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观看北京冬奥会着实过了一把瘾,尤其是冰上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也让我想起儿时感觉“特别委屈”的一件事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我出生成长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70年代末期,在一个林场的子弟学校读高中,冬天那叫一个冷啊!最低温度基本都是在零下30多度,滴水成冰。当时班主任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高个子男老师,有一天,班主任宣布,为丰富同学们的体育课,从明天开始,全班同学凌晨5点集合“浇冰场”。凌晨浇冰场的好处,一是气温低,结冰快;二是不耽误正常上课;三是考验和锻炼学生的革命意志(当时班主任的原话)。班主任还讲了很多滑冰的好处,还说自己上学时滑冰得过奖之类的。男同学自然是欢呼雀跃,女同学叽叽喳喳都很不情愿。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凌晨5点,同学们冒着严寒,住校的同学带脸盆、非住校的同学带着家里的水桶、铁锹、尖镐等工具,汇集到距离学校约300米远的一处地势平坦的菜地。天没亮,借着月光和周边皑皑白雪的映衬,一点不影响干活。选定的菜地比篮球场大一些,最主要的是菜地边有一条河。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积雪很厚,需要清理出大部分积雪,余下少量的用来平整菜地的地垄沟。老师分配女生把平整后的雪用脚踩实,男生轮流用尖镐刨开河面上的冰,冰很厚,需要力气大的人来干。20多厘米的冰层刨出一个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孔,大家用水桶提、脸盆端,把水泼在平整好的菜地上。第一天泼的水只能“打底”,一部分水渗入雪地,一部分水在地上结冰封住了地面。就这样连续一周,一个简易的冰场成型了。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每天浇冰场回到宿舍,我们女同学的头发上、睫毛上都挂满了霜,衣服鞋子上溅上的水都被冻得硬邦邦的,有的手脚冻得钻心地疼。大家发牢骚抱怨:光浇冰场也不会滑冰,应该让男生去浇,一定是老师想滑冰才让我们去浇冰场……。我更是觉得委屈,因为最后一天我端着水滑倒了,一盆水全浇在自己身上,手掌也让冰碴划破了。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自由活动课,班主任总是兴致勃勃组织全班同学“滑冰”。说是集体活动,20多个女同学没有会滑的,只是围观,给滑倒的男生“喝彩”,谁摔得越滑稽赢得的“喝彩”声越大。男生也只能轮流滑,因为只有班主任和两个男生有冰刀鞋。班主任滑得很好,背着手弓着腰,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还能来一点花样,有时停下来给同学做示范、讲解要领……。

观看北京冬奥会,想起多年前受过的“委屈”

看奥运比赛期间,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往事,当年的委屈现在已经烟消云散,甚至还有些怀念。我在想,如果当年我的班主任赶上现在这个年代,那么喜欢滑冰的年轻人,不知道会不会参加奥运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委屈   冰场   菜地   冬奥会   水桶   体育课   积雪   北京   女同学   班主任   男生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