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让”出来的冠军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岳冉冉、李典、罗鑫、何磊静)一个差点参加不了北京冬奥会的人,靠队友“让”给她的名额来到北京,竟然还得了块金牌。

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500米赛场。

北京冬奥会 “让”出来的冠军

2月13日,美国选手埃林·杰克逊(右前)在比赛后与队友布里塔妮·鲍庆祝。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13日21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上演“女子飞人大战”,共有30名好手参加,其中就包括故事主角——33岁的美国选手布里塔妮·鲍,及她的队友埃林·杰克逊。

“如果没有鲍慷慨地让出参赛资格,我不可能出现在这。”夺得金牌的杰克逊潸然泪下,鲍是她最感激的人。

北京冬奥会 “让”出来的冠军

2月13日,美国选手埃林·杰克逊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500米决赛中。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今年年初, 美国举行冬奥会速滑项目资格选拔赛,杰克逊虽在本赛季世界杯排名第一,但在本土选拔赛上,她因出现一个小失误,最终排名第三。

按照选拔规则,美国队有两个500米名额,这意味着,29岁的杰克逊将无缘冬奥会。

就在此时,鲍宣布,放弃自己已获得的500米参赛名额。“我无法想象,世界排名第一的人竟然不能参加冬奥会!”鲍不想看到实力最强的人遗憾缺席。

鲍的主项不是500米,她还有1000米和1500米两个项目,而对杰克逊而言,500米是她最大的“冲金点”。

“500米名额应该给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杰克逊。”鲍“让”得坦荡。

北京冬奥会 “让”出来的冠军

2月13日,美国选手布里塔妮·鲍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最终的结果皆大欢喜。按照规则,国际滑联对最后的名额进行再分配,美国队意外收获第三个500米资格,“让贤”的鲍将与好友一起比赛。

当晚,杰克逊第14组出发,与她同组的是波兰选手卡娅·焦梅克。发令枪响,前100米,两人几乎并驾齐驱。进入弯道,杰克逊开始加速,她高频摆臂、用力蹬冰、大口呼吸。进入最后一个直道,她已经拉开了与对手距离。

杰克逊有如一道黑色闪电冲过终点,37秒04,成绩超过了暂列第一的高木美帆。杰克逊脸上露出笑容,隐隐感觉金牌有戏。当最后一组选手成绩出现在大屏幕上,杰克逊激动地与教练抱在一起。新晋“女飞人”掩面哭泣,“这块金牌意义重大……鲍拥抱了我,我俩都哭了,她说以我为荣、为我骄傲。”接受采访时杰克逊哽咽道。

北京冬奥会 “让”出来的冠军

2月13日,冠军美国选手埃林·杰克逊在颁发纪念品仪式上。新华社记者丁旭摄

鲍最终以38秒04的成绩位列第16。

杰克逊站在领奖台,抱着金色的“冰墩墩”,露出了一排白牙。

人们总能用智慧化解危机,用爱走出困境。或许,正是无私的“给予”让鲍通过额外席位重返500米赛场,正是“珍惜”与“争气”让杰克逊羽化成蝶。互相成全、彼此成就也许正是这样。

编辑:刘阳、黄绪国、季嘉东、李欣怡(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冬奥会   北京   杰克逊   选拔赛   美国   名额   队友   金牌   选手   成绩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