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辐照陨石揭示小行星表面太空风化光谱改造效应的多样性-

太空风化是改造无大气天体(如月球、小行星)表面物理、化学,尤其是光学特性的过程,会严重影响对表面成分和演化历史的判断。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在实验室利用脉冲激光辐照多种类型的陨石和显微分析,揭示小行星表面太空风化光谱改造效应及其成因的“多样性”。研究表明,太空风化光谱改造效应不仅只有传统的“月球模式”一种,而是与天体表面的物质成分(如硅酸盐晶体中的铁含量、岩石中硅酸盐与金属的相对含量、岩石中的挥发分含量)及太空风化程度紧密相关。

该研究拓宽了人类自美国阿波罗月球探测任务和日本Hayabusa小行星探测任务实施以来,对太空风化效应的固有认识,回答了国际上目前关于碳质小行星龙宫(Ryugu)和贝努(Bennu)太空风化光谱改造效应和表面演化历史的争议,并预测了E型、M型、D型、K型等多种类型小行星表面的太空风化效应,有助于后续多个小行星探测任务的设计、小行星光谱类型演化研究和小行星表面光谱特征的解释。

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项目、中科院青促会基金、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等支持。

激光辐照陨石揭示小行星表面太空风化光谱改造效应的多样性

激光辐照后陨石的原位微区电子学分析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小行星   光谱   太空   中国科学院   效应   表面   硅酸盐   陨石   多样性   月球   中科院   含量   激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