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款码不得经营,线下收单聚合风云乍起


个人收款码不得经营,线下收单聚合风云乍起



3月1日开始,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微信和支付宝都发布了声明,对于商户的收款方式进行了调整。个人收款码只能用于个人之间,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这次调整是根据央行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通知》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个人收款码不得经营,线下收单聚合风云乍起

1.支付宝、微信的收款模式微调


面对新政的要求,支付宝和微信都发布了声明,对收款模式进行调整。微信支付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3月1日之后,结合用户收款情况,将陆续通过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发出邀请, 在用户自愿情况下提供个人经营收款码,免费领取物料码牌,还能享受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等更多权益和服务。此外,用户如果希望申请,“收款小账本”首页会逐步向用户开放申请入口,申请完成后可享受同等待遇。


支付宝表示,3月1日起, 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升级后,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还将会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赔”保障额度等权益。针对个人收款码升级方式,支付宝将结合用户的收款特征,对用户发出个人收款码升级邀请,在尊重用户选择的前提下,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服务。同时, 用户原有个人收款码不停用、不关闭、功能不变。用户如果希望升级,也可在“商家服务”首页相关入口提交申请,升级完成后可享受同等待遇。

个人收款码不得经营,线下收单聚合风云乍起

2.收款市场暗流涌动,甄别经营性活动或有细则出台


市场认为,3月1日之后,线下个体工商户从个人收款码向商户收款码迁移是必然的趋势。在转变的过程中,支付宝和微信或面临着被分流部分“直连”商户的情况,部分商户或转向线下专业收单服务机构,比如银行提供的收单服务。


事实上,目前,多家银行和支付机构在积极推广自身的聚合收款码,就是希望在新政策实施之后快速地抢占市场的潜在机会。以前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牢牢掌控的收单市场或许会出现松动,这也给银行收单业务带来机会。如果银行能够适时地推出一些优惠措施,或许也能抢到一部分市场份额。


当然,市场或许也会有一些擦边球的行为,比如一个小摊贩,尤其是流动的小摊贩的收款业务如何监管就是难点。他们势必还会通过个人收款码进行收款。但确实他们也是经营性行为,这时候鉴别和监督就变得比较困难。如果他们不接受收单系统(机构)的商户收款服务,怎么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明显经营行为的标准监管部门还没有公布。


证券分析机构认为,当前普遍存在个体工商户通过个人收款码进行经营性收款,造成交易性质混淆,交易信息失真,风控环节难以把控。禁止个人收款码用于经营性收款,可有效识别个人收款和经营性收款,进而进行针对性的风控管理,规避潜在风险。

个人收款码不得经营,线下收单聚合风云乍起

3.收单机构的混战时代


目前,已经有一些银行机构开展了收单业务,通过聚合码进行收单,这是符合最新政策要求的商户收款码,整合了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全渠道收款方式,资金无需提现,可以直接进入绑定的银行账户。这都是银行收单业务的优势所在。


国有大行都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一些银行推出的聚合收款码支持大中小微商家免费开店、免费店铺推广。这也是抢夺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一个最有利时机,银行机构不会放弃这个推广自己收单业务的机会。而且,可以预计的是,部分商户转向线下专业收单服务机构的可能性在增加。


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因为拥有极大的群众基础,本身还有一定的免费刺激手段,本身的渠道优势在有效和口碑传播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散和扩张,这是其自身的优势带来的,也是足够丰富的应用场景下的必然趋势。互联网企业一贯使用的手法就是通过支付补贴和营销活动等来拉升市场份额、形成客户粘性,进而垄断流量和渠道,这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还难以有效改变。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两大巨头想独享收单市场红利的时代或许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各类收单服务机构将会把注意力和资源更多引向商户服务,不单单地为了市场份额本身来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而服务将成为主流,本身的收单行为也会变得五花八门百花齐放,而谁家的服务好,优惠多,方便高效,自然会得到商户的认可和追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账本   服务机构   权益   渠道   方式   机构   业务   银行   风云   用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