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云游记

川西,是我魂牵梦萦的远方,是跳跃于我心中不曾止息的诗行。

十余年来,为踏上那一方秘境,我一次又一次畅想谋划,却一次又一次叹息失望,深切地体会到了“公务在身,身不由己”的无奈。一次偶然相约,利用公休假日,我们说走就走,终于开始了神往已久的川西之行。

甲居藏寨,我到寨前愧词穷

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我们离开塔公草原,在八美镇用过中餐,前往丹巴县的甲居藏寨,到达时已是下午4点半钟。“甲居”在藏语中是百户人家的意思。2005年,甲居藏寨曾代表丹巴藏寨被评为全国六大最美古镇古村,并荣居榜首。

新春云游记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甲居藏寨座落在一面高高的山坡上,整个寨子依山就势而建,从大金河河谷,沿着山坡向上展开,直到卡帕玛群峰脚下,面积约5平方公里,共居住着140余户藏族人家。寨中树木繁茂,一片郁郁葱葱。千米之下的峡谷,大金河如桀骜不驯的苍龙,汹涌澎湃。

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细雨中的藏寨显得格外清新与绮丽。我们在山上的观景台俯瞰藏寨,最为耀眼的就是那一栋栋红、黄、青、白相间,藏式风格鲜明的碉楼民居,艺术化地镶嵌在青山茂林间。有的在万绿丛中露出一角鲜亮精美的屋檐或屋顶,与葱郁的林木相映成辉,生动成趣。层层梯田盘绕起伏,宛如一幅江南田园牧歌画卷。林荫中曲径交错,四通八达。

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我们走进寨子,在一座座庭院前探头探脑,东瞧瞧,西望望,却忌惮于藏区的习俗规矩,不敢冒然登门造访,里面的世界依然神秘。曾惯看许多侗寨、苗寨,比较起来,藏寨里花木扶疏,户与户,栋与栋,错落有致,独立成院,篱墙围隔,却又路径串连,邻里之间相应,鸡犬之声相闻,而显得更安全、更卫生、更私密、更个性、更具情调和诗情画意。尤其是免除了一家失火,四邻遭殃的隐患。

新春云游记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这些美轮美奂的藏寨民居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房子大多为两层,均为石木结构的石砌碉楼,色彩丰富,木质部分和屋檐为红色,墙体则是刷成白色或石块原色和白色相间,窗棂以红、黄描绘。建筑融入了藏族同胞对生命的信仰,保持着藏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敛、厚重,粗犷而有灵魂。

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成湘告诉我,藏族同胞建房的规矩是一代人负责建一层,第一层由爷爷建,第二层由父亲建,第三层就是孙子负责建。他还告诉我们,每栋房子背面墙体凸出的部分,像是挂着一个柜子的东西,是厕所,下端接有一根管子直通一楼。厕所之说我信了,藏族人民有智慧,化繁为简,方便适用。而说一代建一层楼,尚存疑窦。“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为何大多是两层楼房呢?莫非后生都“孔雀东南飞了”?

院墙外的圃畦里,蔬菜生机勃勃,青翠欲滴。路边的梨树、苹果树、无花果,成团成串,果实累累,伸手可摘。让我想起儿时家乡的柚子园,人从树下过,柚子撞人头的情景。

寨子里很安静,没有遇到藏寨居民。见有几位游客从一宅院走出来,相问得知,他们是旅居在这户民宿人家,每人每天食宿费180元。我们极为羡慕。

新春云游记

美丽的甲居藏寨。(拍摄:田文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们在林荫寨楼间漫行、歌吟、沉醉,感受着这里无与伦比的清新、宁静、闲适,仿佛一颗驿动的心有所归依。囿于文思迟钝,笔拙辞穷,我无法将这里的美精准地描述出来,内心十分沮丧。也许大美、真美不适合描述于文字,只能让她静静地潜在心底,作回味遐想。我想,如果能在这里小憩两天,徐徐地行,慢慢地赏,细细地品,那该是多美的享受啊!但是很遗憾,时间仓促,我们只能在短暂的一个半小时里浮光掠影。

其实我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甲居,秀美宜居甲天下,名副其实!

(亚文撰文,田文国摄影的游记《川西纪行》连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藏语   丹巴   藏族   碉楼   寨子   柚子   林荫   墙体   民居   游记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