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火爆登场,资本热炒的万亿产业如何“掌控全局”?


预制菜火爆登场,资本热炒的万亿产业如何“掌控全局”?

(图源网络)

虎年春节,预制菜着实火了一把。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稳中提质。其中,餐饮消费逐渐回暖。”2月10日,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一些外卖平台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有的大型电商平台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0%。

公开数据显示,进入腊月以来,某生活消费类App搜索“预制菜”次数同比增长超10倍,带动“快手菜”“半成品菜”“加热即食”等相关概念搜索量整体较去年同期涨4倍;有线上买菜平台7天就卖出了300万份预制菜,每笔单价同比增长1倍。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规模超2000亿元,相关企业超7万家,近5年涌入大量参与者。尤其在过去一年,预制菜的战火逐渐蔓延至生鲜电商行业。另据相关机构报告,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8300亿元。

预制菜方便了家庭生活,但并非所有消费者都有和陈先生一样的好体验,图文不符、偷工减料、食材不新鲜、口味不佳等问题也让不少消费者“吐槽”不已。和其他生鲜产品不同,预制菜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极多,覆盖了原料、菜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挑战不言而喻。

01半成品预制菜火爆,显同质化竞争

据相关平台统计,消费者今年更喜欢“硬菜”,2022年货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增长148%,其中,羊蝎子火锅、卤水盆菜、花胶鸡、佛跳墙、猪肚鸡等地域特色半成品菜,尤其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

但平台预制菜的真正爆发,则是源于反复的疫情:就地过年等因素促使消费者的用餐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更多人选择在家吃饭,不仅要求方便、快速,还要变着花样的吃。基于此,2020年到2021年,预制菜被摆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带动生鲜电商竞相布局。

盒马是较早涉足预制菜的生鲜电商。早在2016年便进入这一领域,第二年便推出了不少预制菜爆品,例如销量不错的烤鱼、小龙虾。这让盒马看到了预制菜的潜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仅仅看预制菜,在整个平台上还谈不上有多少销售额占比,但“对零售门店来说,最有力的帮助是用户池子的扩充,抓住了年轻用户,就什么都有了。用户池的扩张、毛利率的上涨,自然能带动平台整体销售的提升。

截至目前,叮咚买菜不看绝对值,大盘占比我们翻了3-4倍,涨幅达到了300%。从销售量来看,叮咚买菜预制菜的销量已经破亿份。此外,京东到家数据显示,半成品净菜同比增长2.6倍。寿司、炸薯条、烤肠、沙拉、热狗等西式口味也有同比3.5倍及以上增长。而淘宝上的预制菜销量也同比增长超100%。地域上,天猫新生活研究所发现,今年春节“预制菜消费线”北移,以往在江浙沪最受欢迎,今年也登上了北京、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北部省市消费者的餐桌。

但随着各路玩家纷纷涌入赛道,市场难免出现同质化竞争趋势。根据《2020-2026年半成品菜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目前半成品菜生产企业众多、竞争较为激烈,集中度低,规模化企业较少。如何打好差异化路线,成为平台共同的难题。

在选品运营方面,各家创意百出,但发展思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将触角伸向供应链的更上游,获取更多的控制权。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据36氪和天眼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从融资时间来看,2015年和2016年出现融资高峰,分别有14起和17起,2020年起预制菜赛道热度再起,2020年和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23起融资。

预制菜火爆登场,资本热炒的万亿产业如何“掌控全局”?

如此看来,虽然半成品菜行业市场空间大,但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才能够区别于同类竞品,走出激烈的价格竞争,建立自身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

02“货不对版”吐槽多,“掌控全局”最重要

预制菜的消费加大了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隐患,预制菜是否卫生,安不安全,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也需要提示或引导消费者在最后环节的安全操作,多措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另消费者最为担心的是,一方面是作为新生事物,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另一方面由于预制菜的火爆,大量企业进入该领域,存在制作不规范问题。

由于预制菜采用速冻方式保鲜,食物在运输途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达不到,极易造成预制菜的变质。不少消费者提出,商家为节约成本,放置的冰袋数量不够或冰袋太小,影响食材新鲜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资质问题,一些预制菜商家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在后厨加工预制菜,设备不达标,食品生熟不分离,安全隐患大;二是存储风险,消费者收到预制菜后,应当迅速分门别类处置,区分冷冻、冷藏等;三是一些预制菜信息不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都应该标注清楚。

对于预制菜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关注食物的储藏运输。例如,运输过程中冷链环节也至关重要,要控制温度,还要注意运输途中的破损问题

的确,和其他生鲜产品不同,预制菜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极多,覆盖了原料、菜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挑战不言而喻。对于处于下游的生鲜电商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降低层层叠加的成本,以及多环节带来的效率问题。以叮咚买菜为例,在“拳击虾”产品投产之前,他们将原料的规格和价格提前锁定好,同时将对应的口味、原料一并提供给生产商家,于前期开始和供应链磨合。

除了联名产品之外,生鲜电商推出的预制菜品类还包括自研和其他品牌。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沟通和资金成本,在不断扩充预制菜品类的同时,生鲜电商都开始自建工厂,以期“掌控全局”。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标准不健全,食品安全仍存隐患。预制菜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的跨度较长,涉及菜品加工、冷链保鲜等多个环节。受限于冷冻保存技术,食材在长时间运输、加工过程中易出现不新鲜、腐败等问题,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另外,根据安信证券数据,超70%预制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其中不乏个体工商户以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行业难以达到规范化生产要求,产品质控存在问题。

产业链结构:由上游原材料、中游加工生产、下游2B/2C销售渠道三部分组成:上游:农产品、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原材料供应;中游:食品加工企业主要将原材料进行清洗、切割、精细化调味成半成品,部分品类还需经过加热和简单烹饪;下游:下游由2B和2C渠道组成。其中,2B渠道主要销售给餐饮企业;2C渠道则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等销售给消费者。

据了解,盒马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布局6大中央工厂,其中武汉的中央工厂计划于2022年年中投入使用。叮咚预制菜则在成立预制菜部门的同时,建立了叮咚谷雨松江加工厂,自建猪肉、3R食品、面食三条产品线,向农产品产业链上游渗透。

综上,对于平台来说,自建供应链的最大优势是减少成本。有自己的原料、运输链路、销售渠道和用户,一定是最具成本优势的选择。业内人士指出,统筹上下游产业链之后,还能避免很多食安问题。(来源:界面新闻、法治日报、36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生鲜   销量   赛道   半成品   下游   全局   安全隐患   环节   资本   消费者   加工   产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