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有哪些征兆?除了泡沫尿和浮肿,这3种症状也要格外注意

上周大姨晕倒后被送到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需要透析。大家去医院看她的时候,大姨夫一直在哭,说自己大意了,前一阶段大姨就吃不下饭,还吐了几次,他以为是吃多了油,少吃油腻的,多吃点蔬菜水果清清肠胃就好了。

大姨夫也是不容易,大姨的身体一直不好,高血压,高血糖,6年的时间因为脑梗住过2次院,虽然后来恢复得还可以,自理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脑子不记事,吃药打针都需要大姨夫准备好了给她。大姨夫还要照顾孙子,因此很多时候照顾的不是那么精细,这次也是晕倒了被送到医院,才检查出尿毒症,只能靠透析活命。

尿毒症有哪些征兆?除了泡沫尿和浮肿,这3种症状也要格外注意

肾脏是身体重要的器官,主要的作用是过滤血液,排泄掉血液中的废弃物,分泌各种激素,如果肾功能受到损伤,就会严重损害健康。

一般来说,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如果是肾脏受损早期,还没有进入失代偿期,很多患者是不表现出症状的,因此很难被发现。而当肾功能损伤严重,也就是已经进入了失代偿期,很难控制疾病的进展,如果这时候再不注意,很容易就进入肾衰竭和尿毒症阶段,今后就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或者换肾了。

因此,对于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来说,越早发现,越早预防,则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性越小。

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很多朋友提到尿毒症,都想到了浮肿。经常听到有人谈论说:XXX得了尿毒症,全身浮肿,一按一个窝窝,很长时间都不恢复。

尿毒症有哪些征兆?除了泡沫尿和浮肿,这3种症状也要格外注意

确实,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身体浮肿的症状,这时候正常的代谢没有办法完成,酸碱就容易失去平衡,水钠潴留,患者身体会出现缺水的现象,就是一直想喝水,但是却没有正常量的尿液排出,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无尿的情况。排尿量减少,水分不断地累积,体内的水分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出现浮肿的现象,可能表现为脸部浮肿,也可能是下肢浮肿,所以身体出现浮肿,就需要警惕尿毒症。

也有一些了解医学知识的人知道泡沫尿,也就是尿液中出现泡沫。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排出的尿液中几乎是没有泡沫的,但是肾脏受损的患者,则会出现尿液中有泡沫,并且泡沫长期间不消失的情况。泡沫尿主要和肾损伤后的蛋白质流失有关,但是并不能仅凭这个就判断肾功能出了问题,因为导致泡沫尿的原因很多,除了肾损伤之外,还有炎症、长期憋尿、便池中的清洗剂等。不过,出现泡沫尿应该尽早做个检查。

尿毒症有哪些征兆?除了泡沫尿和浮肿,这3种症状也要格外注意

除了泡沫尿和身体浮肿之外,身体出现以下3种异常,需要格外注意!

1. 出现疲乏、劳累的症状

肾脏会出现一种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众所众知,红细胞携带氧气供应到全身的器官组织,因此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氧气供应不上,就会出现一活动就气喘吁吁的现象,甚至不运动也会出现疲劳、无力的症状。

此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肾功能的过滤功能下降,毒素累积,从而影响人在睡眠过程中的呼吸,导致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升高,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也是让人疲乏、无力的原因之一。

2. 皮肤瘙痒

很多肾损伤初期的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但是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肾损伤后身体的代谢出现紊乱,产生的有害物质没有办法顺利排出体外,这些有害物质不断的累积,就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

尿毒症有哪些征兆?除了泡沫尿和浮肿,这3种症状也要格外注意

另外,肾脏还具有保持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出现肾损伤的现象,这些电解质的平衡会被打破,导致肌肉痉挛或者其他部位的抽筋。

3.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尿毒症会降低身体消化系统的功能,使胃肠道出现不适感,主要原因是肾脏损伤之后,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肠道内的胺类物质增多,导致很多人口中会出现氨味,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局部溃疡、感染,轻度的会出现消化不良、胃口下降等不良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了胃肠道的不良症状,不要单纯的以为病变就在消化系统,也需要排除肾损伤的可能,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肾脏算是身体的劳模了,并且肾脏与肝脏不同,肝损伤如果不严重可以自我修复,但是肾脏没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肾功能,比如多喝水,不憋尿,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少熬夜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尿毒症   症状   泡沫   红细胞   姨夫   肾脏   征兆   损伤   肾功能   患者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