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随着2022冬奥会的闭幕,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更难得的是,2月初,由美国知名投票网站Ranker发起的“史上最成功奥运会”的票选中,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连同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包揽了榜单的前三名。

之所以每一次世界级的体育盛会,中国都能得到各国体育健儿以及观众的认可,是因为无论从开幕式的内容编排,还是赛场的赛程安排,甚至是场馆的配套设施,任何一个环节当地奥组委和建设单位都力争做到更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企业界的大力支持。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比如此次冬奥会,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在中标国家速滑馆主体冷源项目的同时,还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这家企业便是格力电器。很多网友对此评论说:“董明珠又拿下一城。”

一、恰到好处的冷,如何做到?

随着北京“双奥之城”荣誉的获得,曾举办过夏季奥运的一系列场馆,也先后实现了“双奥场馆”的历史性成就。相比夏季奥运会,冬奥会的承办难度要更高一些。具体来说,比赛场馆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冰面坚硬、选手不冷、观众舒适。那么同一家场馆,又是怎样做到既能办夏季运动,又能举行冰雪赛事呢?我们以著名的“水立方”为例。

水立方,是国家游泳中心的第一个名称,如今,它又有了新称号:冰立方。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水立方承办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一系列赛事。今年冬奥会上,水立方又适时改造,成为了北京冬奥会冰壶赛事的主场馆。

冰壶,素有“冰上贵族运动”之称,“贵族”二字,精准呈现了冰壶运动的特殊之处:它是对比赛场地要求最为严格的冬奥赛事之一,同时也全面体现了冬奥场馆对配套设施的苛刻要求。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其一、要确保冰面达到比赛要求,温度必须保持在-8.5 左右;

其二、冰面以上1.5米,温度需上升至8到12度,以避免影响选手发挥;

其三、观众区域温度还应维持在16到18度之间,保障舒适的观赏体验。

这个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的艰巨任务,被格力的冷源系统扛下了。为实现分区温控,格力为水立方安装了3台低温风冷螺杆机组。

风冷式机组是以自然冷源为制冷方式,格力的风冷机组对比其他国际制冷品牌,直接省略了冷却塔、冷却水泵等传统机组部件,通过充分利用冬季北京的天然气候,显著降低了功耗。除此之外,格力的冷风机组还与冷冻水系统、设备群控等多种智能化设备搭配运行,使格力冷源系统在-20 ~48 的宽温差环境温度下,依然能稳定运行,同时也满足了场馆不同区域对不同温度区间的苛刻要求。

除了冰壶场地,冬奥会还有一个场地对整体温控要求更严格,它便是冬奥会速滑主场地——“冰丝带”,那格力又是如何突破难关的呢?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二、“冰丝带”冷源:从外企垄断到全面自产,节能40%

本着成本节约的原则,冬奥会的大多数体育场馆,均使用老的冬季运动场馆。而冰丝带,是为数不多的,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特意建设的大型新场馆。直到2018年,北京夏奥会举办10年后,“冰丝带”场馆才破土动工。

作为体育场馆的后来者,动工更晚的冰丝带注定要比它的前辈们造型更新颖、更科技,功能也更全面。

根据公开的数据,冰丝带有着全亚洲最大的冰面,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可同时接待2000人进行各项冰上运动,如冰壶、速滑、花滑等。此次北京冬奥会,冰丝带承担着男女500米、1000米、1500米速滑等涉及14块金牌的比赛项目。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冰面面积大,同时又是场地要求严格的速度滑冰,以上两点,使冰丝带的总冷负荷达到了11300KW,相当于3214冷吨。冷吨是制冷学的单位,1吨0度饱和水转化为0度冰所需制冷量,即为1冷吨。按照美国标准,1冷吨相当于3024千卡/小时,而普通1P空调制冷量约为2000卡。粗略计算,要维持冰丝带的比赛温度符合要求,需要近5000台1P空调满负荷运转。当然了,大型运动场馆不可能这么办。

和冰立方一样,冰丝带的冷源设备,格力又成功中标。为了保障冷源供应的充足稳定,格力投放了4台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值得注意的是,制冷式离心机技术,也经历了技术由外企垄断到国产突破的过程。早年间的外国制冷离心机,虽然制冷量高于传统空调,但进口价格昂贵,而且由于频率固定,耗能也十分令人头疼。

 董明珠再下一城,打破欧美离心机技术垄断,节能40%中标冬奥场馆

格力经过多年攻关,不仅实现了离心机的完全自研、自产,同时还有所改进。此次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的冷源离心机设备,以其特有的永磁变频功能,使离心机整体功耗降低了40%,进而使整个冬奥会场馆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三、结语

回想当年的里约奥运会,早在2009年获得举办资格后,巴西方面就第一时间连线中国,希望获得“全方位支持”。什么支持?物资、物料、场馆建设技术。

在中国的协调帮助下,里约奥运会总算开成了,但依然超支近一倍,综合亏损上百亿美元,是现代奥运中最亏本的一届。因为物资、技术全靠进口,办奥运怎能不贵?

不过,在奥运会“谁举办、谁亏损”的如今,中国却凭借如格力等“掌握核心科技”的世界级品牌,成为连续举办世界级运动赛事的制胜法宝。而这再次告诉我们:唯有制造业,才是保障国家发展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离心机   里约   场馆   永磁   冬奥会   丝带   北京   中国   机组   节能   温度   欧美   技术   董明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