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特别家教923期)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特别家教923期)


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电影。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爸爸妈妈狰狞的面目在孩子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这种恐惧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无法愈合的裂痕。


每对吵架父母的背后,都有不幸的孩子


童年时父母争吵的阴影让孩子哪怕长大成人也记得一清二楚,他们会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迎合别人来获得所有的人喜欢,一旦别人释放出不好的信号,就会产生自我厌弃,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会回避亲密关系。


调查研究显示: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相比较来看,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离婚还大,在父母争吵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应激压力的环境中,更容易患上一些心理疾病。


《奇葩大会》上有个很可爱的姑娘叫刘可乐,可是当她讲起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却发现她并没有像她的名字那样快乐生活。


刘可乐是一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躁郁症”。


抑郁时候的她每天都想自杀,而狂躁的时候,她精力超级旺盛,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或许影响一生。”


可乐的妈妈是个要求严格的人,严格到可乐考试考到第二名都不行。而可乐爸爸则是自由洒脱的人,一贯崇尚自由。


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磨合,而是常常会爆发出火星撞地球般的争吵。


可乐回想小时候父母争吵的画面总会在她的脑海里播放,爸爸妈妈争吵就像是一对无法共存的矛盾体,也让长大后的她陷入痛苦之中,久久无法挣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争吵就像一个漩涡,孩子无法从这个痛苦中脱身,只能被迫承担父母争吵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父母吵架声中成长的孩子,他们身上往往有很多相同的特质,比如,自卑、敏感、怯懦等性格缺陷,对人生的充满悲观,缺乏安全感,情感淡漠,不愿意结婚,有社交恐惧,不懂得与人相处。


如果你在父母的吵架中长大,你可以对比下面的问题,你占有几条?


1.性格存在缺陷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胆小,还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


有个大男孩说,小时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隐忍着;


再后来,父母吵的时候,他会朝他们怒吼;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暴脾气已经不受控制了,看着有不顺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发泄出来。


2.对人生充满悲观


不少人都表示,由于家庭的影响,导致自己长大后成了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有人说,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看到的也许都是积极、正能量的那一面,而自己却总能发现很多负面的东西。


3.不自信


容易和爱人发生争吵的父母,大多数对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宽容和耐心,孩子很容易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谩骂、打击时常会有,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被无情摧毁。


4.亲情淡漠


很多人都曾说到,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恨不得能够立马逃脱这个家,离家出走的念头不少人都有过。


因为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与和睦,所以对待亲情也显得异常的淡漠,很难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甚至成年后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回家。


还有人曾表示,自己对父母的恨甚至多过了爱。


5.社交恐惧


从小常经历父母吵架的孩子,长大后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惧。不喜和陌生人来往,也不善于和同学朋友深交,心理防线太深导致很难向人敞开心扉。也许有些人外表看似乐观外向,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谈,可真正能够走入他内心的朋友寥寥无几。


6.影响恋爱观与择偶


父母吵架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往往能够延续到他成年以后,由于经常目睹父母间的夫妻相处方式,使得他们开始不相信爱情或者很难对异性产生信任。


有人表示,不愿意谈恋爱也不想成家,因为没觉得结婚有多幸福,也不知道该如何和爱人相处。


7.缺乏安全感


爸爸妈妈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害怕发生的事情。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也时刻要担心父母是不是会随时分开,或者不要自己了。


而且由于年纪小,很多孩子都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无形中加重了心理负担。由于长期被恐惧、不安和紧张折磨,孩子的安全感严重缺乏。


8.不会正确表达情绪


很多人都提到过一点:不会生气,也不会吵架。这个“不会”有两重意思,一是不会去和人计较,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


有人说,从不敢朝人发脾气,即使人家玩笑开的有点重,自己内心明明很生气,可就是不敢表达出来,因为不敢和人有冲突,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更害怕互相伤害。


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琐事, 夫妻之间难免会发生争吵,每次争吵都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吗?怎么做才能减少伤害,甚至能对孩子的成长有点帮助呢?


学会正确的吵架


我们有时候特别害怕吵架,怕给孩子带来坏影响。但是情绪来了有时候也控制不住,吵完了又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中... ...其实,大人之间的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坏。


江西卫视曾经做过关于“爸妈吵架你是什么感受”的调查,里面有一个小男孩是这样说的:“我觉得很好玩。因为他们吵架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我觉得他们吵完了之后,感情会越来越深刻。”


你看,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吵架都会伤害孩子。


研究了近30年的家庭冲突课题,和同事发表了超过百篇的有关父母争吵、沟通矛盾的心理学文章的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家马克•卡明斯认为:有很多的家庭争吵和矛盾并不会伤害到孩子,反而,孩子们会在父母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受益。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吵架模式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虽然有争吵,有意见不合,但态度是积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争吵是有限度的,不会发展成街坊邻里都隔墙知晓的程度;


不会将对方的意见全盘否定,争吵的过程中,对另一半有支持和妥协的行为反而是有益于家庭关系、问题解决的。如果仅仅抱着吵赢架的目的那可就得不偿失,最后架吵赢了,却输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经历这样的吵架模式,孩子可以更好的发展社交技能和自尊,拥有更高的安全感,同时与父母建立更好的关系,在学校表现更好,心理问题更少。


所以,如果你能“正确吵架”,那就不用太因此紧张了。


冲突的艺术


1.吵架就是吵架


在婴幼儿0-5岁这个年龄,夫妻的冲突最好要避开孩子。


因为这时候的争吵,宝宝们更多地只会感受到父母某种强烈的情绪,并感到恐惧,这些早年的情绪印记,常常会成为不安全感的来源。


他们的认知功能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事后和宝宝们解释,争吵带来的冲击,也不容易被安抚。


而在5岁之后的年纪,父母在某件事的观点、生活的琐事或是家庭内部分工等情况,产生的冲突,是可以让孩子看到的。


让他们能够完整的体验到,从冲突发生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可以先去看到,孩子在见到父母吵架时的情绪,并尝试鼓励孩子表达,也告诉他们,之前的冲突是爸爸妈妈自己的原因,现在已经解决,并且告知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让整个争吵可以画上完满的“句号”。


2.解除绑定


当在孩子面前,发现对方开始对自己进行人格上的侮辱时,要立刻停止沟通,并说明原因。


这也是象征性地帮助子女建立边界,当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这些早年的印象,可以保护其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有时候父母发现自己在发生冲突时,需要和孩子进行绑定,需要觉察到这一方面是和对方在那个时刻断了连接,需要另外的关系来安抚。


也可能想企图建立某种联盟,可以在冲突中获胜,并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或是潜意识担心对方和孩子的连接更紧密。


无论是哪种情况,父母都需要知道,此时孩子不再是孩子,他们需要变成另外的角色,去完成某种任务,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部分家庭,在冲突后,完全放弃了和对方的沟通,转向和孩子的连接,不是把另一个人排除在外,就是双方相互争夺孩子的注意力,并且相互给自己的子女灌输对方的错误和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深度的个人成长之外,如果有什么可以迅速使用的方法,那就是觉察本人的相关状态,把孩子放到原本的位置上去,让夫妻二人的冲突,在彼此之间进行。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特别家教923期)


3.回到秩序


在亲密关系中,有很多需求是非常原始和“幼稚”的,当这些需求受挫,个体往往也会做出很多“幼稚”的反应。


有的成人会直接坐到地上像孩童般大哭。后天的教育可能会阻止相关的画面,但还是可以从语气、感觉和行为中,嗅到这样的信息。


比如,有位中学生在网上求助,就说父母吵架起来就像小孩子一样,不听劝,询问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父母的功能在吵架的时候失效了,或者是某一方的的功能一直没有在线。


相关类型的冲突,最好先要避开孩子,花些时间,等待双方都恢复到恰当的状态。


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争吵其实已经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孩子难免卷入其中,暂时的回避,是为了两人在不被打扰的环境下,能够展示出平时被压抑的部分。


另外,关于离婚、重大的财务问题,最好不是用争吵的方式,让孩子知道。


父母吵架,受伤最大的却是孩子(特别家教923期)


家,

是孩子们感受爱,

学会爱的地方。

请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吧!


来源:首都教育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自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央视网、 525心理网、 果壳童学馆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父母   孩子   社交   家教   安全感   恐惧   冲突   情绪   爸爸   妈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