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对于现代工业来说,芯片是极为关键的部件,例如,我们普通消费者买车经常被通知延期交车与全球芯片短缺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尽管国家已经着力扶持,但我国的芯片产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如果不是此前我国拒绝批准美国企业一起“全球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也许今天我国芯片产业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高通开价400亿收购恩智浦

美国高通是一家创立于1985年的电子设备公司,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早在2G、3G时代,改变了通信行业和用户习惯的CDMA技术就是由高通公司推广普及的;

在4G时代,高通的LTE调制解调器也实现了更高的上传和下载速度,尽管在5G时代高通似乎并没有领先2代以上,但它同样是时代的先驱。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高通最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骁龙系列处理器,这一处理器一度垄断了全球安卓手机的处理器,在国内除了华为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依赖于此。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为了能够继续扩大业务,高通在2016年时开始与恩智浦进行收购谈判。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虽然于2006年才成立,但其前身是荷兰飞利浦公司成立于1953年的半导体事业部,技术“底蕴”深远。

2015年时,恩智浦还收购了摩托罗拉创立的飞思卡尔公司,令其成为了全球排名前十的非存储类半导体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现在,恩智浦公司所开发的汽车芯片还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汽车等前沿研究。

除此之外,恩智浦公司在智能识别、家庭娱乐半导体领域也拥有很大的优势。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总体来说,两家公司有着很强的互补性,高通希望通过收购恩智浦公司来弥补自己在智能家庭、智能汽车方面的短板,摆脱过于依赖智能手机业务的缺陷,提前布局未来。

一旦高通并购成功,就可以令自己的芯片产品数从数十种增加到数百种,并大幅提升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媒体报道显示,2016年9月,高通就开始与恩智浦洽谈收购事宜,因为当时恩智浦的市值约为280亿美元,因而外界纷纷猜测这次交易价值将会超过300亿美元,一旦成功,这起收购案就可能会成为高通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交易,也会是半导体领域最大的收购案。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高通在2016年10月底宣布将以38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恩智浦,而且高通已经发债筹资了110亿美元,显然对于恩智浦是志在必得。

有消息显示,高通预计能在2016年底前完成交易,不过在收购之前,高通还面临着一项难关:这一次收购需要获得9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机构的同意,其中包括中国。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中国坚决反对收购,真的有用!

为什么美国公司高通收购荷兰公司恩智浦却需要得到中国的同意?

因为根据我国《反垄断法》以及商务部关于经营者集中的意见,两家全球营业额超过100亿人民币、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过4亿人民币的企业要进行“集中”,就要向我国商务部进行申报,并接受我国的反垄断调查。

很显然,高通和恩智浦作为全球芯片巨头,以及都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的企业,在进行“并购”这一明显“经营者集中”的行为时,将会触发我国的反垄断调查。

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和审查,美国就曾否决过欧洲两家公司的并购案,欧盟也是一样,因此,这种审查在全球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案之间十分普遍。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当然,高通也可以不管我国的意见,坚持进行收购,但如果高通一意孤行,就可能因为触犯我国的《反垄断法》而导致其在华的经营受到限制和影响,甚至可能会失去中国市场,因此,只要高通还有理智,就不会在中国反对的情况下强行并购恩智浦。

为了让各国反垄断机构“放心”,高通实际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高通曾承诺将在未来8年内继续对外授权恩智浦的技术,且保证授权标准不变;

例如,高通放弃收购恩智浦NFC标准必要专利以及其他一些非必要专利,并声称会将这些专利转移给第三方;例如,高通还表示对于已经获得的、恩智浦的专利,将会免费提供授权。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在高通的多方努力下,到了2018年时,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批准了这次收购案,高通能否成功收购还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阻力来自于恩智浦内部。实际上在欧盟批准了收购后,恩智浦的股东反而不同意了,他们以“高通低估了恩智浦的价值”为由,提起了反对交易的诉讼。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最初的估算是在2016年做出的,而后恩智浦的业绩还在不断提升,其整体估值自然也会上涨。

于是,高通调整了自己的报价,将收购价格抬到了440亿美元,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轮到了第二个因素了:中国同意与否。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由于恩智浦和8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同意了交易,因此中国是否批准并购,就成为了高通能否成功收购的恩智浦的关键所在,高通一再延期交易,也是为了争取时间,让我国“放行”。

2018年4月16日,根据中国监管机构的要求撤回了之前提交的反垄断审查申请,并提交了新的申请,审查截止日期是美国东部时间7月25日。

这一次,高通表示他们不会再延长最后期限,也就是说,假如我国没有批准交易,那么高通就会放弃收购。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尽管当时恰逢中兴在美国受到制裁,外界纷纷猜测中国可能会以中兴为“交换”放行高通的这次并购案,但事实上,我们这一次没有进行任何让步。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7月25日23:59,高通仍然没有收到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允许”收购的答复,于是高通不得不正式放弃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的交易,这场历时21个月的、全球芯片史上最大的收购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此,高通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合约解除费用,另外高通还将进行200-3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提振股价。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合并”不符合全球利益

为什么我国坚持不允许高通收购恩智浦?最大的理由就在于如果高通收购恩智浦成功,高通的市值将达到1418亿美元,成为全球前三的半导体企业,而这也将意味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基本完成了“向美国集中”,对于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是极为不利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本就起步晚,发展也比较慢,一直依赖于高通、恩智浦的芯片,假如高通完成收购,那么它就有可能控制行业发展,对于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以及其他依赖于芯片的行业来说,显然是一个噩耗。

例如,业界一直担心,恩智浦在被收购后,盈利模式就会从过去的“卖芯片赚钱”改为收取专利费,这将大大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高通不公平的收费模式已经为人诟病很久,2015年时,我国发改委就曾对其开出过我国“反垄断最大罚单”——高达61亿元,因此,业界的担心很有可能成真。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例如,我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1000多家集成电路芯片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仅有500多家企业实现了盈利,甚至有许多都是10人以下的初创公司,根本无法与高通、恩智浦进行竞争。

例如,高通收购恩智浦后,全球员工将达到近7万人,业务将覆盖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机器人、消费电子等大部分领域,令我国企业只能在北斗导航、军工等小众领域发展,这将极大地限制我国企业的发展。

况且,在特朗普政府正式将我国定位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后,美国就一直想要封锁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以便阻碍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端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实际上早在2017年美国智库就已经提醒称,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呼吁美国想方设法阻碍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保持美国的领先优势。显然,高通收购恩智浦、控制行业发展就是保持美国半导体优势的一个“绝佳”办法。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而一旦成功阻止高通的收购,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尤其是芯片产业——就能获得一定的喘息空间,让中国企业能够设法跟上国际大厂的技术水准、进一步强化国产芯片在车用、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市场,实现半导体国有化的目标。

当然,最终我国没有允许高通并购恩智浦,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美国也曾频频阻碍我国半导体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并购。

从2015年到2017年,美国否决了我国企业全部4项半导体企业并购案,包括阻止清华紫光收购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西部数据,阻止宏芯收购爱思强,阻止中国资本收购美国芯片厂商莱迪思半导体等,而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危害”。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既然美国认为我国企业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可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危害”而否决 交易,那么我国自然也可以否决美国企业的并购交易,毕竟不管是高通还是恩智浦都在中国市场拥有巨额业务,我国依照国内法律进行反垄断审查,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例如,高通收购恩智浦同样不符合全球人民的利益,一旦收购成功、高通取得行业控制地位,显然就有能力垄断全球芯片产业,这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利益,更是全球其他国家的利益。

基于种种理由,中国在这次并购案上罕见地没有让步,没有允许交易,令高通不得不放弃了并购计划。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半导体产业需要“中国芯”

不过,虽然高通放弃了收购恩智浦,但可想而知的是,未来半导体行业必定还会有重量级国际并购发生。

尽管我国政府依旧可以动用“反垄断审查”来决定是否允许并购,但阻止并购只能让我国企业取得一定的喘息时机,并不能真正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不能实现让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真正用上“中国芯”。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数据显示,2016年时中国制造的芯片销售额为130亿元,仅占到了全球芯片销售额的3.8%,而我国消耗的芯片是多少呢?达到了全球芯片消耗量的60.5%,这意味着我国所使用的大部分芯片都是“进口货”。

我国低端芯片尚不能“自给自足”、缺乏高端芯片的生产技术、过度依赖美韩芯片的情况,已经相当于将科技企业的命脉交给了别国,有中兴、华为的前车之鉴,怎能令我们不“胆战心惊”?

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于芯片产业的投资和扶持,令我国的芯片产业规模翻了几倍,还有大量科技企业、高校都投入了芯片研究之中,但人才缺口依旧是我国芯片产业最大的短板。

绝不让步!16年美国开价380亿试图控制半导体行业,中国坚决反对

有机构估计,2020年时我国芯片行业从业人数大约是20万人,到了2021年底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60万,但我国芯片产业人才的缺口仍有至少40万人,这意味着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口已经影响到了行业的发展。

而且,光靠人才引进已经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培养人才、建立人才评估体系,才能真正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问题,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的良好生态,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使用“中国芯”的理想状态。

不过,相对幸运的是,我国芯片行业的前景也没有过于悲观,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现在我国的技术可以说是“进步飞速”,相信在不久以后也能够实现更大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美国   半导体   中国   年时   芯片   美元   我国   全球   行业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