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2021年7月起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由4.125%调整至3.55%,一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则由2.25%调整至2.35%,存款利率的下调让不少依靠存款获得被动收入的人陷入了“收益”焦虑。

很遗憾的是从长期来看存款利率下调还会继续并且是几乎是不可逆的,那么是否终有一天中国会进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呢?

这一天确实会到来但大家请注意两点,一是中国虽然一直在降息但要降到零利率还需要经过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即使真的实施零利率或者负利率也不意味着存钱将没有任何利息。

先和大家解释下何为零(负)利率。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零(负)利率不意味着存钱没利息可收

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发达国家现在执行的就是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但老百姓在这些国家存钱可不意味着就没有利息可拿。

零利率和负利率指的是基准利率,由各国央行公布,是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进行资金交易时执行的利率,老百姓去商业银行存款并不是使用该利率。

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了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们自己定存款利率,就像商店里卖东西自己定商品价格一样。

商业银行们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存款利率以吸引老百姓存款。

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家也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公布基准利率以及最高利率上限,商业银行们可以在上限内自行决定存款利率。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比如,目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这是央行公布的,市面上商业银行给到大家的最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5%,高于基准利率25个基点。

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吸纳存款给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普遍在1.9%至2.1%之间。

同样的道理,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的国家的商业银行也会提高存款利率,比如德国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为0%,商业银行们给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能在0.1%至0.5%之间。

在德国存入一万欧元一年能够拿到10欧元至50欧元不等的利息,虽然少但不至于一分钱也没有。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存款利率为何会越来越低

大家理解了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给出的实际存款利率是不同的道理后就不用担心未来存钱就真的会没有利息甚至要倒贴钱了。

此外,我们国家目前的基准利率距离零利率还有一定的距离,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更是达到了2.75%。

不过,存款利率持续下降是大势所趋,纵观最近的20年里,我国的基准利率虽然有过上调但总体而言趋势向下,目前的基准利率是为历史最低,未来还会继续下降。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2021年12月央行公布当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下降了0.05%;2022年1月公布的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为3.7%和4.6%,均有所下降。

贷款利率连续两个月下降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全球都在加息的情况下中国能够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效应越来越不突出,企业的边际盈利能力下降,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才能继续保持活力。

金融服务实体的方式之一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是贷款利率。

银行的贷款收入减少,只能将成本转嫁给储户,依靠调低存款利率来减少支付给储户的存款利息支出。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

零利率也好、负利率也罢,离我们还很遥远,而且真来临后也不至于没有任何利息,但存款利率不断下降、利息收入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拓宽理财渠道、增强投资能力。

中国老百姓,尤其是在三线城市以下生活的民众缺乏理财意识和投资。

人们只认银行存款,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存钱安全、省事,把钱交给银行后就能睡安稳觉了,存款期限到了以后必定能够不折不扣地拿回本金并赚取利息。

只是未来的利息将越来越少,1万元存一年只有几十元利息的花岂不是鸡肋?

如果你愿意忍受低投资收益那么可以继续把所有资金全部存在银行里,至少安全性是100%能够得到保障的。

负利率时代是否会到来?如果真来了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相反,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被动收入就只能逼着自己拓宽理财范围、提升投资能力,将全部或部分资金投到其他金融产品上,比如股票、基金、信用债等。

只是投资各类金融产品是存在风险的,我说的风险不是被骗的风险而是市场波动使得金融产品价格下跌引发的本金浮亏。

要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提高鉴别能力尽量减少风险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我并非危言耸听,也不会卖理财课或者推荐各类金融投资产品,只和大家普及金融知识,分享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提升个人投资能力的过程。

零(负)利率时代还很遥远,低利息时代已经来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将会越来越明显,你准备好改变投资思路了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利率   商业银行   央行   上限   利息   存款   老百姓   基准利率   风险   金融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