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2月27日11点06分

长征八号遥二火箭

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顺利发射升空

成功实现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一次发射22颗卫星

创造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发射(截屏图)


这22颗卫星中

有一颗特别受湖北人关注

它就是武汉大学牵头

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研制的

“启明星”微纳卫星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启明星”卫星图片


“启明星”个头很小

整星重量约为19kg

但它集成的功能却很多

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

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

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启明星卫星绘图

白天能够获取32谱段

高光谱地球表面地物影像

能够分析水体主要污染物

为水体环境监测提供预警

夜间能够获取8谱段

夜光地球表面影像

更准确分析灯光与经济关系

研究光污染对健康影响

它还能获取红外遥感影像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珞珈一号”拍摄的武汉夜光遥感影像


“启明星”微纳卫星

是华中首颗“学生造”卫星

缘起于武大学生的想法

研制于武大学生的实践

服务于武大师生的未来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学生研发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缘 起

2019年9月

在武大一次论文答辩会上

有学生提到有很多新想法

得不到想要的数据去验证

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金光教授

与学院巫兆聪教授商量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武大遥感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但以往研究很依赖国外数据

为何不研制自己设计的卫星

按自己需求获取遥感数据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学生团队在工作中

研 制

“启明星”研发之初就决定

让在校学生当主角

共有50多名武大学生参与

其中本科生就有20名左右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

部分学生的经历和收获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宋宇飞:

我月初就来到文昌发射基地,参与了星箭组合前的最后测试,见证了卫星发射的全流程。看到长征八号一飞冲天,听到一句句“遥测信号正常”,我的内心激动得无与伦比。“启明星”带着我们的期许遨游太空,希望它将来能为武大发展,为中国的遥感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周昊:

我主要参与的是前期的系统组织方案的研讨,以及后期卫星传感器的集成与测试。传感器集成通俗地说就是,像搭积木一样把卫星各种载荷和设备搭好,确保它们在太空中万无一失。卫星研制工作非常复杂,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博士生李津津:

我师从李熙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夜光遥感。能够参与启明星卫星夜光相机的辐射定标工作,我非常自豪。更荣幸的是,我的建议得到老师和团队的肯定,使启明星卫星成为全球第一颗具有8个波段夜光相机的卫星。研制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差距,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想法最终得到实现,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博士生李妩舟:

我是金光老师的学生,主要负责卫星的姿态控制。这方面的传感器之前也学习过,但总感觉一知半解,经过这次卫星研制经历得到了深刻的理解。我想这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书上看得再多,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一次。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博士生张雪峰:

我的工作是建立数字卫星系统,它是一套卫星模拟仿真系统,可以在卫星发射前测试零部件的正确性,在卫星上天后监测卫星的状态,还能在今后应用中发送操控指令。我之前是学软件的,这次跟硬件打交道的经历,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博士生王广琦:

这颗卫星体积很小,但是要放很多传感器,我们要保证整个结构设计的强度,还要考虑重心平衡,难度很大。平时除了武大老师的指导,我们还经常跟长春光机所、哈工大的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跨学科、跨院所的合作经历,对我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是很好的积累。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本科生林炜华:

我大三时就报名参加了研制小组,主要是负责卫星高光谱工作波段设计,要搜集很多国内外的数据,做数据分析。作为本科生能跟着学长、学姐一起工作,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很感谢武大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这段经历让我知道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为遥感事业奋斗的决心。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陈俊博:

我们小组主要从事卫星的数据地面处理工作。王密教授带着我们攻克了多重难关,让启明星具有了在轨可编程的能力,今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成像规划,发送指令控制卫星。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柯诗韵:

曾经,我在大一听院士讲《测绘学概论》时,觉得卫星离我们那么遥远,现在我觉得它近在咫尺。那时我在结课论文中写道,希望将来遥感卫星能更多地服务普通人,现在启明星卫星就能做到想拍哪里、要怎样的角度、时段都可以自己决定,服务普通的学生,这对武大遥感学科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黄淑娟:

我很荣幸从本科阶段就参与到启明星的研制工作中。还记得读大一时,老师带我们去参观武大卫星地面站,那时我想卫星离我们好遥远,所以后来知道学生也能参与造卫星时,我迫不及待就报名了。三年来,很多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刻理解,这是最大的收获。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硕士生饶可奕:

我主要负责启明星一号的后期研究应用,让它将来能更好地服务武大师生。我们的想法是探索“遥感+AI”,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启明星高光谱影像的智能处理。我本科学的是计算机,通过参与启明星计划跨入了卫星和遥感的大门,极大地增加了我跨专业学习的信心。

未 来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和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毛庆洲教授介绍,“启明星”卫星从设计、制造、生产、调试到发射升空,历经了三年时间,克服了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它能够推动武汉大学的遥感学科从软件向硬件的升级,帮助学生更全面掌握遥感、航天方面的知识。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毛庆洲教授(中)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巫兆聪教授介绍,“启明星”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工作模式非常灵活,在轨运行时可以按照地面不同的应用目的去设计和调整方案。将来它将成为武大师生的空间实验平台,成为武大在太空中的实验设施。师生有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通过它获取数据去验证。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巫兆聪教授


巫兆聪认为,“启明星”卫星的成功研制可以帮学生提升三种自信:


一是对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自信;


二是对武大遥感学科实力的自信;


三是对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自信。


刚刚,武汉大学“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金光教授

金光教授透露,“启明星”卫星将来除了服务湖北经济发展,服务武大师生科研,还将展现湖北科研实力,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未来,“启明星”卫星将为全球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免费共享数据。

来源:极目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启明星   遥感   光谱   硕士生   武汉大学   师生   将来   教授   数据   学生   工作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