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2022年春节前夕,快手上线了“快招工”,这项新功能把即将要进入春招高峰期的劳务行业炸开了锅。


一时间“劳务行业正式进入短视频招聘时代”、“直播招聘最后的红利期马上关门”、“传统网招的时代结束了”等等声音排山倒海。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有人亢奋地要投资入局,也有人焦虑地无法入眠。


不同于外行以及入行不久的新人,反而是真正从事线上招工的那一部分人,以及正在快手做直播招工的人,表现得异常的淡定。


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



“快招工”是什么?


快手上线的快招工功能,准确地说是一个表单组件,一个可以让运营者在直播间里挂载的弹窗表单组件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讲简单点,点击带货主播挂的小黄车进入的是商品交易环节,而点击招工主播挂的是招工“小黄车“进入的是招工报名环节。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如果观看者想去主播讲解的招工企业,就点击填写自己的电话以及年龄段,然后工作人员再打电话和这些留下电话的报名者沟通细节。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而如果想获得这个类似于“小黄车“的报名弹窗表单,需要上传营业执照以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已经有很多的劳务公司都上传了这两份资质,获得了这个小组件功能。


于是,一大批互联网科技媒体甚至是头部媒体开始热炒,短视频巨头快手已经入局招聘市场,要来抢所有招聘平台的生意了。


彷佛巨大的蓝领招聘市场一夜之间就要被这个小小的表单组件改写。


随后,还没入局的人开始亢奋,恨不得把所有钱都砸到短视频直播招工这个领域去,毕竟如果自己犹豫,错过的可是巨大的“平台红利期”。


而业内一部分人没有在做直播招聘的、甚至是做纯线下招聘的人开始陷入深深地焦虑。怎么办?我是不是要被淘汰了?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事实证明,一个行业大多数的冲动和焦虑,绝大多数都不来自于行业本身的变化,而来自于外行媒体的无知或恶意


有可能这些互联网媒体是真的不了解劳务行业的情况,不了解直播招工的情况。也有可能很了解,但在点击率面前一切真相都不重要。



直播招聘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事实上,基本所有的内行都知道,早在2017年左右直播招聘就开始出现,人力资源公司用快手招聘的生态早已形成。


起初是劳务行业一些从业者在自己的私人号上发布一些招聘信息,当朋友圈发。后来发现真的能招到人以后,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门店最先开始尝试直播招聘,这些在门店直播的人一方面原本就是快手的重度用户,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直播招聘的人越来越多,基本上开门店的都会在空闲时间兼职做直播招人,后来发展到开始有公司成立直播招聘团队,或者打造自己的招工IP。


还有一部分网招公司划分出一部分时间做直播招聘,因为直播招聘的获客成本实在太低,在不考虑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基本上接近于0成本招聘。


加上快手的用户大多数来自三四线以下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用户群体和普工群体吻合度高,大量劳务行业的人就这样在快手干起了招聘。


直到今天开直播招聘在劳务行业压根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获客成本&客源精准度



虽说直播招聘是一种新业态。


但从本质上讲,招聘的原理还是没有变,即人在哪,我去哪。


以前找工作,人都是去在劳务市场、乡镇中介门店、火车站汽车站,那理所应当我就在这些地方招工。


后来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在线上,那我就去线上招聘平台招人。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到现在短视频发展迅速,人们的大多数注意力都花在了快手抖音上,那我自然要去这些平台招人。


人在哪,我去哪。


发生本质变化的是直播招聘和传统线上招聘的获客方式相比从广告性质转变成了内容性质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谁都可以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但想要被求职者看见,一定要花钱做推广尽量靠前才能实现,因为信息太多了,免费的信息一定会被淹没。


不付广告费获客效果一定不理想。


但自带推荐机制和去中心化的短视频平台不一样,只要你有优质的内容(拍摄的视频段子),完全可以做到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获得大量客源。


你可以选择砸钱买流量,也可以选择生产优质内容。


多了一条低成本的获客渠道。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想在线上招工但又缺乏资金的人第一选择会是直播招聘。


但还是会有一些公司在直播招聘如此火爆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资源平均分配,而不是全部铺在直播招聘上。


并不是这些公司落伍,而是考虑获客时间成本及客户精准度,也就是就是招聘的效率。


在获客方面,能花钱的就不出力,是绝大多数盈利状况比较好的公司的选择,因为时间是最宝贵也是最公平的资源。掌握资源越多的公司越不喜欢公平,甚至希望时间都是不公平的。


你可以选择自己张贴免费的招工广告获客,也可以选择付费在本地信息公众号投广告。


虽然你获客的渠道是免费的,但它占用了你一天的时间,同样情况下,如果投入了付费广告,这一天可能你会用来和求职者沟通、交流。


假设一个人100元的利润,你张贴广告招工,一天招到3个人,因为是0成本获客,利润就是300元,你觉得赚到的都是自己的,可真不错!


但如果付费获客,可能一天可以招到10个人,去除广告费用500元,利润500元。


单纯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免费获客会很快遇到瓶颈,因为你的时间就那么多,但付费获客渠道在收到好的反馈的时候,只需要加大投入即可。


把时间用来做最核心且别人不能代替的事情,效率自然要高,人自然要招得多,利润自然不会少。


初创公司因为缺少资金没有选择权,只能选择低成本甚至是0成本的获客渠道,而渡过这个时期后,大多数公司一定会选择付费推广。


在找到了有效的付费获客渠道后,


资金+人力的利润一定是大于纯人力免费获客的利润的。


当然,在做短视频直播招聘也是一样,有的公司会自建直播招聘团队,有的公司会直接请短视频直播运营公司操盘,有公司会直接砸钱投放快速吸引粉丝。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客户精准度,短视频平台是泛娱乐平台,当人们打开短视频APP的时候,是娱乐目的行为,很少有人打开短视频APP是为了找工作、是为了购物。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这就需要运营者对用户进行过滤和筛选,过滤筛选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但好在短视频平台流量巨大。


而打开淘宝、打开58、打开BOSS直聘的人目的性就很明确,我就是来买东西、来找工作的,这部分流量自然要精准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现在抖音快手火爆,自己也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还是握在淘宝手里。


所以你也会看到为什么在短视频招聘那么火爆的时候,依旧有人每年花上百万在58招人。


定位不同、场景不同客户的精准度自然也会不同。


有资金公司一定是优先考虑招聘效率、资金利用率。而不是哪个平台火爆


如果有富余时间的话,都会尝试做。谁会拒绝多一个获客平台呢?



招聘在快手面前不算蛋糕



如果说快手上线快招工有三个理由的话,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规范平台,2020年底人社部就颁布了《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其中有一条就规定了自2021年3月1日起,所以人力资源机构要在线上进行招聘活动,必须拥有相关资质,也就是《营业执照》以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虽然快手不是招聘平台,但大量的人在快手上直播招聘,有实无名。


这就倒逼快手不得不把那在平台“打游击”的招聘主播们转化成“正规军”,按照规定上传资质,合规招聘。


不然指不定哪天主管部门查过来发现自己根本没拿《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当回事,直播招聘的主播们都是违法经营,平台也不做规范。整改处罚是一定的,所以自己先做在前面。


要说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打击私自引流


所有的直播招聘最终都会在微信落地,所以主播们无一例外,都会引导人们加微信沟通交流。


但这一直是快手重点打击的,不论在哪个细分领域都是一样。所以索性在平台内出一个获客工具,让你们获得电话,对于留微信号、直播间引导加微信的,后续加强打击。


排在第三位的才会是平台本身想要顺带发展招聘类业务,说顺带是因为快手的用户群体先天就适合做蓝领招聘不假,中国的蓝领招聘市场很大也不假,但再大也没有电商市场大,论盈利,自然还是是电商能力更强。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踩到红利的都是好运?



目前快招工正在培育一些招工领域的“KOL”,也就是孵化一批大V,树一批典型。让一批人先红起来,先吃上肉,后来跟着官方的方向规范运营的人才会多。


于是很多公司都在着急,想要抓住这波机会,靠着快手的扶持、流量,一飞冲天,还没开始行动但又得到消息的人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焦虑。


事实上大可不必,目前看到的快招工的”KOL”,有望跟着官方先吃到肉的,其实没有一个靠的是投机


这些人都是很早就开始坚持输出优质视频内容、诚信经营、积累了原始粉丝的人。甚至有的已经坚持直播招聘了两三年甚至更久。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如果没有快速的上线,这些人现在过得也不会差,一样能够在这个平台获得大量的客源。


与其说是他们踩了官方的红利,不如说是双方相互支持。


所有在外人看起来的运气,其实都是自己长期辛苦地积累。



直播平台天然驱逐劣币



有招聘信息的地方,就一定有招聘欺诈问题,和最近因为柬埔寨血奴事件被社会舆论猛抽的58一样,直播招聘早晚也会遇到这类问题。


但不一样的是短视频平台有天然的优币驱逐劣币的环境


张三刚开始做劳务中介,用本就不充裕的资金在58同城买了端口,开始做网招,但发现很多虚假信息,虚假岗位,虚假条件待遇,一眼就看得出满满的套路。


张三决定诚信经营长线发展,在自己的招聘信息里写的字字属实,并且用很大篇幅提示了求职者哪些岗位和待遇都是骗人的,字字真诚。


悲剧的是,如果张三不花大量的资金,求职者根本就看不到他的帖子,甚至因为工资写得过低,点击率数据很差。


而那些纯靠骗的网招公司,就是有比你钱多,排在你的前面,没人看得到你。


在传统招聘平台,张三没有话语权。


但短视频平台招聘和传统线上招聘平台不一样,因为大家都有话语权。


如果你靠忽悠、虚假宣传、洗脑收费的套路在短视频平台招工,第二天就会被别人揭穿、爆黑,先不说正义感、责任感这些上升到自我价值的东西。


在一个生产优质内容就可以获客的平台,爆你的黑是一定能让我涨粉的,你套路越多,我的优质素材越多。


而这类爆黑内容,一般数据都不错。


张三在快手发布了十几条爆料黑中介的视频,就涨粉几千,并且张三每天晚上都会直播帮求职者回答各种问题,好评如潮。


理所当然,张三在快手招聘干得越来越好。


但如果在58,张三只有等死的份。



可见的未来



快招工后续的重点,一定会在类似张三这类主打诚信打黑的主播以及企业直招直播。


首先诚信打黑主播能更好的驱逐劣币,降低平台卷入类似”58柬埔寨血奴案”的舆论鞭打中。


其次企业直招直播会有天然的市场好感度,并且把招聘欺诈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大企业直播招工在运营的角度也会是一个产品燃点。


假如有一天董明珠在快手直播格力招工,会有多少人看?会有多少人报名?


以前只有劳务派遣公司才能一天供应成百上千的人力,现在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己通过快直播完成。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开始垂头丧气,如果企业开始在快手自己招正式工,还有我们的什么机会?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有人觉得市场变化就是噩耗,但有人觉得只有市场发生变化才有机会。


已经有人力资源公司在策划推出帮助企业直播招工的全套服务。


“快招工”上线仅两个月,线上招聘市场就被切完了?


企业客户企业毕竟在直播没有经验,该如何策划预热?以什么形式什么场景来做?如果效果好,海量的电话收集过来,企业客户是否有能力及时处理?报到率能达到多少?大量的人员接站、集中、体检、报到等等一系列流程,事实上客户已经习惯于丢给劳务公司处理了。


而如果推出这种直播招工的配套服务,能够让客户只露个脸,就能有很多员工入职报到,相信很多有需求的企业客户都无法拒绝。


虽说快招聘和直播招聘充满了机会和可能,但它只是一个招聘渠道,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没有能力一夜之间就断了传统招聘平台和线下招聘的活路。


正如前文所述,行业的过度亢奋和焦虑,绝大多数不来自于行业本身,而来自于外行媒体的标题。


趋势从来都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掉头,市场也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化,如果会,一定是你选择了忽略和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快手   劳务   上线   成本   客户   时间   行业   市场   平台   视频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