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Fashion”这个词,不但不让人感到陌生,倘若旁人将这个词与我们联系起来,我们都会莫名高兴,可能还会有些自豪。时尚,意味着与众不同的品味以及众人的引领者身份,加上定制,还彰显着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与财富。

我们都知道,时尚不过是人类对审美趣味的主观追求,是抽象的感官体验,以具象来表达它,时装是我们都认可的方式。总言之,财富、身份、地位、美都是我们对时尚的、服装的共同认知,不过戴安娜·克兰(Diana Crane)通过时尚与服装看到更多问题。戴安娜对这方面的研究,出版了《时尚及其社会议题:服装中的阶级、性别与认同》(Fashion and Its Social Agendas:Class,Gender,and Identity in Clothing,在这本书中,她关注的是19-20世纪法、英、美三个国家时尚文化观与审美价值,而在这些国家的社会观念中,除了上述提及到的基本认知,她认为所谓时尚的服装,还能反映性别阶级和性别认同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时尚服装还能进一步说明,某些被高喊的政治口号(比如民主或平等),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服装的时尚并不完全就等于特立独行的风格。服装的款式与风格首先符合人们的需求,不仅是穿着者,还有利用穿着来规训他人者。前者的需求大多以实用性为主,后者一般是对女性形象与礼仪的约束,也有上流社会与贵族阶级的自我规范。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便不难发现,同一阶层在着装上显示的相同性。农民、工人或贵族群体都能体现他们所处的劳务环境和职能。比如农民与工人为了劳作就不可能穿得特别精致。久而久之,当某个群体的着装形成大范围的效仿与“共识”时,它可能就此成为时尚。戴安娜称之为“时尚扩散”。时尚扩散并不容易,不同阶层就有不同阶层的着装风格与审美趣味,即拥有自身的时尚。农民与工人群体着装显示出差别,贵族与前两者就更有明显差别。

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男性与女性之间亦有显著区别。女性一直被赋予特定的职能与形象,比如贵族阶层的女性无需劳务,因而她们的着装几乎都不适宜动作,这样的着装也是为了束缚她们的举止而让她们时刻保持优雅女性的仪态。农民与工人的妻子,穿着没有丈夫时尚,因为她们大多不对外露面,无需展现她们的容貌与身姿。问题就在此,戴安娜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她们无需外出,无需社交,因而无需注重着装,而陈旧随意的着装又将她们排斥在公共空间之外。不过也有特例,当女性掌握家中经济大权时,为了凸显她的身份与地位,她们的着装也会有所体现。

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克里诺林裙撑

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时尚扩散”虽在不同阶层中难以开展,但仍有一定流动性。戴安娜在书中提到,与贵族接触的工人阶层,比如为贵族定制服装或装饰的手工业者,会因为工作的关系(满足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而受到影响。他们在时尚方面逐渐形成嗅觉,自身着装风格也就与同一阶层的其他人有所不同。同阶层者便会出现一些效仿他们的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身需要的改造,新一轮的时尚也就慢慢形成。仍要注意,戴安娜指出,若要使“时尚扩散”顺利,需要抛开“传统、文盲与贫穷”。追求时尚也意味着,人本身拥有一定的可支配资金,才能实现追求。时尚阶级的划分,可支配资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靠衣装,时尚外衣下的社会面相

Ewelina Dymek时尚人物铅笔插画作品插画

一个错误的认识是,时尚没有社会性,这一点在学术研究中颇能体现。学界很难认同把时尚元素与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做法。可能大家会惯性地认为,时尚、时装是女性追求美的方式,它不具有普遍的性别意义,即男性并没有被囊括其中。而时尚、时装皆是对外表修饰的行为,它也很容易被认定是“肤浅的”,那么就更难立足于时尚与服装的层面,去探讨通过它们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与民主化。

美国,在时尚方面暴露的真问题不少(假民主),戴安娜对此多有强调。首先她发现,美国人收入越高,在服装上的消费就越高。因为他们意图通过着装来改变或者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也会效仿欧洲的着装风格,但他们更希望通过服装来把自己同欧洲人以及其他非美国人区别开来。有意思的是,在他们努力花费金钱来给自己装扮的时候,相互间着装风格差异性就越来越小,表面看上去,仿佛人人平等、民主与自由,然而社会等级秩序依然存在,它没有因为大家相似风格的着装而有所改变。

既然时尚与服装几乎用于观看,或许今天的我们应对它有新的认识。出现在宣传图像、展示场所中的女性、“模特”,被视为“可观看的对象”。她们很容易被物化成迎合观众审美需求的工具,戴安娜也在书中提醒到,那些我们以为或表演者自以为的性表现,并非我们认为的展现女性力量,反而是消极的性暗示。这些性暗示可能源于过去的文化歧视,这其实也说明了,过去陈旧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它很难随时间自我消解。不理解这个过程的受众,可能会成为新的一批受其影响的观者,把消极的暗示合理化,但参与者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抗拒与排斥。

总的来说,戴安娜·克兰的《时尚及其社会议题:服装中的阶级、性别与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时尚”于我们而言并不算“新”,但透过它去探讨近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内里问题,影响了我们对时尚的认识,让我们重新关注自己的着装品味与它可能包含的社会议题。比如我们时下常称的“网红”“XX同款”,在戴安娜看来,这样高度盲目效仿,可能是追随时尚引领者的“文化白痴”和“时尚受害者”。当然,她认为当下越来越多人,尤其女性已经逐渐脱离这种依赖时尚来获得改变或认同的方式,追求符合自身的个人时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9-03

标签:社会   时尚   衣装   面相   外衣   阶层   阶级   贵族   工人   性别   风格   女性   服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