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普惠客户,而贷款中介却有大量客户资源?

这几年我国特别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而且监管部门曾经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银行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信贷发放给普惠客户,也就是中小微客户,甚至直接提出了两增两控的要求。

所谓两增就是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在两增两控出台之后,各大银行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普惠客户的发展,因为两增两控完不成目标随时可能被处罚。

但是对于各大银行来说,他们之前针对的客户基本上都是那些大客户以及一些优质客户,现在突然要给一些资质比较差的普惠客户发放贷款,他们一时半会还真的没法找到合适的客户。

不过相对于银行而言,有很多贷款中介却有大量的普惠客户,那为什么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普惠客户,而中介就有这么多普惠客户呢?

为何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普惠客户,而贷款中介却有大量客户资源?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就我们所接触的客户和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里面无非就有几种原因。

第一、银行客户经理懒得去营销小微客户。

其实并不是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小微客户,而是他们懒得去把精力放在营销小微客户上。

事实上银行每天都有很多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去申请,这些客户经理不用营销就可以找到很多客户。

但是对于这些普惠客户也就是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客户,他们很多人资质都比较差,没有抵押物,银行流水也比较差,甚至征信也不良好,如果客户经理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筛选小客户上面,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

所以很多客户经理都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去办理这些小微客户的贷款,他们更愿意花精力去营销那些大客户,因为一个大客户可以顶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微客户,只要把几个大客户维护好,他们工作是相当轻松的,而且收入也比较高。

第二、银行营销受到监管,而中介营销客户没有限制。

目前我国的银行监管是非常严的,无论是日常的经营还是普通的客户营销,都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银行在对客户进行营销的时候,你不能通过一些歪门邪道拿到客户的联系方式,然后对他们狂轰滥炸,大多数银行都只能针对本行客户践行营销,而且营销的方法方式都比较“温柔”。

相对于银行而言,贷款中介几乎没有什么监管,而且也很难监管,所以这些中介在营销客户的时候可以说毫无顾忌。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中介都通过房产或者一些互联网行业购买客户名单,再使用一些自动呼叫软件不断呼叫客户,从中寻找潜在的客户,一旦找到潜在客户,这些中介就会安排人工跟他们进行沟通。

但中介这种购买名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假如有一些客户跟中介较真,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比如前几年深圳就有一些贷款中介因为非法收集客户信息被警方抓住,相关责任人甚至被判刑坐牢。

对这种高风险的做法,银行肯定不敢去触碰了,所以他们想要大海捞针寻找普惠客户不太现实。

为何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普惠客户,而贷款中介却有大量客户资源?

第三、银行和贷款中介形成一种默契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信贷投向中小微企业,但是对于银行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又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营销这些小客户,所以他们就跟一些中介合作,通过这些中介给他们介绍客户,这样至少有几个好处。

1、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营销客户,却能够满足监管部门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要求;

2、由贷款中介负责资料的收集筛选等各种工作,可以减少银行很多工作量;

3、中介会给银行相关负责人一些返点,这些返点都是心照不宣的。

正因为好处多多,所以即便有些小微企业客户符合银行贷款的要求,银行也有可能故意说不符合要求,然后把联系方式发给一些合作的中介,中介代为办理之后又符合条件了,类似这种情况大家不要觉得大惊小怪。

为何银行客户经理找不到普惠客户,而贷款中介却有大量客户资源?

第四、有时候银行解决不了的问题,中介可以帮客户解决。

说实在的,贷款中介之所以能够存在,肯定要有它存在的理由,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这3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中介确实能够帮客户解决一些银行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在贷款材料这方面,银行肯定是如实进行审核,但是严格按照银行要求,很多客户的材料都没法满足。

但是客户找到中介之后,中介就可以帮他们包装,甚至造假,以此达到银行贷款的要求。

另外中介掌握的贷款信息要比银行工作人员更多,对于银行工作人员,他们基本上只熟悉本行的产品和要求,而贷款中介跟很多贷款机构合作,哪家银行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要求,他们都非常熟悉,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去安排合适银行,所以有些客户在某家银行不符合条件,但到另一家银行却有可能获得通过了。

正因为有这种价值,所以有些人宁愿多花一些钱去找中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下款的概率,还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客户经理   贷款   中介   客户   银行   本行   较差   客户资源   精力   工作人员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