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穴

申脉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其中记载:“申脉,阳跷所生也。” 申脉穴乃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具有“祛寒回阳、安神定志、舒筋活络”的功效。“申”字在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申在十二时辰当中是指下午的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而此时恰是气血流注于膀胱经的时候。其次,申同“伸”,也可被理解为伸展的意思,因此,身体能否伸展自如,健步如飞,就与主管人体矫健与否的申脉穴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申脉穴的由来。该穴位在临床应用广泛,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申脉穴的临床应用。

申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有“调节阴阳、镇静安神”之功,能通过阳跷、阴跷脉阴阳相交 ,得其平而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临床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心肾不交是诱发失眠最常见的原因,通俗来说就是肾水无法上升,从而导致心火上亢,水火无法相济,从而使得人心烦意乱,无法安枕申脉穴配照海穴为临床治疗失眠常用之对穴处方, 这两个穴位在内外踝尖的下面一点点,内外呼应,仿佛一对夫妻一般,每天坚持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使得肾水上升,滋润心脏,从而防止心火过旺

申脉穴除了可调理失眠之外,其另一大保健功用就是治疗寒症。原因在于申脉穴为膀胱经腧穴,膀胱经有 “巨阳”之称阳气最多,主一身之阳气,且申脉为阳跷所发,故调节一身之阳尤善,阳气行则气血行,肢节得以濡养。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中医称之为“寒主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高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俗话说:“人老腿先衰”,这实际上讲的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申脉穴回阳保命之功,可有效延缓这一现象。如果您有困扰多年的足寒、膝足痛,或者下肢无力等下肢虚寒无力症状,经常用艾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可以明显改善以上症状,让您越活越年轻。

落枕为临床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本病多因睡觉时枕头过高、过低或位置不当使颈部肌肉、椎间关节等组织长时间处于一种过度牵拉状态所致,或者同时因颈肩裸露感受风寒致使气血凝滞,筋脉不舒而发生颈肩疼痛。明代《针灸逢源》曰: “头面颈项四肢风,后溪申脉当详核。”,现代临床实践证实申脉穴配合后溪穴是调理颈肩腰背疼痛的要穴。腰背乃足太阳膀胱经、督脉、阳跷脉所过之处。后溪穴为手太阳经之穴,通于督脉;申脉为足太阳经之穴,通于阳。手足太阳同气相通,两穴相配,其位置一上一下,能振奋手足太阳经之气,贯通强壮腰脊,使血脉流通腰部功能恢复,疼痛迅速消失。

申脉穴通于阳跷脉,主治神志病为治疗癫痫日发的首选腧穴,在治疗癫痫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癫狂梦醒汤》中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申脉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申脉穴善调理头面及脑内疾病,而有“醒脑开窍、疏通气血”之功,可以治疗癫痫、头痛等头部疾病。

临床实践证实艾灸申脉穴还是治疗急慢性腹泻较好的穴位之一。泄泻多由“胃肠虚寒,复感寒湿之邪,导致运化传导功能失司”而成。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的穴位,按摩或者艾灸申脉穴可使人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恢复自身阳气,从而起到疏通六腑,调和肠胃的作用。阳气充则水津四布,小便通利,大便转实矣。

由此可见,申脉穴可谓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对于四肢冰凉、脾胃虚寒泄泻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对失眠、落枕、腰腿痛、癫痫治疗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穴位位置:正坐垂足着地,外踝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服感处即是。

申脉穴——祛寒回阳妙穴

申脉穴——祛寒回阳妙穴

申脉穴——祛寒回阳妙穴

2.穴位功效:安神定志,祛寒回阳,通经活络

3.穴位主治:

①失眠;

②虚寒体质:

③落枕;

④腰腿疼;

⑤下肢无力;

⑥癫痫;

⑦胃肠虚寒泄泻;

4.按揉方法:每天用食指指腹揉按申脉3分钟左右,先左后右,早晚各一次;

申脉穴——祛寒回阳妙穴

5.艾灸方法:手脚冰凉、腹泻患者可对该穴位进行艾灸,艾柱点燃后距离穴位2-3 cm,艾灸5~10分钟,可隔天一次,连续15次为一疗程(约1个月)。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实热人群、过饥、过饱、女性月经期间避免艾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艾灸   后溪   督脉   阳气   下肢   癫痫   穴位   气血   人体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