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上个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就是宇宙膨胀。但在这一发现之后,物理学家使理论变得更加复杂:他们添加了一个假设,即宇宙不仅会膨胀,而且在大爆炸的早期,它会呈指数级膨胀,在几分之一秒内将空间扩大了30个数量级。早期宇宙中的这种快速指数膨胀被称为“暴涨”,它并不遵循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什么物理学家要添加这种复杂性?它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是否有证据表明它是正确的?

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观点分歧

如今,在许多科普文章中,暴涨理论会被当作既定事实来呈现。但事实上,它的状态就类似于暗物质粒子。然而,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暗物质粒子尚未得到证实,但关于暴涨的观点却两极分化。

暴涨理论的发明者之一阿兰·古斯认为,该理论已经做出了许多正确的预测,并且证据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另一个暴涨理论的发明者保罗·斯泰恩哈特认为,该理论不会做出任何预测,它甚至都不是科学的。2017年他和同事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膨胀宇宙学,无法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所以,到底哪一边才是对的?

双方之间的主要分歧是哲学上的,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才能谈论科学。古斯和他的大多数同事确实认为,物理学家已经使用暴涨模型做出了后来得到证实的预测,例如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与宇宙微波背景的一些特性,特别是光谱指数略小于1。他们认为这是支持暴涨模型的证据。

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斯泰恩哈特这一方反对这一点,他们认为暴涨模型预测了几乎所有事情,因此那些证明符合观测结果的预测并不能支持暴涨理论。在这一点上,斯泰恩哈特显然是对的,仅仅因为做出了正确的预测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因为它可能做出了足够多的预测,而其中一个正好符合观测结果。简而言之,斯泰恩哈特所争论的是,暴涨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假设,它可以适应大部分数据。

暴涨是否做出了预测

要了解斯泰恩哈特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看暴涨模型是如何运作的。它猜想在早期宇宙中除了暴涨场之外别无他物。暴涨场具有势能并且具有初始条件,这种势能和初始条件由一堆参数和函数来描述。势能引起宇宙的指数膨胀,但随着宇宙的膨胀,该场会释放其势能。完成此操作后,场会衰减为标准模型的正常粒子和暗物质。一旦暴涨场消失,它就只剩下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可以从中计算出现在我们应该看到的现象。因此,暴涨模型的工作方式是你输入一些参数、初始值和函数,然后得出我们应该测量的数字。

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实际上有数百种暴涨模型,每种模型都做出了不同的预测。斯泰恩哈特争辩说:“不管我们观察到什么,总能摸索出一个适合观察结果的暴涨模型。因此,这个假设没有预测能力。”

古斯一方对此有两个答案。首先,你会经常听到他们声称暴涨模型做出了明确的预测,例如前面讲过的光谱指数略小于1。但是,如果查阅一些文献,会发现在获得宇宙微波背景数据之前,一些暴涨模型预测光谱指数大于1。

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第二,古斯承认确实有许多不同版本的暴涨模型,因为对暴涨场势能函数的假设不同,我们只是从观察中确定正确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这与我们对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操作完全相同。

斯泰恩哈特一方回应,就算使用与标准模型相同的程序,但在数据拟合方面,暴涨模型的情况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无法相提并论。在粒子物理学中,19个参数可以解释实验得到的数TB的数据,这意味着它是一个具有极高解释力的模型。但对于暴涨来说,更多的参数才能预测更少的数据,模型的输入比输出还多,这意味着它是没有解释力的蹩脚模型。

暴涨的科学

上述谈完了哲学,我们应该来谈一些科学上的事实。对于科学真正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问:是否有最简单的暴涨模型,我们从中得到的比输入的更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简单的暴涨模型解释了宇宙微波背景中的一种特殊关联——ET关联。如果完全不懂它是啥也没关系,关键是它是已经观察到的东西,它是数据中重要的相关性,可以从一堆简单的暴涨模型中计算出来。这些简单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观察结果,暴涨模型确实是科学的。

两位暴涨理论创始人激烈交锋:该理论是正确的吗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暴涨是正确的。物理学家为早期宇宙提出了许多其它理论,例如循环宇宙学,这些理论也能解释观察结果。最终将是哪个理论胜出,还需要更多的观测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暗物质   理论   势能   物理学家   粒子   创始人   宇宙   模型   激烈   正确   指数   科学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