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不好哄?高情商的父母都在用这三招-

PART

01

妈妈,他这是干什么?

前两天,派妈带小叶子去逛街,路过一家玩具店,看到一个小孩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看他坐在地上熟练地撒泼蹬腿、发脾气的样子,才不过三四岁。

他年轻的妈妈一脸不知所措地蹲在旁边,帮孩子擦眼泪也不是,把他抱起来也不是。

小叶子见状,抬头问我,“妈妈,他这是干什么?”

小孩子难得表现出好奇,派妈便抓住这个机会,告诉他“发脾气”的“真谛”:

“他这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看到他手里攥着的变形金刚了吗?”

“如果你有想要的东西,就好好跟妈妈说,合情合理的话,都会满足你的。”

孩子发脾气不好哄?高情商的父母都在用这三招

PART

02

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著名心理专家于东辉认为,其实,大哭大闹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

小孩子发脾气,多是出于生理需求

所谓生理需求也就是吃喝拉撒,这个时期的孩子很难正确表达自己想要什么,相比胡乱猜测,妈妈们可以主动向有经验的人取经学习一下。

小孩子发脾气,还可能因为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前文提到的那个攥着变形金刚不肯撒手的小男孩,正是处于这个阶段,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只知道用行动来达到目的。这时父母要多多理解,用询问、分析等方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小孩子发脾气,最有可能就是精神需求被忽视。

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你有依赖性,在他的世界,你就是最亲密的人。如果连你都没办法陪伴他、帮助他,那他可能就会变得易怒、自闭,很难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

孩子发脾气不好哄?高情商的父母都在用这三招

PART

03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又代表了孩子有不同的需求。

0-2岁,教孩子认识情绪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情绪就像无法控制又挥之不去的梦魇,他们很难说清楚梦里有什么,也很难表达出他们需要什么。

宝宝0-2岁的心理发展,有年龄阶段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教孩子认识各种情绪,充分利用可塑性培养孩子,只有你懂了他,他才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当孩子饿了,要告诉他,嘴里空空的,是饿的感觉,可以通过手指敲击奶瓶来告诉妈妈,自己想吃东西了;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要仔细询问孩子不开心的原因,这个时候的孩子很难说出一句话,那就试探性提问,提出几个选项让孩子点头或者摇头来选择;

当孩子大声尖叫,要告诉他他已经取得了父母的关注,可以开始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了。

只有父母试着去理解了孩子的“语言”,并且给他搭建了成长的桥梁,让他与父母的世界建立起联系,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了,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就会减少发脾气的次数了。

孩子发脾气不好哄?高情商的父母都在用这三招

2-3岁,教孩子与情绪共处

2-3岁的孩子,还很难独立行走,连说话也只是只言片语,一个字一个词往外蹦。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一旦得不到理解,就会放声大哭,或者挥动小手臂以示愤怒,告诉你他正在发脾气。

虽然行动和语言尚未发展完全,可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

对他们来说,明令禁止不是关上大门,而是竖起了一根半身长的门槛,发个脾气说不定就能跨过去,实在不行,撒泼打滚,怎么也要跨过这道坎。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发脾气,就会心软,丢失了原本的原则,本来说不买的东西,看到孩子发脾气,为了安抚他,就给买了。

这个时候派妈要说,绝对不能一味满足他!

给孩子定下的规矩,就应该始终遵守,一旦孩子碰壁,想发脾气,就让他去发,告诉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发脾气解决,教会他与自己的坏情绪和谐相处。

当你这么做了,孩子才不会觉得发生什么不合心意的事情就无法接受,大发脾气。在长大后,也能成为一个通情达理,从容不迫的人。

孩子发脾气不好哄?高情商的父母都在用这三招

3-6岁,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3岁起,孩子们就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闹,但也最好教。

教孩子处理情绪的第一点,就是身为家长,不能对他呵斥打骂。

派妈原来的同学阿刚就是个“暴脾气”,孩子一顶嘴他就会恶狠狠地骂回去,直到把孩子吼得不敢说话为止。

他还曾经沾沾自喜地给我们分析他的育儿经,“我儿子这么乖,都是骂出来的。”

但是小叶子放学回来却告诉我,阿刚叔叔的孩子在学校可不是这样的“乖孩子”,他欺凌弱小,一言不合就跟人对骂,还曾经在课堂上指着老师骂。

作为“家长的影子”的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只学会了这样粗暴的解决方式。这种粗暴的方式只会加深孩子的“怨愤”,让他们胸口里的不满之情发酵,最终让孩子变成易怒、敏感而又自卑的人。

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第二点,就是要体贴孩子情绪,耐心询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试着站在孩子的位置想一下,孩子也有自尊,就算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会因为“觉得丢脸”而低不下头来道歉。

这种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新的思路——比如让他把说不出口的话用小纸条传递给妈妈。家长与孩子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才是教育的正确方法。

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第三点,就是给孩子主动权,引导他认识到发脾气是不对的,应该自己处理这样的暴躁情绪。

爸爸妈妈们可以等孩子发完脾气,再跟他讲道理,问问他这样发脾气是否恰当,是不是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告诉家长自己的需要。

当家长主动与孩子“共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主动权,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派妈说

孩子发脾气,其实是正在向我们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

希望父母们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给予孩子关爱的同时,也兼顾孩子情绪的解决,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减少发脾气的次数,学会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树立正确三观,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父母   孩子   情商   小孩子   脾气   情绪   家长   不好   正确   阶段   需求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