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主讲:白春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文友、文史爱好者们大家好!

我是彬州市古豳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白春峰,很荣幸也很开心能和大家相聚在豳风大讲堂。我把今天的讲座主题命名为:“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与其说不解之缘,还不如说倒流壶与我们彬州二者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解脱的关系。

倒流壶,又称倒装壶,学界称其为“魔壶”。现在我们豳风书院景区地标性建筑———倒流壶雕塑是一款放大版的倒流壶,包括我手中的倒流壶也是一件放大版的工艺品。目前市场上看到的倒流壶均为仿制品,因为倒流壶的真品只有一个,现藏于省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好奇,倒流壶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一)倒流壶是怎样被发现的

据献宝者晁日照的孙女讲述,她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彬县城关东街一饲养员,1972年9月,在州东老城墙下(今彬州县城衙背后)取土时,意外挖到一个造型奇特的壶,而且这个壶的样子非常精美,上面还有一些漂亮的花纹。于是他就把这个瓷壶带回家中,摆放在了柜台上。直到1982年5月份,她的舅爷爷高立勋教授(当时在西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回老家探亲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瓷壶。她舅爷高教授觉得这个瓷壶造型奇特,肯定大有来头。于是她爷爷晁日照与她舅爷高立勋二人便拿着这个东西去省文博单位找专家鉴定,没想到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二)国宝赏析

这个瓷壶就是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这件文物高约18.3 ,腹径14.3 ,足径8.7 ,造型非常别致。壶盖和壶身连为一体,还雕刻着三朵盛开的牡丹。壶把是一只昂首的凤鸟,壶的出水处则是一个张口大开的狮子,下面还有一个小狮子正在吃奶。这个壶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注水口在壶底,所以叫倒流壶,与其称其为倒流壶,还不如称它为倒装壶或倒灌壶,更益于人们所理解。由于凤凰为百鸟之王,狮子为百兽之王,而牡丹又为花中之王,所以民间又称倒流壶为“三王壶。”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三)倒流壶的身世之谜

为什么专家会把在彬州出土的青釉倒流壶定格为五代时期的耀州窑瓷器呢?因为耀州窑以青釉最为出名。说到这里,大家对五代时期或许没有概念,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五代”是指公元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10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

所以说,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个壶在设计和构思上就与众不同,非常富有创造性,而且在结构和造型上也是非常新颖的,可以说是巧夺天工。该壶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青瓷倒流壶。


(四)壶内大有乾坤

记得 2018年7月中旬,王小宁王总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豳风书院倒流壶雕塑与天边彩云的风景照,当时我在下方评论:“天边显祥云,壶内有乾坤”。后来张总笑说我是调侃之语。其实非也,学界专家称其为“魔壶”,肯定有它的缘由。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倒流壶内在的玄机。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倒流壶,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又称内管壶,是始于春秋时期,流行于唐宋,完善于明清的壶式之一。倒装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装壶。据有关资料记载,“倒流”壶在宋代时最为出名。到了元代,其工艺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3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由于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因此专家称它为“倒流壶”。该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这个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所以,当它注满液体以后,放在桌面上不会有液体流出。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五)倒流壶的艺术价值

倒流壶的壶身造型为一倒置的团柿,这种柿子形状在中国画中常见。顶端的双层柿蒂纹与团柿的造型互相呼应、完美结合,这样的造型在现代的耀州窑器物中甚为少见。壶盖与壶腹相连处的联珠纹与锯齿纹将上下纹饰有机结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壶腹上的缠枝牡丹,刀法犀利、线条圆活、俯仰有致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极富表现力。壶身采用多种纹饰,却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凤形提梁与狮形壶流相呼应,形成立体装饰。凤形提梁尾部的联珠纹,摆脱了平庸与单调,于细微处见匠心。整个壶的造型构思精巧,整体与局部、植物与动物很好地结合,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地。

我们彬州出土的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纹样、题材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如母狮给幼狮哺乳的情景,完全是对自然界生动真实活动的写照。两狮的神态刻划细致入微,形神兼备。母狮的舔犊之情,幼狮的安祥、宁静之感无不从工匠的手下流泻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彬州出土的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用不同的纹饰,如凤、牡丹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反映了一个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时代。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盛世,中外文化融合交流,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到宋代得以承袭。这都反映在了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上,如狮纹、莲解纹的选用。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倒流壶真品

(六)简述耀州窑史及其特点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之一,始烧于唐代,五代时期具有相当规模,北宋中期以后达到鼎盛,形成了以黄堡镇为中心、囊括南北诸多窑场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烧制白、青、黑、酱、三彩、月白、白釉黑花(褐花)等多种釉色瓷器,以青釉瓷器最负盛名.早期耀州窑青瓷多以釉色取胜,少有装饰.五代时期特别是中期以后,装饰逐渐兴盛.北宋早期,耀州窑青瓷烧造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时期的耀州青瓷釉层较薄,釉面温润,光洁匀静,玻璃感强,釉色青幽淡雅,如冰似玉,胎釉结合紧密;浅灰白色胎,均匀细致坚密;纹饰丰富多彩,繁而不杂;刻花技艺极为娴熟。特别是提梁青釉刻花倒流壶刀工犀利流畅,技艺极为高超,堪称该时期耀州窑青瓷之精品。

耀州瓷作为青瓷代表,釉色青中略微泛浅绿,色调单一纯净,淡雅温润,犹如翠色古玉;釉面光滑,几乎有半透明的感觉,其上多有冰裂纹层层叠叠,如银鱼细鳞,让人赏玩不已;其胎质薄细坚硬,上面装饰精美,多为刻花和印花,尤其是刻花装饰,刀法淋漓流畅,婉转多变,提升整体瓷器的欣赏、收藏价值。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七)揭秘豳风书院与倒流壶的渊源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百思不得其解:“你不是说倒流壶出土于彬州城古城墙下么,怎么会塑像在太峪豳风书院呢?”

这是因为今天的豳风书院是在原彬县陶艺馆的基础上扩建的,而县陶艺馆是在原邠州窑烧制遗址上修建的。

邠州窑最早始于金元时期,换而言之就是宋末明初。清代中叶,邠州拜家河一带瓷窑已经多达数十座。自古就有:“七十二个白窑,七十二个黑窑”之说。后因水患、煤矿搬迁于民国时期瓷窑迁至县百子沟一带。解放后,公私合营组建成“彬县新华陶瓷厂”,因此,邠州窑延续时间约在八、九百年。

邠州窑属于耀州窑系(铜川耀州一带)和磁州窑系(河北邯郸一带)共同影响的民间老窑系之一,主要以黑釉、白釉、铁红釉居多,比如:我们彬地农户家中的水瓮、瓷盆、老碗、油巷(hang)、瓷凉枕等。邠州窑不同于耀州窑,它的胎质较为坚硬、釉层比较肥厚,往往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窑变现象。

自九十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新华陶瓷厂最终走向倒闭。退休以后的老窑工因年龄过大,导致邠州窑陶瓷的制作烧制技艺濒临失传。2008年7月该项目被县政府、县文化馆列入彬州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对其进行了建档保存。

倒流壶与彬州的不解之缘


(八)倒流壶邀请您走进豳风书院一起见证彬州人的荣耀

如今这个被称为国宝的倒流壶,作为我们彬州市的荣誉象征,永远镶嵌在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如果有机会,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带领您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做客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太峪镇豳州书院,一睹“魔壶”的风采,感受中国西部豳风农耕文化的氛围。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年03月12日



作者简介:白春峰字少白,号泾水樵夫。一九八四年正月出生于陕西彬县西南塬。现系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古豳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豳风书院太峪分院文史馆副馆长、豳州驿景区文化顾问。其散文、诗歌及论文在全国多次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其作品多次刊登在《咸阳日报》《咸阳诗词》《咸阳文艺》《秦都》《秦风》《豳风》《人文古豳》《彬州文化》和《彬州文苑》等杂志报刊,深受广大读者和众文友一致好评;其家庭2015年被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最幸福家庭”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瓷壶   提梁   釉色   彬县   奇特   倒装   纹饰   青瓷   不解之缘   书院   造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