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圈讽刺中国足球引争议,文艺创作的法律界限


相声圈讽刺中国足球引争议,文艺创作的法律界限

问法网获悉,近日相声圈和中国足球“干上了”。事情的起源是巩汉林在作为政协委员提建议时说到某足球队拿着高工资却不进球给国人添堵。很明显巩汉林的话可以被理解为是在说中国男足。随后此番言论引起了足球圈的强烈反应,一些国足球运动员(退役)讽刺巩汉林,并认为他的那些春晚小品也没什么贡献,认为他不懂足球。巩汉林随后用视频进行回应。接着,冯巩讽刺中国足球的视频也引发了热议,在视频中冯认为中国足球像海参,看着刺多其实软的很。对于相声圈和足球圈互相讽刺的这一事件从法律的角度应当如何理解呢?

问法网律师认为,从法律的角度说,这次事件涉及到公众的批评权以及创作自由和特定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首先公共事件关乎公众利益,公众对于自己不满的情况有批评和建议的自由。中国足球(男足)因为存在众多的问题,不光圈外人对之提出了激烈的批评,足球圈里很多人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这次事件之所以上引发群众的广泛关注,是因为新年的时候中国男足与越南对战的时候败北,令国人十分的懊恼和沮丧。因此很多公众对中国男足提出了批评。而巩汉林和冯巩对中国足球的讽刺,无疑是这种群众舆论在艺术上的表现。而且他们说的基本都是事实,虽然其中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评价,但也在舆论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次,这也是创作自由的问题。按理来说创作不应当设限,因为只有自由的意思表达才能够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冯巩通过以中国足球为主题进行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中国难足球又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他们唯一的理由可能就是中国男足的名誉权,但是应当知道中国男足及其球员属于公众人物,他们的名誉权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且因为中国足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对中国男足多提一些批评建议甚至讽刺,中国男足还是应当虚心接受。因为从公众舆论来看,并没有无理的辱骂而是带有些许不满的讽刺。对于这种建议或者讽刺,中国男足还是应当心理强大一点。毕竟作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胜负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一点流言还是应虚心接受,并努力训练争取为中国足球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9-14

标签:中国足球   名誉权   男足   中国   界限   舆论   相声   文艺   公众   批评   事件   足球   自由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