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是如何炼成的?

张艺谋在他今年的春节大片《狙击手》中,没有说过这个背景和细节。

今天,飞春读传就根据《狙击手》原型和历史背景,来说说历史上志愿军的神枪手,张桃芳,是如何炼成的。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狙击手》镜头)

自古英雄出少年,22岁,当张桃芳得知自己被分到通讯兵里后,心里咯噔一下。

当通讯兵?啥时候能立功?

不行,他得找指导员谈谈。

“离家时,我都跟我媳妇说好了,”张桃芳悄悄对指导员说,“她在家多种地打粮,支援前线,我在前方努力杀敌,争取早日给她寄回立功喜报……”

就是这番悄悄话,肺腑之言,打动了指导员。几天后,他调到了战斗班。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时间是1952年9月,新的番号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步兵第24军72师214团3营8连9班。

此时的韩战,已经进入后期,双方阵地进入拉锯战状态,为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全军组织优秀狙击手,对联军单个目标进行射杀。

5月起,全军狙击运动,8月,炮兵也加入其中,最终形成全军性的冷枪冷炮运动,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公开资料显示,这年4月至8月,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最盛,歼敌达13600人。

张桃芳随部队驻扎在著名的597.9高地,也就是黄继光牺牲的阵地。

他来到阵地的第一天,先去看了黄继光牺牲的碉堡,心中默念,要做一个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而冷枪冷炮的运动,是他大显身手的战场。

敌我阵地相距很近,犬牙交错,最近的几十米,能在自己的战壕里,看到敌军的眼珠是黑是蓝。

然而,由于防御工事严密,想用落后的莫辛-纳甘步枪狙击敌人,还需要很强的战术。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产于俄国的莫辛-纳甘步枪,一支8斤重)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方也是高手;另一方面,敌人是移动中的活靶,不是石头任你瞄。

此时,部队有个狙击组,选拔的都是经过训练的优秀射手。

张桃芳刚入伍半年,22岁的新兵蛋子,如何进入狙击组?

他向班长请教。

班长说,光有热情不行,得勤学苦练。

怎么练?

这里有大学问。

张桃芳在晚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其中学问。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1 练臂力

一杆莫辛-纳甘枪,8斤重,拎起它不费啥。但要在交战中稳妥妥地定位,几秒内举重若轻,一步到位,分毫不差,必须有稳健的臂力。

这得练。

张桃芳双臂吊沙袋,不,严格来说,是用破床单包沙子,绑到自己手臂上,天天练力量。

这是基本的,硬杠杠的,必须拿下。

2 练准头

这是一个狙击手的硬核技术。

训练场上,几百米之外,举枪就正中靶心。而到了战场上,必须一枪中敌人眉心。

可此时的张桃芳,别说中靶心了,试了2次打靶,全部是“吃烧饼”——0环。

为练好这个本领,可得下苦功夫了。

白天,他对着山上的石头练,对着树木打;晚上,借着星光、月光、煤油灯练。

笨鸟先飞,人不怕起点低,只要有热情,下苦功夫,没有学不会的本领。

3 找感觉

苦练之余,他还请教班长和狙击高手,如何锁定目标。

有人会问,你瞄准目标,通过瞄准镜扣扳机不就行了,还能怎么锁定?

这是外行。

首先,莫辛-纳甘是没有光学瞄准镜的,完全靠准星和眼力。

其次,张桃芳在训练时,是以石头、树等静止不动的物体为靶子的。而在实战中,敌人狡猾且善于躲避,如何捕捉时机,一枪毙命,是个难题。

在战友老师们的帮助下,他研究出了守株待兔、一石二鸟、声东击西等十分有效的战术。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成名后的张桃芳)

渐渐地,他总结出了规律:

打活靶子,除了精准测距,还要找对“提前量”,就是说,你得打在他的前面,但前面到哪里,是个感觉。

他发现,下山跑的敌人,要瞄他的脚;慢的人,瞄准他的膝盖;上山的敌人,瞄向他的头;而爬得快的,就瞄向他头上10厘米左右的地方。

就这样,靠着勤学苦练,他终于越打越顺利。

一天,他用9发子弹报销了7个美军,高兴极了,立即给媳妇寄立功喜报。

媳妇回信说,县长都去他家送喜报了。

其实,张桃芳除了保家卫国的觉悟高,和勤学苦练硬功夫之外,还有一个别人不可取代的,那就是他的视力特别好。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曾在千米之外消灭敌人,晚年到了74岁,还能在10米外的墙上看到小钉子,这是先天素质差别,一般人做不到。

张桃芳在狙击战中渐渐出名,40多天的时间里,他用240发子弹射杀射伤敌军71人,全连第一。

报纸刊登了他的事迹。军长皮定均奖励他高级军靴。

1953年5月24日,在歼敌人数刚刚达到团的番号214后,他奉命回国参加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接见。

张艺谋《狙击手》里没说的细节:真实的志愿军狙击手如何炼成的?

这些故事和背景,张艺谋在他今年的春节大片《狙击手》中并未告知,但片中的年轻志愿军战士大永,以莫辛-纳甘一一击毙美军狙击手的人,其历史原型,就是来自张桃芳。(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志愿军   狙击手   靶心   勤学苦练   冷枪   喜报   指导员   阵地   班长   敌人   细节   真实   没说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