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独家|残疾人艺术家陈孟静:音乐结缘嫁到乐陵,过硬实力登上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

3月4日晚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当运动员开始入场时,一组由《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金蛇狂舞》等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成的民乐串烧,既有国际化的视听音乐体验,又尽显国风雅韵之美。在演奏这组乐曲的团队中,有一位来自德州乐陵市的残疾人大提琴演奏家——陈孟静。

陈孟静如何与音乐结缘,并克服身体的不便,凭着挚爱与坚守,一步步追逐音乐梦想,登上了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3月5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走近陈孟静,聆听了她与音乐一路为伴,乐观面对人生、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

德报独家 残疾人艺术家陈孟静:音乐结缘嫁到乐陵,过硬实力登上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

陈孟静(后排中)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

“小的时候没有接触过音乐,也没有想过做音乐。”陈孟静说,她与音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缘分”。

1987年出生的陈孟静,籍贯江苏徐州,1岁那年,因为高烧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右腿肌肉萎缩,几乎没有了知觉。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针灸、手术,中医西医看了很多,却没有好转。读高中时,听说有机会被残联选拔当运动员,陈孟静就开始锻炼运动项目,练了一段时间,却迟迟没等到残联选拔运动员的消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那里听说,去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特教学院学音乐,既能学得一技之长,还非常快乐,一下点燃了她对学音乐的热情。

“我自己的事儿都是自己做出,父母经常说我有主见,不让他们操心。”陈孟静说,当时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音乐,实现自力更生,没想到自己能与音乐为伴,一路坚持走到今天。

下定了决心的陈孟静,把父母给的几千块钱缝在衣服兜里,背了一大包煎饼就和朋友进京,追求梦想了。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唯有热爱才能抵挡岁月漫长。到北京后,陈孟静选择了学习大提琴,因为找不到专业老师学习,她就自己学,向同学朋友学。

作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小白”,她还闹过笑话:因为没有见过大提琴,在给大提琴的弓子擦拭松香时,她就模仿自己见过的擦拭二胡弓子的方法,在弓子的两面都擦。有同学看到了,笑着告诉她,大提琴的弓子只使用一面,所以只在使用的那一面擦拭松香就可以了。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怎么擦弓子。”回想起初学时的情景,陈孟静感慨万千,因为右腿肌肉萎缩,腰腹臀的力量都受到影响,而练琴的时候需要气息下沉,她就很难做到。加入学校乐团后,和别人一起练习同样一首曲子,她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别人学会就回去了,她经常加班练到很晚,直到练熟了才回去。”陈孟静的丈夫,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业务副团长仲辉乐说,就在不久前,拿到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的曲谱后,为了尽快把曲谱背下来,陈孟静尝试了各种办法,一句一句背,再一段一段背,晚上睡着了做梦还在背。“作为一名不是科班出身的音乐人,她的基础弱一点,接受新乐曲比较慢,为了跟上大家的节奏,她从不怕苦,总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仲辉乐说,陈孟静不仅学了大提琴,还学会了古筝。

说起陈孟静,不得不提仲辉乐。

1984年出生的仲辉乐,是乐陵市花园镇仲家村人,因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只有1.0。三四岁的时候,仲辉乐就显示出了很强的音乐天赋。在德州盲校读书时,师从曾在德州歌舞团工作过的王海生学习吹笛子。读大学时他学的专业是推拿按摩,毕业后几经波折,才于2006年到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特教学院当了一名音乐老师,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2006年,陈孟静到学校读书,是她与仲辉乐的初相识。

从陌生师生到朝夕相处,相同的音乐梦想和经历的坎坷磨难,让两个人的心越走越近。

德报独家 残疾人艺术家陈孟静:音乐结缘嫁到乐陵,过硬实力登上冬残奥会开幕式舞台

陈孟静和仲辉乐练习乐器

2008年,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特教学院仲辉乐所教的30多名身有不同残疾的音乐特长生即将毕业。仲辉乐和好友、同事刘继东观察到,就业市场难以容纳这些身有残疾的音乐人。

“毕业就失业,对这些学生来说,就面临着放弃音乐梦想、走上自谋职业的路子。”仲辉乐和刘继东找学生们谈了以后,决定成立乐团,让大家永远在一起,继续音乐的梦想。

仲辉乐和刘继东两人都辞去了学校的工作,拿出自己所有的五万多元积蓄,带着其中的20 多名学生开启了新的梦想之旅。

乐团追着一位知名指挥家到了西安,请他帮忙排练适合市场演出的节目。因为没钱租房,他们找到了一处废弃的苗圃,住进了里面破旧的房子。

“苗圃里的草1米多高,大家一起拔草打扫,房子也很破旧,大家却很有激情,没有空调风扇,就每天追着树荫排练。”陈孟静说,正是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她看到了仲辉乐的热心、执着和踏实。

由于没演出,乐团没收入,生活也越来越拮据,有些学生的家长就提出了质疑,还有几个家长干脆把孩子带回了家,这对仲辉乐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那一阵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仲辉乐说,太难受了,他就跑到终南山上大哭了一场,回来后接着鼓励大家坚持下去。这一切,陈孟静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对仲辉乐产生了好感。

在西安待了4个多月,乐团正走投无路时,浙江的一位爱心企业家要挑选演员到景区演出,被乐团的专业水平所折服,就把他们都招聘到了浙江丽水的仙都风景区,一待就是3年。

在景区表演时,工作场地在山上,乐团住在山脚下,每天都需要爬坡上班,这对肢体残疾的团员是不小的挑战。每天去上班时,陈孟静都搀扶着比她行动更不方便的其他团员一起上山,善良的举动也打动了仲辉乐,两人开始相知相恋,于2010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随后,陈孟静把户口迁到了乐陵花园镇仲家村。

“我们的婚姻得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祝福。”仲辉乐说:“我眼睛不好,她的腿不方便,互相扶持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胸怀梦想的人总是不甘平庸、无所畏惧。

在景区演出3年,这群胸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渐渐不满足于每天过单调重复、缺少激情的生活,毅然决定跳出“舒适圈”,走向更宽广的舞台。2012年,大家商量后,选择了回到北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非常幸运的是,到北京后,乐团得到了一位爱心企业家的资助,并给乐团起了“山水”这个名字。“山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取自《论语》。目前,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是国内残疾人界唯一专注民族器乐兼顾声乐的专职乐团。

正如山的起伏,水的波动,乐团发展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演出时多时少。在朋友的建议下,乐团开始尝试转战自媒体,注册了抖音号,将直播间作为舞台。2018年,一曲民乐改编版的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让乐团“一炮走红”,带他们登上了国乐大典、中国乐器电视大赛。在这首乐曲中,弹古筝的陈孟静被网友们叫作“嫦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乐团的线下演出受到更大影响,长期提供资助的爱心企业也因经营不善停止资助, 2021年上半年,团队开始自负盈亏。“每一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互相加油,互相鼓励再坚持坚持。”陈孟静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全年,山水乐团在抖音平台直播超过180场,几乎每场都有数万观众。直播帮助他们走过艰难时刻,也让乐团获得了新的生机,民乐改编版《千年等一回》在抖音上收获了90余万赞。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一首《我只是想要一个冰墩墩》的曲子火遍全网,各种翻唱演绎成为时尚。

2月中旬的一天,仲辉乐听到了这首曲子,有了改编民乐版的想法,得到陈孟静和其他团员的支持。说干就干,仲辉乐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编曲,组织团员们排练了几遍后就进行了录制。2月11日,民乐版《我只是想要一个冰墩墩》上传到抖音平台后,迅速“火”了。

“再来一遍!”用笛子奏出欢腾俏皮的旋律,用弦乐搭配和声的民乐版《我只是想要一个冰墩墩》,在乐团直播间里曾返场三次。截至3月5日,这首曲子的观看量达到89万,点赞量1.5万。冬残奥会开幕后,仲辉乐创作的民乐版《雪容融之歌》已录制完成,近期将上传自媒体平台。

现在,山水乐团粉丝达到67.6万,线上直播让成员们实现了“再就业”,直播打赏保障了乐团的生活来源,还获得了更多关注。成员们也注册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乐团直播结束后再用自己的账号进行直播。能吹竹笛和唢呐的仲辉乐注册的“能吹哥”账号,现在已有粉丝51.8万,他和陈孟静拍摄的段子和直播深受粉丝喜爱。

“向前飞,不后退,我的故事要完美。”这是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山水乐团得原创歌曲《向前飞》中的一句词,这首歌唱出了乐团成员心目中的奥运精神,也是陈孟静、仲辉乐和其他乐团成员对梦想的一种感触。

因职业的特殊性,近几年,陈孟静和仲辉乐到德州的次数并不多,但是他们却始终牵挂着家乡和亲人。

“不管前面还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会一直坚持梦想走下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爱音乐、追求梦想,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贡献,用音乐弘扬正能量。”仲辉乐说,2014年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举行前,他创作了一曲《枣乡情》,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去年,仲辉乐代表乐陵市残联参加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的笛子独奏《秦川情》荣获银奖。仲辉乐和陈孟静参加的全国“全国助残日”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的合奏《黄河》荣获金奖。陈孟静曾代表山水乐团受邀参加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文莱等驻华大使馆庆典演出,先后获得浙江省民乐大赛器乐合奏(白鹤飞)金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器乐电视大赛》复赛晋级奖、全国残疾人艺术高校器乐合奏(茉莉花)比赛金奖等荣誉。

“德州市残联、乐陵市残联对我们非常关注,为我们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还为我们创造回家乡演出的机会。”陈孟静说,现在她和仲辉乐的儿子已经11岁了,以后一定经常带着孩子回家,让孩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作为一个执着的音乐人,把传统民乐发扬光大是仲辉乐内心深处的大梦想,而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他期待加入更多的家乡元素。“希望有机会能为父老乡亲献上一台精彩的民乐专场演出,我们也会继续努力,带动更多家乡的朋友爱上民乐、学习民乐,为乡村文化振兴培养文化人才。”仲辉乐说,现在他正在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进修,陈孟静也主动学习提升,正在备考古筝教师资格证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胥爱珍 张睿 通讯员 | 林慧超 龙晓峰

审核 | 胥爱珍 终审 | 尹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乐陵市   乐陵   弓子   德州   音乐   民乐   大提琴   过硬   残疾人   开幕式   北京   艺术家   乐团   演出   舞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