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历史上曾有蜀瓷厂,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故名。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

磁器口古镇,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古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干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等,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

抗日战争时期,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吴宓曾在这里任教,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当时就读于磁器口正街宝善宫内的嘉陵小学。

磁器口背靠的三山有一山就是歌乐山,旁边渣滓洞,《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动的足迹。据老人们讲,华子良经常到镇上买菜,担盐巴,挑酱油,老辈人都见过,他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已改建为纪念馆。

古镇的一大特色是路边数十家工坊现场炒制的老火锅底料,采用纯牛油、辣椒、大红袍花椒、九叶青花椒、白芷、白扣、草果、陈皮、丁香、甘草、茴香、肉桂、三奈、沙参、砂仁、山楂等20余种纯天然香辛料,经纯手工熬制而成,具有麻、辣、鲜、香等特点,空气中弥漫的火锅香气,让你酸爽够味,经久难忘。

/οV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磁器口与建文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下河   嘉陵江   红岩   嘉陵   货畅其流   明灯   花椒   古镇   千人   码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