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提到卢伟冰这个名字,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陌生。作为小米合伙人、红米掌舵者,卢伟冰的「好战」程度和其名头一样响亮。回顾卢伟冰从康佳到天宇、金立,再到小米,这个堪比罗永浩的「企业冥灯」,如今已经「干垮」了四五家企业。如果仔细分析卢伟冰的「倒闭记录」,会发现其职业生涯,正好是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缩影。这篇文章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卢伟冰的「跳槽人生」,如何不断踩在一个个时代风口上。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1998年,23岁,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1997年,22岁,加入康佳集团担任销售业务

2007年,32岁,赴北京加入天语,负责国内业务

2017年,42岁,从金立离职

2019年,44岁,加入小米


从22岁到44岁,这是卢伟冰职业生涯的22年。这22年,也是我国手机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卢伟冰,几乎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2001年,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邀请如今有着「硅谷女王」之称的桑德伯格加入谷歌时,为了说服她,说了一句在业界颇为流行的话:如果有人给你在火箭上提供了一个位置,那么,别管位置好坏,先上去再说。


而卢伟冰,不仅每次都能坐上中国手机换道发展的火箭,且几乎每次都拿到了好位置。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1)康佳成长


1997年,因为受老师一句「清华学生要又红又专报效祖国」的影响,他在国企和外企之间选择了前者,进入了康佳做销售。


卢伟冰入职康佳时,正是我国家电爆发式发展的时期。康佳作为当时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卢伟冰加入的次年,其彩电销量就冲上了中国市场第一。而旗下的手机业务,也趁势发展,2000年花了1000万请到周润发给手机业务代言,是当时国内手机市场的TOP5。


对于这段经历,卢伟冰自述:因为英语还不错,就成为康佳第一批做海外拓展的员工。在康佳,我一步一步走,一直到任康佳通信销售公司总经理。


从1997年加入康佳,到2007年离开,卢伟冰将个人成长的黄金十年,献给了康佳。而在康佳,他也从销售小兵,做到了管理层。不过,即便面对再待三年就能分到华侨城一套房的诱惑,卢伟冰还是决定离开康佳。


对于这个决定,卢伟冰有过这样的解释:

当年下决心离开康佳的原因就是我判断手机行业:

1、国有企业玩不了;

2、大集团下的业务单元模式做不了。


他对此进一步解释:

今天智能手机时代比功能手机时代对企业操盘人的要求更高,他需要跨界科技-人文-互联网三个领域,打通研发-供应链-营销三个环节。而这种人不能天生,除了极强学习能力和悟性之外,必须具备丰富的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经验需要从一个个失败中获得,而上述两类企业没有这种容忍失败的土壤。


而康佳手机后续的发展表明,卢伟冰说对了。在这十年里,作为一个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销售干到经理,卢伟冰对手机行业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也在准备随时大干一番。


2)天语成才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如果说在康佳,卢伟冰迎来了中国手机产业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从2006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因为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中国手机市场则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厂商,非天语莫属。


由于率先使用了联发科推出的交钥匙方案,以及采用了独特的「买断」商业模式,2008年「天语」品牌手机销售2400万部,销售额80亿元,占据国内市场20%的份额,在中国手机市场仅次于诺基亚。而其创始人荣秀丽,也被认为是「山寨机教母」。很巧的是,卢伟冰刚加入天语,其发展就来到了鼎盛时期。


在康佳时,卢伟冰就慕名拜访了荣秀丽。两人见面聊了两个小时,后来在回忆这次会面时,卢伟冰谈到:荣总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跟我谈人生理想、产业理想的人。


一年之后,卢伟冰加入了天语,备受荣秀丽赏识,刚入职就成为了天语手机海外事业部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这样描述天语的经历:从天语荣总身上我学到了如何跨产业链,因为在康佳时偏销售,现在了解了更多供应链和研发的知识。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在天语的这段经历,让卢伟冰得以完整地了解整个产业链,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全盘掌握一个手机品牌的「将领」。这为其以后在金立和小米的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不过,好景不长,2009年印度严查进口手机的IMEI码,加上IMEI码颁发机构开始对中国手机厂商实施惩罚性收费,天语的海外销量呈断崖式下跌。正当卢伟冰一筹莫展之际,荣秀丽突然空降一个海外事业部副总裁,来做卢伟冰领导。最后卢伟冰怒而出走金立,还带走了20多名海外市场的核心骨干。


正所谓「伟冰一化土逢水,天语无声泪两行」,自此天语一蹶不振。


当时离开天语时,卢伟冰自己的解释是:自己无法掌控一个完全独立的项目。据悉,当时卢伟冰向天语提出想要独立掌控一个项目时,荣秀丽以天语的产品线已经够多为由拒绝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3)金立成事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在天语没待上几年,卢伟冰就于2010年,举家搬回深圳,加入了金立。卢伟冰在这家老牌手机企业,一干就是7年。更巧的是,加入金立次年,金立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就超过2000万台,成为中国最大的功能机制造商。在卢伟冰加入时,金立总部工位只占大厦某一层的三分之二,仅仅过了几年,他们已经占了大厦的七层工位。


在2017年卢伟冰离开时,金立正走向倒闭的边缘。这家在功能机时代大杀四方的老牌厂商,最终在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新力量崛起的大潮下,被拍在了时代失势者的沙滩上。而卢伟冰也趁势加入了小米,成为雷军招揽的下岗高管一员。


回顾卢伟冰过去二十二年的职业生涯,可以发现其频频踩准时代「风口」,并且在某一个浪潮式微之前,都能及时抽身,投入到另一个时代浪潮中去。也因此,有媒体总结卢伟冰的人生经历时,将其和罗永浩进行类比。如果说罗永浩是「行业冥灯」,那么卢伟冰就是「企业冥灯」:他进企业的时候,都有一段辉煌发展期,离开的时候这家企业的手机业务就黄了。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卢伟冰之所以能够及时抽身离开,很大原因得益于其对行业趋势的正确洞察。在康佳干了十年,当他发现康佳的模式做不好手机时,于是果断抽身离开。在天语,自己想要带队伍打仗,但是创始人不同意,于是再次毫不犹豫离开。到了金立,创始人刘立荣给了其合伙人的身份,自己能带领一个企业往前冲了。但是,在时代大势之下,金立「以小米反小米」的模式,最终没能奏效,于是黯然离开。


一家媒体早年采访卢伟冰时曾问道:「你觉得金立的未来是什么?」他说:「金立的未来就是死亡,它是一定会死的,只是什么时间死。」


卢伟冰,早已看透了金立的生死。不过,正是在金立这些「失败」的经历,让其对于「成事」有了更深的感悟。


4)小米成功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一次又一次「跳槽」经历,不断地寻找中,让卢伟冰最终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雷军和小米。不得不说,自从2019年接管红米以来,因为其激进和富有攻击性的发言,时常会引起一番争论,而被网友称为「卢怼怼」。不过,在其治下,红米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


卢伟冰接管红米后推出的Redmi Note7系列,在2019年前11个月,创下了全球销量2600万台的成绩;升级版的Redmi Note8系列只花了3个月就在全世界卖出1000多万台。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市场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6%、70%和206%。这与红米的迅猛增势有密切关系。据估算,小米集团手机出货量的70%,来自于红米品牌。


小米能够在去年第二季度超过苹果拿下世界第二,红米的贡献至关重要。把红米干得有声有色,也让卢伟冰成为小米下一个十年的「联合创始人」。


在小米公司,卢伟冰用到了很多在金立积累到的经验。比如说,在金立时接受采访,卢伟冰就对于电商渠道的观点,就印证了如今小米的渠道策略。


关于电商渠道,时任金立CEO的卢伟冰向记者表明两个原则:

第一,不会单独去为电商去做产品。

第二,不会单独为电商去做价格。线下卖多少钱,线上就卖多少钱。


可以说,正是卢伟冰在金立积累的失败经验,让其在小米有了成事的基础。


如今雷军已经将关注重心转向造车,那么,作为小米下一个十年合伙人的卢伟冰会带领小米走向何方?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卢伟冰的“跳槽人生”


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又好又便宜的东西,这是我个人的信仰......这是我们为什么把一千块钱以下的产品全部砍掉了,我们认为一千块钱以下的产品做不出好的东西,这是我们做企业的信仰。


2014年,卢伟冰在黑马大赛TMT赛发表演讲,论述金立手机转型中的心路历程时,如是说。而仅仅过了五年,卢伟冰就成为了小米子品牌红米的的掌舵人。这家以「极致性价比」为卖点的品牌,正是卢伟冰2014年「信仰」的反面。


随着环境、所处位置以及事物的发展,人总是会改变。而对于卢伟冰来说,其总是在犯错、也总是在改变,这贯穿了他的整个手机从业生涯。对此,他就曾经表示:回顾之前,觉得自己在做每一次选择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但是,最终所做的决策,还是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把自己定位为创业经理人,目前也在做自己最擅长并且最喜欢的事情。


卢伟冰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销量   小米   中国   创始人   时期   海外   业务   人生   时代   手机   企业   卢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