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镍“史诗级”逼空背后,关乎国际巨头镍定价权争夺?

伦镍“史诗级”逼空背后,关乎国际巨头镍定价权争夺?

镍冲上10万美元/吨的历史高位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于北京时间3月8日下午暂停镍交易。伴随近期镍价剧烈波动,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逼空中国不锈钢巨头青山控股的传闻甚嚣尘上。

3月8日晚,青山控股实际控制人项光达向媒体回应称“老外的确有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间接证实此次逼空行情中青山控股或为空方。

此轮逼空行情受到近期俄乌冲突的催化,而在俄乌局势致使俄镍出现供应紧张的背后,镍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为多头逼空。多家机构意见认为,镍价行情已脱离基本面范畴。

中联金信息网总经理韩建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据其认为,此次逼空最终关乎镍定价权的争夺。

“逼空”博弈为何出现?

所谓逼空,即逼迫空方买入,这一术语来源于期货。逼空行情下,多头认为市场上可进行交割的货源稀缺,利用资金优势不断增加仓位,逼迫空头在没有足够的货进行交割的情况下,以较高价格平仓离场。这一逼仓方式的基础为现货的相对有限性和资金的相对无限性。

此次逼空的主战场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下称伦金所),其拥有有色金属市场定价权。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分析师王彦青认为,伦金所的制度天然就对逼仓有利,不设涨跌幅的情况下,空头方在货源紧张的时候难有转圜余地,从而也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现象发生。

“期货有两方面作用,主要是企业利用期货交易套期保值,来规避生产经营风险。” 中联金信息网总经理韩建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企业套期保值,交割产品有生产周期,交割的产品都是未来的资源。而本次行情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多头基于空头在短期内无法交割货源的判断以及伦金所对于交割品的限制而进行的逼空行为。

韩建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LME镍期货合约中可交割的是纯度超过99.8%的精炼镍,被疑为空头的青山控股主要产品为镍铁、高冰镍等,均无法直接用于在伦金所进行交割,意味着如青山控股未能平仓或延期交割,则必须通过另行生产或购入可交割的现货完成在LME交割行为。

此轮逼空行情亦受到近期俄乌冲突的催化。俄罗斯镍企诺里尔斯克(Norilsk Nickel)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镍生产商之一,占全球精炼镍产量的比例超过23%。俄乌冲突导致大量俄镍无法进入市场交易,对镍价上涨形成支撑。上海钢联不锈钢事业部镍分析师陈平平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全球镍低库存状态下,俄乌局势升级导致资源流通受阻,引发市场担忧。

而在俄乌局势致使俄镍出现供应紧张的背后,镍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为多头逼空。多家机构意见认为,镍价行情已脱离基本面范畴。

金源期货提出,镍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俄乌冲突的升级,市场担忧俄镍供应将会受到限制,叠加目前不断下降的伦镍库存,因此出现了多逼空的行情走势。目前来看,镍价行情已经开始脱离基本面范畴,进入市场对于库存以及交仓的博弈之中,行情走势不确定性更大。

博弈背后或为争夺镍定价权

镍被广泛应用在钢铁、镍基合金、电镀、电池等领域,其中不锈钢是第一大领域,约占全球镍消费的70%。

镍应用的另一领域,为近年关注度高涨的新能源领域。市场意见认为,镍未来需求将受新能源汽车驱动。平安证券曾在此前的研报中提出,受益动力电池高镍化以及新能源汽车较快发展,预计2019~2025年全球及中国镍需求将以4.0%和4.3%复合增速增长。

我国是镍的消费大国,但自身镍储量并不丰富。工信部2016年10月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显示,2015年我国镍生产量为23.2万吨,表观消费量则达到102万吨,镍对外依存度为86%。该规划提出,鼓励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开发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境外铜、铝、镍、稀贵金属等矿产资源生产基地建设。

青山控股正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赴全球镍储量最丰富的印尼进行工业投资,2013年建设的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是中印尼两国经贸合作的示范园区,后于2016年被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确认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截至2020年,印尼青山园区累计投资约95亿美元,已发展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运输通道的现代化大型工业园区,首个入园项目系年产30万吨镍铁及其配套电厂项目。

项光达此前曾就投资印尼表示,印尼丰富的镍矿资源,可以让企业摆脱被动的国际镍价波动局面,掌握成本控制的自主权。

2021年3月,青山控股间接宣布高冰镍产线试制成功。市场意见认为,青山高冰镍的成功试产打通了“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这条路径,不仅能缓解新能源行业镍原料供应紧张局面,更为不锈钢行业未来众多镍铁产线谋求新发展。

据韩建标介绍,高冰镍经硫酸溶等生产环节,获得的硫酸镍,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厂商可利用高冰镍来替代量少价高的精炼镍,来生产硫酸镍以节约生产制造成本。

韩建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此次逼空最终仍关乎镍定价权的争夺。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中国银行研究院去年7月的一份研报中提出,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面临的障碍之一是交易量大,但影响力有限。

研报以原油市场为例。当前,我国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位,然而,上海油价格更多地反映国内以及亚太地区供需,主要作为部分中资企业原油贸易基准价,相关应用场景以及标的使用范围有限。黄金市场同样如此,2020 年我国上金所黄金交易量、实务交割量均居全球前列,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极”。近年来,上金所积极推动“上海金”基准价使用,但国际黄金交易以及主流产品仍以美元计价的伦敦金、纽约金作为基准。

编辑 徐超 校对 陈荻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印尼   青山   伦敦   空头   精炼   多头   史诗   贝壳   巨头   记者   行情   国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