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的新挑战:从产品全球化到生产全球化

经过两年的持续观察,老红以为全球光伏加工本土化正在成为事实。面对这一事实,中国光伏企业不应是继续旁观,而应是有所行动,应该从产品销售全球化到产品生产全球化。

通过20年的努力,中国光伏产业领先全球是一个事实,但那只是在原有的国际和产业背景下取得的,现在这个背景变了。不久前中国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说:“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甚至没有底线地对华打压、遏制、分化、围剿”。在发达国家开始拒绝中国、纷纷提出重建光伏加工产业的新背景下,要保持中国光伏产品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的格局,中国光伏企业有必要到发达国家去设厂。

光伏企业的新挑战:从产品全球化到生产全球化

要到发达国家去设厂,对中国光伏企业意义重大。

到发达国家去成功设厂,有利于促进中国光伏企业的从大到强。全球光伏产业链中,排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前5的企业,几乎都是中国企业,生产能力强大、市场占有率高,已经足够的“大”,他们当前最喜欢喊的口号是要从大到强,但如何做强、“强”的标准又是什么?却又莫衷一是。老红以为在发达国家成功设厂,应是企业做强的标准之一。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是工业化的鼻祖、有着最复杂的产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和发展,应是企业强大的重要表现。环顾世界,中国人所熟知的那些著名国际品牌,无论是汽车还是日化用品,最强大、最优秀的企业都是全球化生产的。对此,协鑫集团的一位高管说:中国光伏企业要真正强大,就要像韩国汽车那样到全世界去设厂。

到发达国家去成功设厂,有利于促进光伏龙头企业间拉开差距。当前的中国光伏,产业需要加速整合、龙头企业的市占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在短期内,特别是在市场需求规模持续增长的时候,技术、资本、品牌等手段都还不能明显拉开龙头企业间的差距,此时,生产的国际化也许将成为重要手段。

2020年的12月21日,宁德时代在上市两年半年时候,市值终于冲及7000亿,而2022年1月27日,LG新能源上市当日,市值就一度冲及7500亿。大量文章惊呼宁德时代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来了,并且分析道:“LG在中国、欧洲、美国均有布局,而宁德时代则侧重于国内”。2021年的全球新能源车销售量,特斯拉是93万辆,比亚迪是接近59万辆,但在10月底11月初那几天,两家企业的市值,特斯拉是超过万亿美元,比亚迪只有9299亿人民币,造成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斯拉全球设厂、全球销售。从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同样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只在本国设厂和在全球设厂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几年前,个别中国龙头光伏企业也曾认真探讨到美国去设厂的事情,可不知为什么最终没有付诸行动。中国虽然有着全球最优秀的光伏加工企业,但是到发达国家去成功设厂还是微乎其微,原因是多方面的。前两天“中美光伏群”举办第三次“半月谈”,一位专门从事帮助中国企业到美国设厂的专家介绍道,除了人工成本,在美国设厂的多项成本是低于中国的,他所帮助的企业,只要经过前两三年的困难期都已经健康发展。过去20年,这位专家先后帮助数十家企业、金额高达20亿美金在美国成功设厂。也许,中国光伏企业欠缺的是去发达国家设厂的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习惯了向发达国家学习,习惯了发达国家企业到中国来设厂,还不习惯到发达国家去设厂,或者习惯到发展中国家去设厂,不习惯到发达国家去设厂。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应该改变过去的许多习惯认知,要敢于去想到发达国家去设厂,特别是对于已经领先世界的光伏企业。事实上中国的产业界,无论是有比较成本因素还是没有比较成本因素,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新兴产业,都有许多优秀企业已经在发达国家成功设厂。

在有典型比较成本因素的传统产业,中国企业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 2014年,福耀玻璃将通用汽车底特律的旧厂房,改造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在当地雇佣2300多人,生产550万套汽车玻璃,是福耀玻璃现有国内产能的20%,2016年10月投产后一年,工厂就实现扭亏为盈。从汽车玻璃产品价格来看,美国汽车玻璃的平均售价比国内售价高出大约35%,但平均每块玻璃赚的钱,北美和国内持平,甚至高于国内。

在没有典型比较成本因素的新兴产业,中国企业更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东风西渐:美国老铁在中国App里狂欢》一文中的这样介绍道:“曾经,美国人的手机里都是Facebook、Google、Amazon等美国公司的应用。如今,打开他们的手机,很容易找到中国App:他们用TikTok创造流行,用SHEIN追赶时尚,用《原神》开启冒险,用MICO结交好友,用Webnovel看小说……”、“把企业设在美国的TikTok,今年8月全球下载量突破25亿,首次超过Facebook成为全球第一”。今年的2月3日,Facebook改名后的Meta的股价,时至收盘暴跌了26%,扎克伯格解释的原因之一是受到TikTok的影响。

有着明显比较成本优势、代表新兴产业的中国光伏企业,应当有勇气有信心到发达国家去成功设厂。今年的1月17日,锦浪科技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说:“美国市场在本土设厂的补贴法案还未正式通过,如果法案得以落地可能考虑自己或与合作伙伴在美国设厂。”

历史从来不是设计出来的结果,历史常常是被逼出来的结果。就像当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不可避免,美国光伏加工本土化不可避免,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被逼到必须做出自己选择的时候。既然欧美光伏加工的本土化、逆全球化趋势不可改变,那么,有着全球最大产能、最先进技术的中国光伏企业,就应当加入到这一趋势中去。(红炜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院长)

编辑 | 齐琛冏

审核 | 牟思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宁德   特斯拉   企业   中国企业   美国   发达国家   中国   成本   产业   全球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