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的成功,论中国式教育,孩子成为普通人很可耻吗?

谷爱凌的成功,论中国式教育,孩子成为普通人很可耻吗?


鼓吹名人、明星,实则是在对普通人的挑衅。这届冬奥会,谷爱凌被刷屏。她被刷屏的原因,不仅因为她夺冠了,而且还因为她靓丽的外表和健美的身材、斯坦福名校加持,手握多个代言,以及学霸的父母、优渥的家庭背景。种种荣誉加在一起,她俨然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媒体对她的报道和刷屏,再次成就了她冬奥会顶流的位置。我不否定她的成绩,她的成绩无疑是国人的骄傲。但难道她的成功仅仅是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吗?难道其他的参赛选手就不努力吗?我认为所有的成功都只是暂时的。成功涉及了个人运气、环境、基因、家庭背景等等综合因素。我们为什么要把个人的成就加以放大,从而抹杀了那些同样为此次奥运会全力以赴的人。他们有的人可能教练不够优秀,可能背景不够好,可能训练的环境不够好,但是他们刻苦训练、不放弃理想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报道吗?为什么只有站上舞台的人才享受到了瞩目的聚光灯,平凡努力的人,难道不该获得掌声吗?学霸付出了百分之七十的努力,而一个普通人却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为什么只歌颂了学霸。我们到底歌颂的是什么?


如果只为结果歌颂,显然我们陷入了一种虚无的赞扬。红旗上升,是底下的护旗手的功劳。人们忽视了旗帜为什么上升,而是关注于旗帜的飘扬、色彩的鲜艳,那么,这种掌声究竟是被塑造的。也就是大众的意识是被谁掌控。为什么我们鼓励第一、标榜明星,为什么我们鼓励竞争,注重结果,为什么我们划分等级,区分名校。如今,大众产生了这种孤立的赞美,离不开长期浸润的文化。家长们会告诉孩子,不要和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一起玩。从小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建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单一价值观。这个孩子好看,这个孩子成绩好,这个孩子的家长有文化,这个孩子多才多艺。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在教育中不断地对人进行分门别类。进而把自己也划分到这里面。所以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物质贫瘠、地位不高而感到不自信、感到失败。所以羽生结弦才说努力也得不到回报。可见他没有把过程都成一种享受和热爱,为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这种社会价值导向会导致什么结果?会导致所有人丧失了生命过程的美好,全部都在追逐结果的利益的最大化。不关注创业的过程,一心只想着利润。不享受学习的乐趣,一心只想着考上名校。不关注生命本身,一心只想着达到人生的目的。终究,摘得果实的人只是极少数部分人而已。但我们却把目标放在了极少部分人身上。每一个活着的中国人,都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成了人生目的。数十年的努力,都可能毁在了结果上。当他们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年华已经丧失。他们只不过活在了被塑造出来的文化里面。可是,拿掉这些文化,你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假如媒体报道一个普通的参赛人员,那么,由于大众关注度不高,就失去了焦点,也失去了报道的价值。所以,刷屏的不是媒体,而是大众自己的品味。我们常看到国外的电视台主持人且长相一般且年龄偏大。但是国内却相反。所以国内的微整形为什么这几年崛起特别快,就是因为大众对单一价值观的推崇。


谁也不想去做一个小众人物。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不受待见,且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你走进人群,免不了要被人品头论足。他们用他们的价值观衡量你。如果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他们,彼此就会失去了交集。而你只能沦为小众。如果你想要用你的价值观去教育大众,那么,你一定会被反击。大众的价值观已经非常稳固,且经过了常年累月的建设,不易推翻。我感叹我们的生命正在凋零。我们在花一般灿烂的季节,灵魂就已经枯萎。我们承认这个世界的美好,却不懂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那些默默努力,在赛场上留下背影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欣赏,值得我们去挖掘他们身上不一样的闪光点。因为这些人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影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幸福,不在于金牌。荣誉虽然好,但是过程更重要。我们的目的在于让生命自由地奔放,而不是强迫自己奔向被构建起来的标准。每个人的生命姿态应该是自由的、多元的,内在充满了美好和幸福,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机器人。你的优势在于成为你自己,而不是你爹妈让你成为的人,也不是成为谷爱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孩子   目的   大众   可耻   名校   普通人   价值观   美好   过程   努力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