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著名企业家、青年导师李开复年轻时的人生可谓顺风顺水,39岁就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后来又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并在48岁时创办“创新工厂”开始创业。


李开复自认身强体健,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几乎连家人都忘记了。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可在2013年的一次寻常体检中,52岁的李开复被医生告知,他患上了淋巴癌四期,腹部的肿瘤多达20多个。


“死神”的突然造访,让李开复得以停下匆匆的步伐,在经历了疾病初期的痛苦迷茫后,李开复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命。


他放下了骄傲、学会了感恩、修复了和家人的关系,做回了真实的自己,李开复说,他选择享受这段“人生计划之外的假期”。


因为心态的改变,李开复千疮百孔的身体得以慢慢修复,最终李开复战胜了癌症,用全新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新生”。


病愈后李开复不无感慨地说:“除了我的身体有待修补,没想到,我的心灵也神奇般地得到滋养。”


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曾说:“心者,身之主宰。”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这个人身体的健康情况。


正所谓: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当一个人的心灵被治愈的时候,这个人的身体也就自然而然被修复了。


在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的《药树》一书中,朱建军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和李开复一样濒临死亡的癌症患者——陈树,是怎样在心理学家海音的帮助下,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与“死神”达成和解的。


佛曰“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当一个人的心态变了,一切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一:取悦自己,为自己而活


在生病之前,李开复一直宣扬:“让世界因你而不同”,他以为:自己是无私地为了改变世界在努力。


可是生病之后,李开复去请教星云大师,星云大师问李开复:“你做的一切事情,究竟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而做,还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名而做?”


简单的一句问话让李开复猛然顿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是用一个美好的“包装”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借着“为世界”的名义,来“为自己”。


从那一刻起,李开复突然就放下了。


自己并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就算是“为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以?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其实很多时候,像李开复一样,在“取悦别人”和“成全自己”之间,我们会首先选择“取悦别人”,我们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怕一旦说出来就会失去世人的尊敬,破坏了世人眼中完美的个人形象。


心理学家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讨好型人格”,尽管这种“讨好型人格”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但长期以来,对一些人来说,“取悦别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药树》的主人公陈树就是这样一个“取悦别人”的女子。

《药树》的开头是一场特殊的婚礼——一场奔向“死亡”的“完美婚礼”。



作为新娘的陈树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虽然她连床都下不了,但她就要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夏靖之举行婚礼了。



酒店已经定好、请柬已经发出,甚至连电视台的记者都要来报道,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等婚礼过后,陈树就可以毫无遗憾地在人们的羡慕和祝福中,和“死神”一起离开了。



然而,真的毫无遗憾吗?



“就像是演一场电影,浪漫故事的结局已经被写好”,女主角要死,才是一个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但是陈树不甘心,她还不想死。像很多孩子一样,陈树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要乖巧懂事,所有的表现要配得上别人的赞美和期许,一旦达不到别人的要求,似乎就是自己的错。



所以,尽管陈树在潜意识里不想举行婚礼,不想在人们的期待中死去,但她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幸好,陈树是幸运的。



在心理学家海音的帮助下,陈树的自我意识渐渐苏醒,最终她勇敢地选择了“成全自己”。



别人要看的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婚礼,一场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幻想,但陈树没有义务去成全这种“幻想”,陈树最终取消了婚礼。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与其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如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尽管“死神”如影随形,但只要自己不放弃,“死神”就只能站在一边看着,毫无作为。



在海音的引导下,陈树开始勇敢地直面“死神”,直面自己真实的内心,她的生命也一点点恢复了生机。



当陈树的心结被一点点地打开,母亲的偏见、童年的创伤、手足之间的隔阂、爱情的危机……那些导致陈树生病的诱因被层层揭开,生命的枯枝被一点点清除,淤塞的情感得到疏通,陈树的生命就像枯枝抽出了新芽,癌细胞也一点点地被控制……



所谓“病由心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陈树、李开复一样,压抑着自己真实的感受,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而这也成了很多疾病的根源。



很喜欢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 费曼的一句话:“我没有义务去成全别人对我的期待。”



生命是自己的,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人生于世,短短几十年,取悦自己远比取悦别人更重要。



尽管为自己而活需要莫大的勇气,然而,为了新生,一切都值得!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二:学会谅解,懂得放下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他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童年幸福与否又有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我们不幸生长在一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该如何自救?



陈树的母亲重男轻女,为了讨好母亲,陈树从小就努力让自己变成那个最优秀的孩子。



陈树也做到了,年纪轻轻就成为企业高管,工资拿回家给家里买房买车,还让不学无术的弟弟去留学。



然而陈树为家庭所做的一切却换不来感激,母亲觉得陈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陈树虽然心有不甘,但她表面温柔懂事,一直以来,陈树都将创伤埋在心里最隐蔽的角落,从不示人。



然后陈树天真地以为,那些创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慢慢抚平,殊不知创伤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生根发芽。



其实要想真正抚平创伤,唯一的办法是直面它,正视它,可陈树自己没有那个勇气。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幸而在海音的帮助下,陈树开始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终于有一日,陈树和母亲谈起了重男轻女的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揭开创伤,达成谅解,放下执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母亲对自己重男轻女的思想心知肚明,她也深知自己对不起陈树。



感受到母亲的歉意,陈树的心里一下子就释然了,就像李开复所说:“其实人生里最重要的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而陈树的母亲之所以会那样对待陈树,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在和母亲深入交流后,陈树得知:母亲从小也被陈树的外婆“虐待”,而外婆严厉对待母亲的原因是希望母亲能变得“有用”,因为只有“有用”才能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立足,而不至于被家族“抛弃”。



由于“命运在家族中的传递”,所以在陈树母亲的潜意识中,她严苛对待陈树,其实并不是真的“讨厌”陈树,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保护”陈树。



某些流于表面的情感,会掩盖更为真实的情感。体会到母亲的不易,陈树从内心原谅了母亲,同时陈树也放下了多年来和弟弟、和男友之间的心结。



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是有能力做出选择的,原生家庭的不幸从来就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羁绊,正如海音对陈树说的:“是生还是死,选择权在你!”



化解了人生的矛盾,放下了心结,冻结在陈树心里的冰山开始慢慢融化,犹如枯木逢春,陈树的身体和她的心灵一起,走向了春天。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写在最后:


陈树和李开复一样,他们都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通过对生命的反思,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战胜了“死神”。



《药树》是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的心理治疗小说。



本书通过陈树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向呈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诡谲、虚实相生的癌症病人的心灵奇旅。



如果将“癌症”看作我们人生的低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被“癌症”困扰,生活会给你蜜糖,也会给你伤疤,当岁月流逝,那些伤疤会慢慢结痂,成为你生命中最坚硬的部分,百毒不侵。



只有拥有一个好心态,才能让我们走过荆棘丛生的人生低谷,迎来美好的新生。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一个好心态,胜过世间一切良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心态   重男轻女   心理学家   良药   创伤   癌症   死神   婚礼   世间   母亲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