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一条中轴线,古都北京史。游走中轴线,京史获新知。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北京中轴线正阳门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北京中轴线正阳门外大街 摄影 JACKXJ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永定门内正门位置 中轴南终点标志 影自 JACKXJ

3月12日下午,我从正阳门 正阳牌楼正阳门 珠市口北口 天桥【横跨龙须沟】到达永定门中轴线南终点,直线距离约3.5公里长,这条路其实并不太长,但这条路却很不一般,这里走过了无数的皇帝,承载了前门外大街厚重的历史。

走在中轴线上,两眼似看到皇帝出游祭天那壮观的队伍,每个栏杆旁都站着身穿卒服、头戴盔甲 头插羽毛、手持长矛短刀的士兵,又似听到祭天的锣鼓雷鸣。

旁边的天桥四面钟响起了报时我楞听成了祭天仪式开始的钟声,太有点意思了,仿佛真是到了那个时代。可那个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天桥碑 摄影 JACKXJ

今天咱就先笔游游天坛弥补一下以前咱的欠缺,了知一下刚刚的新知。

天坛和故宫同样都已602岁啦,同为皇家建筑,但天坛却有四个故宫那么大,很多人都在写天坛,我自己就曾再次游走了斋宫、圜丘坛、祈谷坛等地方,但今天我又获得了自己的新知,是的,咱不研究历史,只要是作为京都人,了知京城史我的笔游就有意义。

天坛的门,不新鲜,东西南北都有门,那这天坛的门都叫什么那?我们约人都会说方位门,那公交站–地铁站都设立的是方位门站,如这西门,公交站都是天坛西门。但这天坛的门真的是有历史的名字,我先声明一点,我是不知呀,但怎么今天就突然说起了天坛的门,笔游到中轴南线天坛西门了,忽听人家说,……咱就昭【四声】亨门见了,在这里说昭亨门那一定和天坛有关啊,不耻下问那是咱笔游之人必须做到的,得,咱这一问啊,还就真让我羞那,土生土长北京人,原住天坛北门磁器口南五老,后住天坛南门蒲黄榆李村,出南门过南护城河就是我家,自诩为天坛我家后花园,这连天坛的门曾是啥名都不知,真有点羞愧呀,这回的笔游看来收获新知那,意外的不是意外的收获。

这一问人家,热心呀,要不是说三人行肯定有我老师那,只要咱不知,只要是前辈,都是我老师,只要你虚心,就没有不能获知的新知。人家跟我说:这天坛的南门那叫昭亨门……?回到了家,这一通查找资料,这一系统,天坛的新了知浮现到了我的脑中,的确是一个收获,真的是以前的不知,得,咱游游。

天坛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营建于明永乐,永乐五年前北京宫殿建筑、神祗坛宇尚处于朱棣当藩王时的规制,对于已是真命天子的朱棣来说这显然已不符合其规制。建造天坛完工时已是明宣德时期。永乐五年五月大量的南方匠人汇聚在北京,开启了北京宫殿建造的又一高潮期,当时的坛墙还是土砌。至清乾隆十二年,清政府将内外坛墙用城砖包砌。后经历代修建成为现在的模样。

天坛是两重坛墙咱都知道,以“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就没有建门,西面有两座门,北边称“祈谷坛门”为明代所建即现门;南边称“圜丘坛门”乾隆代增建即原天坛医院那座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筒瓦歇山式顶。现在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汉白玉雕刻的“天坛公园”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手书,天坛南门也即昭亨门下面游到再述。

天坛外坛墙虽门少,可这内坛门却是四方天门皆全。南圜丘坛、中丹陛桥、北祈谷坛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其各处之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天坛坐北朝南我们就先从圜丘坛游起。

圜丘坛四门:您从天坛南门 昭亨门进去就是圜丘坛,它是皇帝祭天之地,四面分列四天门,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四座门取义于《易经》含义组合起来就是天下万方无处不安定富足,周而复始,永保太平。南面的昭亨门是圜丘的正门,为三间拱券式宫门,中间门洞南向上方镶嵌的石额上是满汉合壁金书“昭亨门”。由于后来南面的外坛墙被扒毁,这昭亨门就成了现在的天坛南门。

圜丘四周两层壝墙环绕,外壝方形,内壝圆形,寓意“天圆地方”。

圜丘坛门

元亨利贞

《周易》乾卦四德而定。

东门 泰

南门 昭

西门 广

北门 成

棂星门: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wéi矮墙】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天坛圈丘内外遺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 称“云门玉立”。天庭仙台、神秘境界,这圜丘内外围墙的东西南北四面正中,分别设立了华表式石柱构成的棂星门。门顶部的石枋上雕刻有翻腾的云,好似凡人踏进天界的入口。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祈谷坛四门:您穿过圜丘坛成贞门向北游过丹陛桥,那就是祈谷坛了,它是来天坛必去的祈年殿,可以这样说,您来天坛没去祈年殿就等于没来天坛。您首先看到是祈年门,是祈谷坛的正门,庑殿顶【我在笔游庑殿行宫之时介绍了庑殿建筑特色】,这与东西砖门的歇山顶形制上有所不同是一座殿宇式的大门,它是祈谷坛的仪门,也是天坛现存的少数明式建筑之一。东南西三面都是砖制拱券门,称为砖门,只有北面是琉璃方门。

花甲门与古稀门:经常走这门真的就是一走而过从来就没想一想这门啥名字,也真是没文化了。这两座门一座是祈谷坛南砖门外丹陛桥北端西侧的花甲门,一座是位于皇乾殿西墙的古稀门。乾隆有明确诏书告诫子孙:“若未满六旬者,不得路经此门(花甲门)。”而古稀门更是“有寿登古稀者,方可出入此门”。可只有咱这乾隆爷长寿故此这古稀门就从没后人在幸运通过。这两座门的设置无论在位置上和形制上都与天坛整体建筑不协调,但其建造又合情合理,全源自于乾隆爷时已六十有二,全套礼仪下来身心俱疲,不堪忍受,下令修建了两门而省去了很多烦闷缛节的礼仪。

皇穹宇门:成贞门南就是皇穹宇,皇穹宇所在的院落呈圆形,南面有三座随墙式大门即皇穹宇门,砖结构,蓝琉璃瓦歇山顶,檐下装饰有琉璃仿木结构斗拱。院落围墙是磨砖对缝砌筑而成的,表面光滑,严丝合缝,那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待我再进城之时实地再游一定给大家呈现各门影片与位置。

今天的前门永定门中轴线游走结束了,除了耳熟能详的一些历史又获知了新的不知历史,收获还是满满的。尤其是多次游永定门就没看到一块墙标识:外城城墙西端起始位置。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下一篇我将继续今天的游走,笔游袁世凯祭天–天桥龙须沟的那段历史!

今天的笔游到此,下期我们再见!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北京中轴线天桥永定门 摄影 JACKXJ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北京中轴线 永定门 摄影 JACKXJ 自拍

声明:该文仅代表我自己的笔游感受,只为自己了知历史,如有雷同您是我老师,如图片侵权请通知我个人。

笔游古都「8①」正阳门南中轴线之天坛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天坛   南中   新知   拱券   乾隆   天桥   古稀   轴线   古都   南门   北京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