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兴植入了一颗中国科技自强的伤疤-

别了,司徒雷登。当美国驻中兴的“监察官”撤离后,我想他们就像司徒雷登一样,黯然离别了生活5年的中国,从此再也不能以这种“凌辱的身份”踏上中国的土地。中国过去200年沧桑的历史,因为科技落后是吃过西方人大亏的。21世纪慢慢崛起了的中国,中兴猝不及防地遭受到美国的狙击,这个五千年文明民族用隐忍的性格承受下来了。但永远不要忘记:美国在中兴植入了一颗中国科技自强的伤疤。

美国在中兴植入了一颗中国科技自强的伤疤

中兴科技

虽然中兴的“监察官”走了,但美国封锁华为芯片还没有结束,中国“科技之殇”还在隐隐作痛。还记得,当时美国封杀中兴的危难关头,76岁的创始人候为贵出现在机场孤零单薄的身影——没有美国的芯片,中兴8万员工就会像战线上弹尽粮绝的士兵。候为贵只能倾全力而出,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中兴算是活下来了,但这是用卑微和屈辱换来的。2022年3月,是一条分界线——是中国科技奋起的分界线,是中国科技崛起的分界线。这不应该只是中兴一家企业的誓言,而是整个中国的决心。

美国在中兴植入了一颗中国科技自强的伤疤

中兴被美国封杀!年逾七旬的创始人侯为贵再次出山“救火”

一位德国战略家在评论中国崛起时,这样说:“中国人不征服也不毁灭,即使过去5000年是最强大的时期,也只是在文化上同化了周边部分国家。再看看过去300年西方的征服史,我们不得不由衷的的赞叹——中国确实是一个温和的民族!”早在2006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 (Edmund Phelps) 就曾预言:“中国似乎正在走上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未来必将孕育出全球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确实,过去40年中国各个领域的变化,比全世界加起来还要大得多。美国对中国发展科技战,本质上是美国创新能力下降的表现。用德国专家的话来说:“美国封锁华为芯片,证明美国早就丧失了1980年的独特的创新能力。这是害怕被中国科技超越缺乏自信的举措!中国年轻人接受新技术的意愿非常强烈,这种观念已经与企业创新浪潮融通在一起了,这让企业在使用新元件时会更大胆。这都为中国半导体取得突破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未来,中国可能在第三代半导体或碳基芯片等新领域能够更好的先发优势。”中国赢得科技战没有那么复杂,只有芯片制造取得突破就会尘埃落定。只要中国消费者敢于接受这种新技术,未来的半导体技术将属于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美国   中国   司徒   华为   分界线   科技   德国   伤疤   自强   半导体   芯片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