラックス密度 通量

視線速度 视向速度

基于“宇宙喷泉”在银河中那些处于演化末期恒星中所占的比例,研究团队进一步得出结论:太阳大小的恒星组成双星的话,其演化的最终阶段必定会变成“宇宙喷泉”。由此可进一步推测,此类双星系统将引发某种特殊的超新星爆发,并形成多姿多彩的行星状星云。

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明确“宇宙喷泉”在研究双星的最终演化上的重要意义。在人类文明存续期间,今后此类天体是否会如前文所述般演化,值得我们花精力去见证。

责任编辑:王雨阳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哈勃拍摄的气泡星云

Image Credit: NASA, ESA, Hubble

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三星   双星   氧化碳   外层   天体   恒星   喷泉   望远镜   宇宙   结局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