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3月4日

北京冬残奥会将拉开大幕

作为冬残奥会吉祥物

可爱的雪容融

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主场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日前

冰墩墩与雪容融

挥手告别的视频

打动了许多人

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

“顶流”冰墩墩

终于下班了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1月20日晚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路的“冰雪廊道”景观亮灯,市民途经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造型。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月25日上午

北京冬残奥村开村

在志愿者的镜头中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

雪容融

迈着可爱的小碎步

开始营业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海客新闻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雪容融的原型

是一只红灯笼

顶部“长城纹”造型象征吉祥

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

寓意着和平友谊

灯笼面部的雪块

寄托了“瑞雪兆丰年”的美好寓意

拟人化的设计

凸显出吉祥物可爱的一面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1月20日晚间,位于北京市北土城路与民族大道交汇处题为“盛世华章”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造型亮灯。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雪容融的灵感创意

来自于“95后”学生姜宇帆

#1

小灯笼诞生记

姜宇帆就读于

吉林艺术学院

据她讲述

雪容融的诞生经历了不少故事

最初

她想以麋鹿为原形进行设计

后经过多次讨论

在老师的启发下

才以红灯笼、中国结为基础创作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吸引路过的市民拍照打卡。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在全球征集的近6000件作品中

名为‘吉祥如意’的中国结、中国灯笼形象

位列三甲

进入下一轮的修改

但冬奥组委专家们的意见是

“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

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

都要重新开始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北京街头树立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雕塑与行人“共赏”雪景。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姜宇帆说:

“设计团队加上我一共16人

大家都很辛苦

‘雪容融’后来的修改

都是团队成员一起完成的

经过很多改动

不是一下子就变成现在的‘雪容融’。”

就这样

设计团队倾尽心血

有时会加班到深夜

为完善设计稿

整个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往返北京近30次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雪容融”。北京冬奥组委 供图

#2

可爱的小细节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留意过

雪容融肚子中间

会徽的位置是可以发光的

寓意着温暖世界和点亮心中梦想

雪容融身上有13根金色轴线

象征第13届冬残奥会

雪容融也是有嘴巴的

白雪小脸蛋下面的弧线处就是

姜宇帆透露

最初给“雪容融”画上眼睛

但在红色灯笼背景下并不明显

现在眼睛部位的融化的雪

是后来的创意

赋予了它“雪打灯笼”的内涵

恰好契合冬奥会雪的元素

雪容融开始上班了!粉它

图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北京冬奥组委 供图

#3

“雪容融”名字的由来

“我起过呦呦鹿鸣的‘呦呦’

还有‘满满’

以及太多其他的名字

每次去北京修改设计稿

都要带几个新名字。”

姜宇帆这样说回忆

最终

“雪容融”这个名字

由奥组委和北大的老师确定

雪,象征洁白、美丽

是冰雪运动的特点

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

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承载着诸多美好寓意

雪容融将同世界各地

残疾人运动员一道

温暖冬残奥赛场

3月4日

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鸟巢

又一场冰雪盛会

将来到你我身边

带着热切期盼

和雪容融一起向未来!

来源:中新体坛(cnssports)

作者:刘星晨 李思航

编辑:丁宝秀

责编:宋方灿

【来源:中国新闻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冬奥会   吉祥物   寓意   灯笼   北京   中国   团队   来源   记者   可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