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金墩墩扔掉,得有多变态

中华文化一直崇尚“胜不骄、败不馁”,这一点在参加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身上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的谷爱凌,赛后长时间陪伴和安慰出现失误的对手——此为胜不骄;连裁判都在事后承认给对手打分过高因而屈居亚军的坡面障碍技巧选手苏翊鸣,则淡定表示接受结果总结再战——是为败不馁!其他如足踝骨折仍微笑登场的高弘博、被判犯规取消成绩的任子威等中国运动员,无不体现了良好的自控力和强大的自信心!

能把金墩墩扔掉,得有多变态

中国单板滑雪U型池项目运动员高弘博

但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这种修养!尤其是某国代表队,基本上这些优质素质集体缺失。偶尔赢一次就叫嚣“今天赛场干净”,输的时候(很不幸,是大多数时候)要么耍赖要么骂脏话,唯恐丑态不能传遍世界,典型的“胜必骄败易怒”的分裂型人格——对人对己的态度极端分裂。

能把金墩墩扔掉,得有多变态

在颁奖仪式上莫名其妙做出扫地动作,又扔掉金墩墩

男子速度滑冰500米的颁奖仪式上,靠实力输给高亭宇的某国选手竟然做出扫奖台的动作,委实让人震惊。做为一个完全没有身体接触、没有裁判打分、完全靠成绩排名(绝对成绩)之项目的参赛选手,领奖时故意表达不满和抗议,我看他不是被人唆使就是脑子不够用。至于之后的辩解和找补更是漏洞百出,总之就是莫名其妙丑态百出!

骄与怒其实源自同一个深层原因——渴望从长期的历史、文化自卑中解脱,却又始终达不到自己幻想的自立自强境界,长而久之,造就了一个“卑”“忿”交加的民族性格。

这个群体的“卑”非常可笑:“抢注”端午节、否认卫满和孔子的中国人身份、意淫明朝的服装抄袭自他们…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对这个不算太弱小却从来不强大的群体而言,从西周到战国,从西汉到唐宋,再从大明到大清,以及之后被“倭”的殖民与“合并(吞并)”,乃至现代几十年来仰米粒尖鼻息的二等公民身份,无数次的臣服、反抗、失败、从属,竟然几乎找不到独立在世界发声的阶段,可怜,可“卑”!

易怒是“悲”与“卑”这种因的果。

从1910年耻辱地与海岛国签订合并条约,那个刚刚摆脱大清附属国地位13年的“帝国”宣告夭折。之后就是三十六年被殖民史,以及近八十年美国驻军,要说不憋屈不可能的。

当然,跟现在的主子翻脸真心不敢(毕竟北方兄弟曾差一点儿灭了他们)。那就和以前的老大叫叫板——我吼你怎么着!谁让我当年快wang国时你不管我!谁让你后来又打了我三年!呵呵了,典型弃婴或弃妇的报复性人格。哦,民格。

有荣誉感是好的,但是虚荣要不得。

不轻易服输也无妨,但是一旦输了又不敢承认则比较无聊(cao dan)。

体育不是战争,竞赛不是拼命。为了比赛的输赢而无所不用其极,该是多么地想证明自己,而实际上又是多么地自我迷失!


能把金墩墩扔掉,得有多变态

向裁判挥舞的“铁拳”

至于输掉比赛之后各种甩锅、指责、嫁祸以及谎言和挑衅,无不鲜明地暴露出传袭了一代又一代的畸形基因。这是病,遗传的!

人类社会和科技文明发展到今天,针对个体的基因改造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不知这个群体的心魔何时才能皈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意淫   海岛   奖台   胜不骄   败不馁   易怒   裁判   运动员   基因   群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