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班会1: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同学们: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率先撞线后,转身看着运动场上的计时牌。当指示灯显示出9秒9的字样后,他摊开双手嘀咕了一句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海因斯告诉帕尔:自欧文斯创造了10秒3的百米成绩后,医学界曾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30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运动界非常流行,我也信以为真。但我想,我该跑出10秒1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最快的速度跑5公里。墨西哥奥运会上,当我看到自己跑出9秒9的新成绩后,我简直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成功之门不是紧锁着的,而是虚掩着的,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一样。

海因斯的故事或许大家比较陌生,但刘翔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黄种人在直道上的成功之门也是虚掩着的,刘翔推开了那扇门。同样,横在我们面前的高考之门,不用力去推,怎么知道它是虚掩着的呢?

想想我们安静的自习,想想老师们辛勤忙碌的身影,想想我们对于考试的严格以及对于思想激励工作的重视,想想我们的日清周结月考、学情周结簿以及错题本,想想我们誓师大会上振聋发聩的宣誓,我们感觉,这个成绩理所当然。如果同学们能够更加投入,我们的高考会更加出色,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实现人生的理想、迈进理想大学的殿堂。

请安静些,马上拿起你的书本,执行你的计划!

一个新摆钟跟两个老摆钟在对话。新钟说,我要摆十分钟是不是很辛苦?其中一个老钟就说,的确很辛苦,你要摆600下啊!但是另一个老钟却说,一点也不辛苦,你只要每次都以摆好下一次为目标就行了,别想着还有多少下没摆,那这还有什么辛苦的呢?往往拖累我们的是我们自己。这是个想法问题。如果每天都以完成一个小任务为目标,这样自然会觉得轻松很多吧。而总是想着要在短时间内把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完善,未免有点过急了。事实上,我的问题还有很多,根本不可能都解决得很好。可以说,是我们自己打击了自己,而迷茫也将在你明白这一切之后开始消失。迷茫在你做事情的同时消失!

因为只有不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成功距离我们有多远?本科离你有多远?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也许只有一门之隔。距离就是这么远,也是这么近,你赶快努力吧,其结果可以留给上帝。

世界上的事情,多求一个圆满的结局。而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过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决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到达临界点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后肉体和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合而为一。不能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会吃尽苦头;要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可能需经受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你能忍受黎明前那段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升起。

每次考试过后,总有不少的同学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黯然神伤。失望之余便是对自我深深的怀疑,甚至断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给自己贴上“智力不行”的标签;或者认为耽误得太多,已经为时过晚,再努力也是没有希望了。这些自我评价,就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心魔”,是一种自我蒙蔽,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最大障碍。

黑洞班会1: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今天,让我们一起弄清这样一个真相: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来看一下科学研究的成果:

  1、人的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中组成大脑皮质的细胞就有140亿个。一秒钟短短的时间内,大脑会发生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在这些星罗棋布的神经细胞中,每一个都与其他一万多个细胞保持着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脑仅占人体重量的2%,却要消耗人体1/4的氧气和1/5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体的“大食客”的原因。

  2、脑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细胞被开发的只占10%,即便人高度紧张和兴奋时,也有大约50%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前苏联学者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万分。如果人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大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3、美国科学家说,大脑的信息容量是很大的。大脑每天能记载8600万比特讯息。据估计,人的记忆系统一生能容纳100万亿比特讯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形象地描述大脑可贮存五亿本书的讯息,这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1000万册)的50倍。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脑的潜力发挥得还很少很少。有人估计,人在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潜力的1/4;另一些人估计用了1/10、2/10、3/10;还有人认为只用了5%,其余95%是一种尚未被利用的潜在能力,可见利用率是很低的。

  4、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迪生,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恩斯坦。爱恩斯坦死时曾表示过愿意将他的大脑捐献出来供人们研究,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实际上爱恩斯坦的大脑使用还不到全部的10%,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大脑使用都不到10%,那普通人的用了多少?有些人不到5%,有些则连1%都不到。这说明大脑至少有90%被荒废掉。

  这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比爱恩斯坦的相对论还伟大。想一想爱恩斯坦使用不到10%的大脑就可以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取得许许多多惊人的发现,那么我们如果多开发1%甚至10%,那结果会是怎样,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难怪英国著名智力训练家波诺博士说:“全世界最大的荒原就在你我的头发之下。

  所以,同学们,请不要随便为自我设限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随后,若将杯子盖上一个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将盖拿走,会发现那只跳蚤已经不能跳出杯子了,因为它将目标定到了不及盖的高度。

  看来,跳蚤因为几次失败就干脆放弃了继续努力,而让自己的潜能永远沉睡,这真是一个悲剧。我们也一样,考试成绩不好只能说明我们学习不够刻苦、方法不够科学,而不能说明我们智力有问题。同学们智力都居于大致同等的水平,没有智力超常的天才,也没有智力障碍的弱智。只要你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拥有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觉得自己永远不能成功的想法。一旦你有了这样的自我设限,你就真的跟那个跳蚤一样,先是放弃努力,然后等待无奈的命运。

黑洞班会1:你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有这样几个例子。

  1、一位富翁,有一位闭月羞花的千金小姐,求婚者太多,怎么遴选呢?小姐喜欢勇敢、坚毅的男子汉。富翁心生一计:把众多求婚者带到鳄鱼池边,谁能穿越鳄鱼池就可夺得花冠。求婚者面面相觑。突然,一位青年下池狂奔过池,跃上对岸。青年正要大骂:谁把我推下去的? 转念一想:自己因祸得福。千金一笑,皆大欢喜。

  ——你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暗中一推?如果没人推你,那么,请你自己义无反顾的跳下去吧。因为你是能够成功游到对岸的!

  2、越战致残归来的美国大兵路遇劫匪,凶残的劫匪不但抢劫他的财物,而且还放火点燃了他的赖以行走的轮椅。他急了,竟忘记了自己麻木的双腿,狂奔数百米。

  ——这是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潜能。

  3、胡达·克鲁斯老人70岁开始学习登山,随后20多年矢志不渝,冒险攀登高山,竟以95岁高龄登上日本富士山,创下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

  ——这是人在积极心态的鼓舞下挑战自身极限而开发出来的潜能。

  4、一名日本妇女趁幼儿熟睡之际外出购物。返家途中,在巷口与人闲聊,这时家中的幼儿醒来寻母,遂爬上阳台呼叫,不幸小孩一失足从阳台上坠落下来。其母飞奔至楼下,奇迹般地接住了自己的孩子。按道理说三岁幼儿体重约十五公斤重,从五楼坠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将近到达地面时的重量绝非常人所承受得了,况且这个人是个年近三十的妇女。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后来新闻界还专门请来举重运动员和赛跑运动员做了一个模拟实验,结果都无法成功地接住也无法及时赶到出事地点。

  ——这是伟大母爱的力量,激发了沉睡的潜能!

  亲爱的同学,老师家长们共同期待你的二轮成绩更加出色!

点关注,分享,在看,就是最大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求婚者   临界点   班会   美国   黑洞   潜能   跳蚤   智力   科学家   大脑   潜力   成绩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