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温经汤是一个非常好的妇科调经要方。但是许多医生都知道,这个方子的出处:一个出自《金匮要略》我们简称金匮温经汤、一个出自《妇人良方》我们简称为妇人温经汤。那么这个不同出处的方子我们该如何运用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说。

首先我们说说金匮温经汤。金匮温经汤别名:调经散,大温经汤,小温经汤方源:这个方子源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 吴茱萸 、 当归、 芍药 、 川芎 、 人参 、 桂枝、 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甘草、 半夏、 麦冬 去心。方中,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暖血,兼通血脉;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阿胶、麦冬和当归养血益阴,以生新血;丹皮化瘀行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人参、甘草补益中气。半夏温中和胃降逆;本方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扶正祛邪。功用是: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主要用于: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现代常用于运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也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我们再说说妇人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出于《妇人大全良方·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第十二》

《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温经汤……”。

妇人温经汤有当归、 川芎、 肉桂 、莪术、 醋炒 、牡丹皮、 人参 、牛膝 、甘草组成。其功用为: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主治: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月经过多,有血块。方中桂心温经散寒,通脉调经;人参甘温补气,助桂心通阳散寒;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调经;莪术、丹皮、牛膝活血祛瘀,助当归、川芎通行血滞;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全方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由此可见以上二个“温经汤”均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功效。其中《金匮要略》“温经汤”扶正祛邪、养血生血之力较强,兼有益气健胃、滋阴润燥的作用;《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行滞祛淤(瘀)之力较强。二者均为治疗月经不调、证属冲任虚寒、淤(瘀)血阻滞的常用方剂。出现阴血不足、内热症状者,宜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淤(瘀)血阻滞较重者,以《良方大全》温经汤较好。

运用“温经汤”时,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万不可以病名、药名为据,贸然对号入座,以免酿成大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具体临床症状的轻重,在原方的基础上酌情加减,或调整药物的用量。一般情况下,《金匮要略》“温经汤”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主要用于寒凝血瘀的血海虚寒,月经不调,闭经,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得热痛减,其脉沉紧者。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月经稀发、量少、闭经、痛经等。整体来说金匮温经汤偏于补虚,而妇人温经汤偏于泄实。

《金匮要略》里的温经汤和《妇人良方大全》里的温经汤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金匮要略   良方   妇人   川芎   方子   月经不调   当归   甘草   人参   养血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