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今晚通话,微妙时刻的“新汇聚点”-

文/张腾军

中美元首今晚通话,微妙时刻的“新汇聚点”


3月17日晚,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约于北京时间3月18日晚同美国总统拜登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就在两天前的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中概股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扩散蔓延,俄乌危机演化为冲突并不断发酵,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黯淡。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上升,令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到较大牵连,持续出现单边下跌,市场恐慌情绪凸显,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地缘政治冲突与经济金融形势向来密不可分。大国战争的高昂代价,令各国更倾向于动用非军事手段实现国家目标。在俄乌冲突中,美欧联手对俄实施经济金融制裁,就是实证。


近年来美国也加大了利用金融工具打压中国的努力。从特朗普政府执政后期开始,美国就对华发起金融战,加大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和投资的所谓“国家安全”审查,禁止联邦基金投资流向中国企业和实体等。拜登政府上台后,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限制措施基本照单全收,两国金融脱钩的可能性持续抬升。


3月10日,美国证监会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5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认定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将这5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加剧了投资者对中概股可能被迫大面积退市的担忧,导致中概股价格继续跳水,连港股市场也遭受连带负面冲击。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制造、炒作俄乌冲突中的涉华假消息,就与俄罗斯保持经贸往来对中国不断发出制裁威胁。


面对美国的持续进逼,中国政府沉稳、积极应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专题会议,针对近期市场对政策及确定性的主要忧虑给出积极回应,显著提振了投资者信心,A股港股出现强势反弹,在美上市的多只中概股更大涨超过40%,市场低迷情绪一扫而空。


与此同时,中方继续通过沟通对话做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在美国证监会发布涉华退市预警公告后不到24小时,中国证监会就发文表示,中方愿通过监管合作解决美方监管部门对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问题,指出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合作的对话和磋商进展较为顺利,有望尽快达成共识。而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也确认了双方监管机构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的积极进展,这些进展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美国对华金融战的虚虚实实,体现出当前中美关系“竞争性共存”的新特点。回顾特朗普执政时期的中美互动,大体上是“美方施压-中方反制-美方升级打压-中方对等反击”的模式,其结果是两国关系持续逐底。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有所增强,“一边继续斗争、一边开放对话”似乎成为两国新的相处模式。当然,由于美国仍然坚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在各个领域对华开展“激烈竞争”,中美关系远未回到正常理性轨道。但可贵之处在于,双方通过畅通的高层交往、坦诚深入的对话,在管控分歧尤其是避免冲突上找到了汇聚点。


这种新相处模式的出现,大致可归结为两个原因:


一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两重性。拜登政府执政以来,高举对华“战略竞争”大旗,提出所谓“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加大通过体系性施压和价值观外交对华出招,希望在一系列问题上树立强硬对华标签,以迎合国内反华情绪和利益诉求。在金融问题上,加强对中国赴美上市企业的监管早已成为府会共识,也符合拜登政府捍卫国内产业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取向,因此相关措施不过是特朗普“对华遗产”的延续。


但与此同时,拜登执政一年多来,国内矛盾积重难返,立法议程频频遇挫,经济复苏后劲不足,通胀问题不断加剧,民意支持度持续走低,这严重掣肘了其对华政策的有效推进。拜登政府既希望借助炒作中国议题凝聚国内支持、扫除执政障碍,但又因缺乏赢得对华竞争的战略资源与能力,不愿或不敢与中国彻底摊牌。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稳定攸关中美关系大局。全面而彻底的对华金融战,不可能既对中国造成大规模杀伤又有效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更会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造成毁灭性冲击。因此,在加强对华竞争的同时搭建“护栏”甚至留出合作空间,也就成为拜登政府不得不接受的选项。从这个角度上看,美国监管机构在中概股问题上相对合作的态度也就在意料之中。


二是积极作为的中国对美外交。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中国在对美交往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提出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取代“三分法”,通过各种场合坚决回击美国的无理要求和打压,令美国深刻认识到对华颐指气使没有出路,必须在适当时候寻求两国关系的缓冲与合作空间,这是中美在深度互动中角色地位更趋平衡的表现。


在美国持续打压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与美国探讨管控分歧、促进合作、稳定中美关系之道。在金融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所谓“金融战”,但也不因美方挑衅而打情绪战、赌气仗,不因此而关上对外开放大门,也不放弃任何一丝合作的可能,通过持续加强与美国监管机构沟通,努力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避免中概股集体被迫退市的双输局面。如果双方能就此形成持续有效的合作机制,那么也有可能对中美在其他议题上的合作产生示范效应。


不过,阻碍中美关系缓和的因素还在,美国反华势力仍然蠢蠢欲动,拜登政府也不会放弃对华竞争打压的路线,中美关系趋稳向好的难度仍然较大。但无论如何,中美相处模式的持续塑造,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即将进行的通话,则有望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信心、指明更为清晰的方向。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美   中美关系   美方   元首   美国   中国   微妙   今晚   时刻   竞争   稳定   机构   金融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