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太凶猛,斩获4771亿大项目

刚刚,中国建筑发布2022年1-2月公告:

中国建筑太凶猛,斩获4771亿大项目

中国建筑太凶猛,斩获4771亿大项目

上图可以看到,中国建筑2022年1-2月新签合同总额477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

境内业务实现4354亿元,同比增长5.9%;

境外业务实现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6%;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4458亿元,同比增长6.7%。

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896亿,同比增长5.3%

房屋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3545亿,同比增长7%。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313亿元,同比减少40.3%。

合约销售面积17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1.7%。

实物量指标方面,在建施工面积共计126329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303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70万平方米。

从土地储备方面来看,截至2月末,中国建筑拥有土地储备约1.01亿平方米,新购置土地储备3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充足。

这次,中国建筑最突出的莫过于境外业务,实现了重大突破,达到了54.6%的涨幅。而这也得益于中国建筑践行“大海外战略”。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集团化经营,市场布局和资源匹配进一步优化,境内境外一体经营、多元主体“共同出海”的海外经营局面逐步形成。而实际上中国建筑“海外基因”与生俱来、融入血脉。海外业务对中建产生了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有效助推中国建筑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竞争能力、积累国际经验、放大品牌影响、培养国际化人才。

各子公司中标情况

中国建筑太凶猛,斩获4771亿大项目

中国建筑能够实现高速增长,离不开各子公司的努力和拼搏。通过上图可以看到,2022年1月-2月各子公司新签金额中,中建八局最多,超过1200亿,可谓是一骑绝尘,并且保持了1月份的胜势。其次就是中建三局,超800亿。中建一局超600亿

中建八局的实力展现在其所中标的项目上,尤其是基建领域,也是开启了猛攻模式

中建八局牵头中标32亿龙胜至峒中口岸公路南宁吴圩至上思段(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

组建联合体85亿中标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城市圈环线高速至随岳高速段工程投资人WTTZR-1标段项目;

中建八局牵头中标62亿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施工总承包项目;

与山东路桥组建联合体中标50亿京台高速公路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

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崇明线一期工程;

青岛海洋活力区地下环路工程;

......

各区域订单情况

中国建筑太凶猛,斩获4771亿大项目

通过基建通我要中标AI管理平台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的订单主要来源于广西、湖北、广东、山东、四川、浙江、江苏、北京等省份。这些省份与中国建筑基本上都签的有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干好手头的项目,实现承揽新的业务,这句话很简单,并且每家企业也都在喊,但是中国建筑却是不折不扣的践行着。

进军水利及新能源领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中国建筑对基础设施领域发起猛攻。因此,中国建筑不管是在2022年的1月还是2022年2月,在基础设施方面都实现了高速增长。而除了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建筑又对一个新领域发起了进军~水利水电及新能源领域

对此,中国建筑还特意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指出,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市场广阔、增量可观,通过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业务,有助于中国建筑加快布局水利与新能源交叉领域,实现在水利领域弯道超车,并以此为契机进入新能源领域,加快打造新的增长点,为中国建筑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新领域的布局,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谈过,如今传统基建领域竞争已经是白热化,而房地产领域又不可能再回以往的火热时刻。因此,对于中国建筑来说,最好的实现业务稳增长的方式就是加快进军新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建筑不是嘴巴上喊喊口号,他们有具体的策略及措施:

要深刻把握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业务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抽水蓄能业务发展,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

要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机制,集团层面做好发展策略、路径和举措研究,各子企业要与有关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集团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要积极争取高等级专业资质,鼓励各子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加快相应资质的获取和升级,尽快补齐行业准入资格短板

要加快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要培育打造运营管理团队,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加快形成一批专业化管理团队,持续提升运营水平,有力保障项目投资收益;

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坚持高标准建设,注重边实施边研究,认真总结建设和运营规律,推动中国建筑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实现大发展。

政策利好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本身就非常的强大,外加又十分的努力。据基建通大数据统计,中国建筑的领导人轨迹是最繁忙的,都是在围绕项目而努力奔跑

近日,在2022年两会上关于基建的利好政策频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开年以来,财政已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投向城市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今年拟安排的地方专项债总额较上年实际落实总额增长近一倍,并计划开工一批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和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同时新基建及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等将作为双碳工作重点。

基建通大数据认为,结合“稳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传统基建板块成为重要发力点,以中国建筑等头部央企将继续受益。房地产方面,“平稳调整”风向明显,市场认为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将加速,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央企国企龙头集中,而这也将直接利好中国建筑。

祝贺中国建筑越来越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中国建筑   项目   基建   利好   电站   基础设施   凶猛   土地储备   领域   业务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