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的终极目标:合力养育-

上一篇我们讲解了隔代养育的一些弊端和无奈之处,那么怎么规避隔代养育的不足,实现更好的养育呢?答案是:合力养育。


隔代养育的终极目标:合力养育

隔代养育的终极目标:合力养育

其实,隔代养育是一种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的的养育方式,它要比保姆带娃、全职妈妈带娃的优势更多,隔代养育的缺陷就是它少了中间那一代。合力养育就是让三代人:老人、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养育、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合力养育应该是隔代养育的终极目标。

合力养育的优势在合力养育的家庭中,祖父母得到了亲情的联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新手父母得到了全方位的帮助,顺利完成角色转换,而且不以牺牲母亲职业生涯为代价;孩子同时得到了两代人的爱,增加了家庭社会化功能。

而要实现合力养育,一个大的前提是,理解并善待老人。

合力养育的三板斧:理解老人

比如,老人通常会溺爱孩子,那你有没有想过,老人溺爱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1、年龄大了,对很多事情越发的宽容了,老人的心态有时更符合孩子的天性,而父母常常在扮演教育者的角色。

2、把自己对子女的爱、亏欠加倍地投射到了孙辈的身上。

3、看似溺爱,实则争宠。因为老人的社会价值感的丧失越来越重,家庭里的话语权越来越少,当他们发现孙子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存在感一下爆表。为了换回孙子对自己的认可,他们愿意满足孙子的一切要求。所以貌似他们在满足孩子,其实他们也是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合力养育的三板斧:尊重老人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老人带不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了老人该不该走?

1、老人该不该带孩子?

一种情况老人愿意带。可能基于这些理由——

(1)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感。

(2)孩子让生活再一次充满希望—重来一遍。

(3)对自己儿女的补偿心理。

(4)父母和孩子之间联结比较深,你需要时我帮你,我老了时候你也照顾我。

此时你要做的是,尊重、感谢老人的付出,不要把她当成保姆或者下属。

还有一种情况是老人不愿意带,基于老人的一些顾虑:

(1)身体不好,带孩子实在太累(要命)。

(2)责任重大,怕带不好(被埋怨)。

(3)不愿意看儿女尤其儿媳、女婿的脸色。

(4)远离老伴、远离故土和朋友、生活不自在。

(5)和子女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没有那么强烈地想去帮助孩子,而是希望自己有精彩的晚年生活。

老人不愿意带,我们不能强迫老人。

2、孩子上幼儿园了,老人该不该走

丈夫:大多不愿意让老人走,老人在,自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上——如果老人想走,你要让老人走。

妻子:大多愿意让老人走,她们希望回归三口之家,希望在没有老人的帮助下,丈夫可以多参与家庭生活——如果老人年迈体弱,你要让老人留。

老人:如果身体允许,可以离开一段时间。给孩子们留出独立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你不必担心没了你他们会过不好,车到山前必有路;也让子女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合力养育的三板斧:善待老人

高质量陪伴——有时间就和老人聊天,聊聊过去,这种深度交流一次会让老人愉悦很长时间。


周末休假——带老人的家庭日(给孩子找伴的同时也给老人找伴)、小夫妻的二人世界、老人的单独休假,在社交中汲取积极的养分。


及时赞美——老人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表扬,体现老人的价值感有进步的地方多鼓励,这样他才有动力愿意学习新东西。


委婉批评——批评时就事论事,不能人身攻击(小孩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批评完后要给予情绪上的安抚。


尽量顺从——非原则问题,能顺就顺,不必太较真,较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浪费生命。


老小一致——你是如何对待你的孩子,你就用一半的耐心来对待给你带孩子的老人,爱孩子是本能,敬老人是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合力   孙子   板斧   溺爱   子女   终极目标   老人   父母   孩子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