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和老师有着共同的目标,本应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共同推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然而,在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却可能因为发生了误解,或是彼此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不少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而冷静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化解不必要的争端。

可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也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后果。

“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家长在群里骂老师,引发一场风波

江西上饶有位家长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孩子在上八年级,家长发现孩子比较厌学,学习成绩不断退步,考虑给孩子换个班级。

但班主任老师表示这事自己做不了主,因为是学校分班,建议家长按照学校程序办理。

家长与学校沟通未果,却对老师产生了误会,觉得老师是故意阻碍孩子换班。

家长越想越生气,便在家长群里发了一些激动的话语,其中包括“像你这种人也配做个合格的班主任”“肮脏了老师两个字”“简直误人子弟”等等,让人瞠目结舌。

“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可想而知,班主任老师受到这样的言语攻击后,会是多么震怒,但老师尽可能控制情绪,只询问了家长一句“是什么意思”。

没想到家长变本加厉地发表不雅话语,还咒骂老师“儿子甚至孙子终将付出应有报应”。

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家长此举彻底激怒了老师,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对簿公堂的闹剧。

经过调解,这位家长承认了错误,向班主任老师道歉,而老师最终也接受了道歉。

“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缺乏尊重和沟通,让小问题变得如此严重

虽说事情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但还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这位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实在过于简单、粗暴,对老师也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才会让小问题变得如此严重。

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假如家长能够耐心了解学校的转班级程序,然后积极与校方沟通协调;

假如对于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家长可以私下找老师谈谈想法,问问建议,那么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事实上,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渴望看到孩子的进步无可厚非,但我们一定不能忽略一点,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所以看到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先不要急于问责,更不能把学校、老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而是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就事论事,靠沟通化解不必要的争端。

“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家长和老师沟通,注意做好这几个方面

沟通前不必有太多顾虑

家长在和老师沟通前,会有不少顾虑,比如觉得老师平时工作繁忙,担心自己会打扰老师,引起老师的反感。

有这种鼓励的家长往往是很有同理心的,一般也不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占用老师的时间,可能确实有疑难问题需要老师帮忙解决。

这时候家长不妨鼓起勇气,找一个适当的时机,把问题直接发给老师,这样老师看到后就可以帮家长解答。

沟通方式注意体现尊重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沟通效率,在给老师留言前最好不要用“在吗”之类的说法。

家长可以直接表明用意,但要注意文明用语,多用“麻烦您”“谢谢您”“您费心了”之类的说法,避免使用“你应该”“你必须”这种带有指令性质的说法。

“你儿子会有报应”,家长怒骂班主任,老师:你要为言行付出代价

沟通过程中注意阐明态度

家长可以表示对老师的理解,同时要让老师知道自己愿意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愿意承担好在家里的教育任务,不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学校和老师。

如果与老师发生了意见分歧,家长可以采用“两分化”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指出孩子的实际情况,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告诉老师,最终和老师达成共识。

当然,家长也要注意到,有的时候孩子因为理解有误,或是不想被处罚,会回家传递一些不够准确的信息,让家长对老师产生误会。

这时候家长也不要急着发火,而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先和老师沟通,才能把事情弄清楚,误会也会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班主任   家长   老师   报应   言行   误会   代价   情绪   说法   儿子   事情   方式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