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说起扶窑村,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条山深处人家,山路陡峭难行,最近多年生产高山西红柿,非常有名。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从风伯峪山口进山,沿着一条砂石路,缓慢上山,一开始感觉还行。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当地村民骑着摩托车上山。虞乡的中条山非常有特色,山体多是岩石,沟壑两侧形成了峭壁。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山谷中,有一处巨大岩石突立,人们称它为照壁石。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三轮车是当地村民上下山的主要交通工具,有的开着工具车、轿车上山。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行走了五六里路后,忽然看见路西一侧,危石峭壁,看着都有点害怕,提心吊胆的。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村西南方的悬崖峭壁,下方有流砂石。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村东侧的悬崖峭壁,四面环山也。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村保持较好的一处土坯房,据说以前做过学校,后为村里公用房。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村的窑洞,2021年秋雨连绵,发生了窑洞坍塌。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村,地处中条山风伯峪深处,全村257人,共3个居民小组,是永济市海拔最高的山庄窝铺,平均海拔1100米,自然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耕地面积约2600余亩,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由于多为三五户择山凹之处居住,使全村居住分散,形成了10个小自然村,一条近25公里长、两米多宽的陡峭山路,连通山下。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荒废的老院。1958 年前后,湖北省郧西县有许多村民,逃难到了扶窑村,他们在山上开垦荒地。慢慢的,人口越来越多,上世纪70年代,扶窑村的人口达到1000多人。这是山上最为热闹的时期。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一处建的较好的房屋

扶窑村,在清乾隆《虞乡县志》上,他儿园,扶窑上,吉家山,属山庄,也没写归哪个村管辖。在民国《虞乡县志》上,“扶窑上附他儿园,吉家山,风伯峪附扶窑上。”这样,扶窑村属风伯峪村管辖,扶窑村则管辖他儿园和吉家山。其它自然村,则没写,或是没形成。解放后,扶窑村属风伯峪村管辖。后来,独立建村,管辖10个自然村。到了2019年,扶窑村并入东源头村,后在2021年随东源头村并入新源村。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扶窑人柯昌前

南扶窑、北扶窑,地处山谷缓坡,有53户,180口人,海拔高度800多米,离山下约10里,主要以种地、养殖业为主,栽种有核桃树。扶窑原名佛窑,原有一座观音庙,佛像依山放置在窑洞内,人称佛窑,后误传为扶窑。年过七旬的柯昌前老人说:他是南扶窑人,家里栽种核桃上百亩。他在1955年随父母从湖北省郧西县逃难到永济,一行5人,还有姐哥妹,步行走了半个月,最初落脚点是义合屯村,停了两年,后上山来到了梯子沟、玉泉寺,居住窑洞,种植山坡地,1960年迁到了南扶窑村。后来搬迁到了东源头村。

塔儿园,地处太峰山下,原有一座寺院和古塔,故名塔儿园。也称他儿园。有住户3户,7口人。海拔高度900多米,距扶窑村2公里。村民都已搬山下风伯村、吴阎村居住。清代著名文人王桂,曾卜居此地,教授生徒,著书立说,传世作品有《中条山赋》《葵书》等。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站在高处,远望扶窑村。东边山腰处有一条小路,那是通往槐树窟垛,仅有一户人家,在那居住,耕种。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同行的我:为什么人们要住在这么高的山里边?
因为在过去,人们从外地逃难到此地,没有土地就没法生存,而山里边还有野果可以充饥,有山坡地可以开垦,只要勤劳肯干,在山里是饿不死的。另外,山上可以开凿窑洞,居住方便。 山上经常云雾缭绕,凝结的水滴,就可以湿润庄稼,地里产量低,但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连翘花盛开

3月26日和一群文友、摄影朋友,一起上山,走访大山之上的村庄,了解现实情况。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春来风伯峪,鲜花漫山坡。这里是花的海洋,杏花白,桃花红,连翘黄,还有许多山花争相绽放,漫山遍野,装扮春天,蜜蜂飞舞,喜鹊叫枝,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沿着盘山小路而上,山沟中,花香清溢,连翘桃花杏花争相展示最美的花朵。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山路蜿蜒崎岖,走在花海之中,倍感清爽有劲。这段山路虽陡,但危险系数较进山之路要低。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山花烂漫,美不胜收,登高远望,心旷神怡。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通往玉泉寺的路,感觉很遥远,我们总是在一步步地前行着。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这是梯子沟,一个小村庄。梯子沟,因山沟内长有荻子,而误传为梯子。仅3户8口人,海拔高度1300多米。

扶窑有10个自然村,分别是:南扶窑、北扶窑、塔儿园、吉家山、姚家院、高家窑、梯子沟、程家山、吕家、玉泉寺,其中前三村位于山之中部,后七村位于后山。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梯子沟村民,在山坡上种植玉米。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俯瞰山下,看看走过的山路,还有自由绽放的山花。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这可能是高家、姚家的梯田。

走在山路上,实在有点累,有朋友说:玉泉寺还很远,当天走不到了,不如返回。我以为到了这里,总不能行百里半九十,就决定继续前行,寻找那目标中的玉泉寺。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转过一个山坡,越过一个小山沟,看见一片荻子园,还是没找见玉泉寺村。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正在茫然时,突然出现了一位骑车人,他停下来后,说:前面不远的山洼中,就是玉泉寺村,他一个人留在山上,这是准备去地里,收拾收拾。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航拍照片,陈春明摄

这是一张玉泉寺附近七村分布图。我们沿着梯子沟,在高处行走。

在这张航拍图上,可以看到七个小村庄,分布在三道沟四道梁上,人们就近居住在开垦的梯田边,形成了高低错落的七个小村。

吉家、吕家、高家、郑家、姚家,各姓氏最早在此安家,户数人口分别为5户12人,10户32人,3户8人,12户38人,5户10人,海拔高1000--1300多米。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找到了玉泉寺村,很高兴地走进小山村。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玉泉村景,陈立波摄影

玉泉寺,原有一座寺院,寺旁有一清泉,故名玉泉寺。居民11户,21口人,海拔高度1300多米。

据玉泉寺村民余益民讲述: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郧西县遭遇大旱,他的先祖余占荣千里逃难到了玉泉寺,先是给当地的上官氏打长工,约定打工三年不要工钱,到时要给土地房屋,他返回郧西县接来妻儿,一担担到山西虞乡玉泉寺,从此扎下根,距今已144年了,历经7代人。后来,燕姓、邱姓、陈姓从湖北过来,裴姓从河南济源过来,慢慢聚集成村,最多时有14户,300多亩坡地,村里有一股山泉水,供村民饮水。在山上,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山上地厚,土质好,粮食产量高,一亩可产小麦800多斤,比平地产粮还多。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寻找,陈立波摄影

我一直在寻找玉泉寺遗址,但没发现,只见山沟旁泉水边,有一处荒废的石头院落。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玉泉寺院遗址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玉泉寺:遗址位于玉泉寺村旁,寺院建于北周保定元年(561年),距今1461年,寺院因右旁有一股清泉而得名,在过去年代中毁损殆尽。现遗址处仅存基址,坐西朝东,四周有砖石围墙1.5米,杂树丛生,荒草萋萋,未见碑石等。当地村民说:以前寺里有石佛像、大钟,寺里有十八尊铁罗汉,生铁铸造,高约1.5米左右,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都砸碎了,那时他在村里学校,亲眼目睹了砸铁罗汉的过程。

有朋友说:山沟里以前还有一座尼姑庵。

山上有庙有庵,还有一块残损石碑上,写有南梯村、古市人捐款,我猜测这儿在过去有一条翻山越岭的古道,寺庙为来往客商提供方便,从而也兴盛了寺庙。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后山这七个村庄,有坡地1200亩左右,主要种植玉米、土豆,核桃,近年种植的高山西红柿,都是绿色产品。但这里距离山下有25里崎岖陡峭的山路,以前上下山非常艰难,要经过小鬼腿、老驴半块脸、阎王匾等险要之处,现在运输农产品下山是个难题。这里没电,山村居住条件较差。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运输西红柿下山

最初种植西红柿是2003年,由玉泉寺余益民夫妇开始种了四亩地,一亩地产量达一万斤,自己修路,利用三轮车运下山,挣了一万多元,其它村民是2006年开始种植,逐渐扩大到上百亩地,最多时达800亩地,2020年达460亩。据村民说:山上土地肥沃,山里晚上的气温比较低,只有十七八度,适合栽种西红柿。这种环境下栽种的西红柿不用浇水,不打药,晚上返潮的水分就能保证植物生长。西红柿品质比较好,亩产能达到一万多斤。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合影,摄影陈立波

同行12人在玉泉寺的村委会房前合影。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高山出俊秀,玉泉寺走出了一位摄影师陈春明,一个用心灵捕捉美景,用镜头追梦人生的普通农民。他于1969年出生于玉泉寺,9岁时母亲不幸病逝,是父亲将他们兄妹四人拉扯成人。20岁开始接触摄影,多年来,他坚持拍摄五老峰,宣传五老峰,向新闻媒体和各个单位提供自己的摄影作品,2013年他被评为“感动永济十佳人物”,颁奖大会上,评委的颁奖辞是:“一个人的攀登---他普通得有如山间的一颗石头,但人们从他的镜头中能分享高尚的人生境界;他平凡得有如路边的一颗小草,可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解读不平凡的诗意人生。他在给人们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把永济的美带给全中国。”

他现为永济市政协委员、永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运城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永济虞乡扶窑村:大山深处,山路陡峭,生产高山西红柿

吉家山秋景,刘红军摄影

秋日吉家山,红叶妖娆,秋叶绚烂,五彩缤纷,美景如画。

(编辑:李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永济   郧西县   永济市   东源   西红柿   玉泉   高山   窑洞   山沟   梯子   陡峭   山路   村民   深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